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言
摘 要: 播音主持的言語交際能力和情感表達能力是播音主持工作者必須要掌握的一項技能,因此本文就播音主持工作者目前存在的問題為出發點,詳細分析了提升播音主持言語交際能力和情感表達方法的策略
關鍵詞:播音主持;言語交際;情感表達;方法
中圖分類號:G22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17-0276-02
一、播音主持言語交際與情感表達的必要性
播音主持人面對的是社會群眾,擁有最廣大的觀(聽)眾播音主持的言語交際及情感的表達能力幾乎決定一個播音主持的發展前景和工作類型,因此,一個播音主持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都是取決于其臨場應變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交際能力。一個情感表達能力強的播音主持,能夠讓自己所播報的節目和內容完完整整的表達出其含義,也能夠與聽眾之間形成良好的共鳴,這就是播音的最直接目標,也是最終極的目標,典型的比如趙忠祥配音的動物世界,也是播音支持的一種,它的播音平仄高低,蕩人心懸,首先音色低沉,音色中傳達出具有成熟男人專屬的閱歷和沉淀,其次在于其表達功底,將動物的生理特性的好奇、種內競爭的急促激動與自然變動帶來的生物瀕臨滅絕的悲情,字里行間都能感受到這些情感流露出來,所以,動物世界一連好幾季度,經久不衰,這都說明了播音員、主持人語言和情感表達能力的高低對節目的收視效果起著關鍵作用,良好的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讓支持人的播音顯得恰如其分,對整個節目起到畫龍點睛、推波助瀾的良性推動力。
二、播音主持工作理應遵循的規范性
(一)嗓音的規范性
如今的社會都慢慢開始接受并且尊重多元化,因此,對于播音主持的嗓音要求也沒有一定很死板很單一的規范,傳統的播音對嗓子音色的要求非常嚴格,比如,像趙忠祥這一批老一輩的播音主持,其嗓音就是典型的圓潤集中、樸實但明朗,而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播音音色的審美開始發生變化,播音主持語言傳播在激烈的市場格局中突破了傳統理論的羈絆,朝著更加多姿多彩的方向前行,對主持播音者的工作也規范性也有所不同,比如現在很多衛視主持人,也許沒有像老一輩支持人一樣擁有一副得天獨厚的音色,甚至有些沙啞的音色,但是他們依然在支持播音的道路上找準自己的定位,原因在于,現在觀眾的理解沒有唯一的標準,只要認同的音色與節目內容、表達效果相一致,符合播音員主持人形象特質的聲音,都是美的。但是這種現狀不代表播音主持就可以為所欲為,歸根究底,要想較好的履行播音主持的基本職責,語言必須規范,社會的文明程度與生產力需求讓播音主持不容懈怠,播音主持除了要講好普通話是,還包括思維清晰、語感順暢、良好的情感表達以及邏輯的鉗扣力和藝術的表現力等。
(二)情感的真實性
播音主持工作是一門技術也是一門藝術,技術在于主持的工作需要靈活的頭腦,良好的語言功底,這項工作具備的綜合素養具有專業性,因此,要做好播音主持工作,是一項并不容易的工作,因此稱之為技術,而將其看成藝術,旨在其情感的純粹,但凡是藝術,一定夾雜著濃厚的情感,支持人以情帶聲,以聲抒情,情感與語言兩者相輔相成,若是綜藝節目,主持情感的娛樂化、若是新聞專題節目,主持情感的紀實化共同決定了節目的質量和效果。
三、播音主持在節目實施中存在的問題
(一)普通話不標準
普通話是播音主持應該滿足的最基本條件,在播音主持的資格考核中就有普通話等級標準,一般的播音主持必須滿足教育部頒發的普通話一級甲等或者一級一等,依據主持和播音的不同領域,不同類型,要求不一樣,但是現在很多地方衛視的綜藝和娛樂節目,為了注重娛樂性和時效性,頻頻使用網絡用語,普通話也不是特別標準,節目中過于隨性,沒有嚴格要求自己,這種語言的技能就會慢慢背沖淡,上級對其要求不高,因此在節目主持中存在普通話使用不標準、加入地方方言等現象,這不利于我國播音節目的規范性要求。
(二)綜合素養有待提高
