白寶玉
摘 要:新形勢下,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須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興起社會主義建設新高潮,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發(fā)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fā)展的作用。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必須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fā)展道路,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三貼近”原則,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全面發(fā)展,建設面向現(xiàn)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因此說,開展群眾文化工作是文化工作者的職責。
關鍵詞:新形勢;群眾文化工作;開展
中圖分類號:G2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17-0197-01
去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者座談會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長期而艱巨的偉大事業(yè)。偉大事業(yè)需要偉大精神。實現(xiàn)這偉大事業(yè),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從這樣的高度認識文藝的地位和作用,認識自己所擔負的歷史使命和責任。”這實際上就將每一個文藝工作者與大時代的追求聯(lián)系在一起,同時對新形勢下的文藝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做為一個群眾文藝工作者,所面臨的工作任務更是艱巨的。
一、新形勢下群眾文化的工作任務
當今新形勢的群眾文化工作者擔負著重大節(jié)慶活動和群眾文化活動,輔導、培訓文藝骨干,繁榮群眾文藝創(chuàng)作,開展群眾文化理論研究,搜集、整理、研究、開發(fā)民族民間優(yōu)秀文化,挖掘、保護和繼承民間文化遺產,開展非物質遺產保護等工作,可謂工作任務繁雜。群眾文化工作是公益性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是為社會、為公眾提供公共文化服務,要求在實際工作中,牢固樹立“服務”的理念。因為群眾文化工作的任務就是為公眾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務,讓群眾享受文化的基本權利。只有牢固樹立服務的理念,才能干好這一工作,更好地服務社會、服務群眾,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
二、發(fā)展群眾文化事業(yè)的重要舉措
群眾文化具有民族性、民間性,是綜合的社會文化形態(tài),對于社會的發(fā)展有促進作用,具有社會屬性。其特征主要是非職業(yè)性、廣泛的社會性以及以滿足群眾自身精神生活為主要目的。作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群眾文化在社會建設中有著娛樂審美、宣傳教育、文化承遞、生活實用四大功能。群眾文化事業(yè)建設的發(fā)展基礎是對于其理論基礎的完善,在不斷完善文化事業(yè)建設的同時,充分的考慮群眾文化的性質、特征和社會地位及其功能,才能夠更加有效的開展群眾文化工作。
在基層群眾中開展文化事業(yè),必然離不開相應的場所和物體,要建立發(fā)展讓群眾滿意的文化事業(yè),對基層建設的加強是必不可少的。這就需要政府相關部門加大資金投入,并保證這些資金被運用到群眾的文化建設中。傳統(tǒng)的文化觀、文化站等作為開展群眾文化工作的事業(yè)單位,由于用人機制、工作機制的落后以及管理上的不善,并沒有起到普及提高群眾文化活動規(guī)模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導致群眾文化建設的萎靡不振。因而加大發(fā)展群眾文化事業(yè)的資金投入,建立一些綜合性的文化活動室或者文化樓,給予人們群眾自由的空間讓他們根據自身的愛好自發(fā)的組織文化活動,將更加有利于文化活動的開展,也能夠提高人民群眾參與文化建設的熱情。
三、搭建新平臺,創(chuàng)建新載體,營造群眾文化發(fā)展的新氛圍
對于經濟不發(fā)達的地方來說,文化建設投入必定有限,文化基礎相對薄弱。要滿足基層群眾的文化需求,就需要揚長避短。一是整合現(xiàn)有資源,綜合利用,積極搭建文化活動的新平臺。
近年來,政府對于文化建設事業(yè)的投入雖然有了較大提高,但是基礎設備的配置仍然不能滿足群眾文化建設的需要。在公共文化設施方面,存在著總量偏少、設施陳舊等問題,這就需要政府加大對服務群眾文化建設事業(yè)設備的采購力度,對于老化的儀器設備及時更換,缺少的設備及時添置。另外,在設備完善的同時注重推進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的免費,使廣大人民享受到更好更多的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從而達到吸引廣大人民走進文化設施,享受政府所提供的服務。
另外,在保證公共設施健全的基礎上也應該提供健全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項目,從而推進文化建設事業(yè)的順利進行。
四、結語
總之,積極組織開展各種文化交流、匯報演出、競技比賽,給各種文藝團體以展示技藝的機會,促進民間文藝團體的快速發(fā)展。超前策劃,積極尋求文化活動的新載體。要超前策劃,提前介入,緊密配合黨委、政府的重點工作,充分發(fā)揮文化輻射面廣、吸引力強、參與面大的特性,設計各種群眾文化活動的新穎載體,使基層群眾的文化形式更加豐富。因勢利導,注重發(fā)揮鄉(xiāng)村文化的不同特色。在農村,應以農村文化示范戶為依托,利用農閑和節(jié)假日,鼓勵文藝骨干帶領廣大村民參與各種民間文化娛樂和體育健身活動。
參考文獻:
[1]屈志剛.新形勢下如何開展群眾文化工作[J].東方企業(yè)文化,2015(04).
[2]朱紅.新形勢下如何開展群眾文化工作[J].戲劇之家,2015(11).
[3]謝芳芳.試論新形勢下如何開展群眾文化工作[J].劍南文學:經典閱讀,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