就目前的各種節目主持人和娛樂播報工作者來講,過于講究節目的效果,將收視率作為節目成功與否的標準,肆意在節目中嘩眾取寵,經常犯一些嘗試性的錯誤還不自知,娛樂的效果不是做出來的,是一種良好的掌控能力和幽默的風格,很多娛樂的主持人,一方面被強制脫稿,另一方面又想再節目中制造幽默有趣的段子和氛圍,卻因自己文化功底太弱而適得其反、弄巧成拙,節目的內容沒有含金量、語言貧乏,與節目應該要表達的情感和意義背道而馳,相差甚遠。
(三)節目當中矯揉造作,缺乏真實
很多大型情感綜藝節目和真人秀應運而生,為了制造出節目的效果,很多電視制作團隊會事先安排好劇本,主持人和觀眾就按照劇本演戲即可,支持人的陳詞與情感都非常假,讓人一眼就能看出是一場戲,并且這場戲演的非常失敗,主持人的面部僵硬,沒有真情實感,讓觀眾也很難的身臨其境的感受。
四、播音主持在言語交際與情感表達中的方法策略
(一)注重言語規范,提升語言表達
在新時期 ,言語規范重要性尤為凸顯 ,語法、詞匯、詞義等表達上開始標準統一,普通話推廣成為國際戰略發展行為,播音主持人作為信息的傳播者,充分注重言語的規范性不容忽視,例如對于中央電視臺的中國詩詞大會這樣的經典節目而言,如果主持人沒有寬泛的詩詞功底,那么,她就不能在詩詞的注釋和理解上給觀眾一些啟發,與對應的詩詞專家就會不能形成交流領域,在詩詞的表達中,不能用白話文來描述,必須尊重詩詞的原滋原味,增強詩詞純粹的美感和表現力,亦或者一些中國史學記錄節目的支持人,對于歷史的描述要嚴肅但不嚴厲,直接但不抨擊,一切描述遵循客觀事實,盡量少混雜自己的主觀情緒,或者將詩詞意境中的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進行梳理,將節目的內容深化,上升到民族氣血,觸動每一個中華兒女內心深處的那一顆愛國心,將語言的表達更精準化,將創造性、藝術性語言和專業性表達融入至播音主持工作中,不僅有利于豐富節目的美感元素 ,同時也有利于提升節目的滲透力與影響力 。
(二)真情流露,增加感染力
情感的載體就是語言,語言是情感的釋放模式,主持人在節目中的真誠與情感的流露才能讓觀眾為之動容,比如目前在央視節目中的一期很火的節目,叫做朗讀者,其中一期節目就是功夫巨星成龍講到,自己在最紅的時候,物質條件最豐厚的時候,自己的母親卻在掃大街,冬天雙手凍得通紅,衣服單薄,滿臉的滄桑,歲月在它的眼角、手背和身軀上留下了痕跡,成龍在朗讀《我的母親》一文時,對自己的母親進行了簡要描述,絕大部分詞匯都是對母親的愧疚和不舍,子欲養而親不待,當自己有能力讓其過上優渥的生活時,老人已經一去不復返了,這篇文章朗讀之后,同在旁邊的主持人熱淚盈眶,她默默的流著淚,然后給你成龍一個溫暖的擁抱,然后用自己真實的感受說出了這樣一句話:最長情的告白就是陪伴,工作、生意、學業都是可以協調的,時間是充裕的,只有父母的時間不能等待,因為,他們的年華一去不復返,我們跟他們面對面傾訴、交流的時間也是在倒計時。當然,感情的釋放也不可過度,因過度的情感表達 ,為受眾帶來思想負擔 ,造成后續不良影響,因此,播音主持工作人員要學會自我掌握好尺度,權衡最好的狀態,做好情緒管理。
(三)擴大共鳴程度
藝術源自于生活 ,這句話受到了眾多人深刻認同 ,筆者亦是如此。對播音主持工作而言 ,通過挖掘生活的藝術性來提升言語交際與情感表達的深層內涵必然是不可多得的契合點,因此一名優秀的主持播音工作者,并不是僅僅只有高超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養,真正的優秀藝術工作者的作品應該是雅俗共賞,沁人心脾的,需要從生活中體驗、在生活中啟發、對生活進行感觸,只有這樣的支持和播音,言語之中才會平實無華、親和溫暖,這樣的作品才能與聽眾和觀眾之間形成共有經歷和交集體會,這樣的作品才能真情流露,換言之,這樣的主持人和播音工作者才能體會出人間更多的是非曲折,人情冷暖,才能在節目中擴大共鳴程度,來源于受眾需求的真實情感去進行節目播報,言語、情感的表達自然能更引人入勝,贏得受眾的認可。
參考文獻:
[1]郭芳.淺談播音主持言語交際與情感表達策略[J].大觀周刊,2011(22).
[2]李志強.播音主持的語言交際與情感表達探究[J].西部廣播電視,2014(22).
[3]潘雯婷.新時期播音主持言語交際與情感表達策略[J].科技傳播,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