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瑜華
江西高校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江西南昌 330029
摘 要 供書時間短、出版任務重是教輔編輯的最大困擾,本文從創新式管理這個角度,介紹了提高產品質量、打造專業隊伍、塑造系列品牌產品三個方法,以解決這個問題。只要堅持“四個一點”:心思再花費一點,服務再深入一點,眼界再開闊一點,學習再勤奮一點,就一定可以將教輔出版這個大部分人眼中的夕陽產業做成朝陽產業。
關鍵詞 教輔編輯;創新管理;質量;隊伍;品牌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7)11-0135-02
作為生產大戶和創收大戶,教輔編輯部存在選題數量大、出版任務重的普遍現象,通常情況下,新編加修訂品種每年三四百種,人均三四十種。加之政策、主題等變動,教材內容隨之會做相應調整,并且教材審定的流程比較繁復,所以每季新教材都出來得比較晚,于是供書時間短又成了教輔編輯部工作的最大特征,也是其最大困難之一。如何有效解決這些問題,以達到質量、數量、時效的出版三合一,是本文想要說明的重點。
1 提高產品質量,主客觀因素一起抓
1.1 編輯部總體上把握
首先,提前做好預算。前期策劃上,編輯部負責人和項目負責人提前預算好工作量。大的項目,目前人力和專業能力根本完成不了的,編輯部不接或暫緩實施。當季一定要做或編輯們保證能完成的話,則要從策劃組稿階段開始就讓編輯參與進去,以保證原稿質量,從而為后面的順利編校打下好的基礎;后期編校時,還要從多渠道借助外力(如特約編輯、專家審讀)來做,并全程把控,以保證質量。
其次,加強制度管理。業內人士都知道,中國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和省廣電局都會定期或不定期地對圖書進行抽查,教輔編輯部可根據抽查的結果制訂不同的處罰標準,且處罰力度不可太小。通過這種硬性的指標警醒責編提高責任心和專業素養。在工作流程中,增加請特約編輯和專家審讀員要經編輯部負責人同意,并審核該人員的專業資質等手續,以保證專家審讀的有效性。
再次,以老帶新。一是編輯部適時開展一些學習活動,如每季供書結束,集中整理該季編校中遇到的問題,交流討論解決的辦法;每次抽查的審讀報告復印存檔,供大家學習等。二是老編輯要主動關心新編輯的學習和成長,新編輯更要主動向老編輯學習。作為老編輯,你不說,新人不知道有這些名堂;作為新編輯,你不問,老編輯也不知道你哪些方面不懂。新人盡快成長,才能為保證質量打下最外圍的一道防線。
1.2 編輯自身提高編校水平
首先,增強責任心。責任編輯當然第一要素就是責任感,一本書的責任首先就在責編身上,所以責編自身一定要把握好。若是一定要做的項目,分配到手后,編輯就要擔當起相應的責任,把好質量關和時間關;若是項目負責人策劃的項目,如果當初自己答應了接,也一定要擔當起責任,提前介入,主動了解進展,主動跟蹤書稿編寫情況,從內容到版式,及時提出修改完善意見。不要出現前面風平浪靜,貌似進展順利,后面雞飛狗跳,亂成一鍋粥,匆忙出版的局面。
其次,加強專業學習。一是鉆研教學大綱,熟悉一線教學,這樣作者交過來的教輔材料有什么問題,就能及時發現。二是知識面要拓寬,比如文科生要加強傳統文化、歷史、政治方面的學習,像近兩年大熱的選題“優秀傳統文化讀本”“國學經典”等,都是古文古詩詞,說實話,大多數文科編輯包括語文編輯,這方面都不一定很專業,都要臨時去查找資料;理科編輯也要提高一般的文學素養,理科的書稿實際上有很多文字表述部分,理科編輯如果沒有這方面的敏感度,就不能及時發現問題。抽查的理科類書稿,不合格的原因大部分就來自于此。三是平時注意收集編校方面的資料,尤其是編校中易錯易忽略的問題,及時登記在冊,下次再碰到,查找起來也方便。
再次,注意編校技巧。除編校知識方面的技巧外,流程上也要注意技巧,如請外審要注意專家的所學專業、研究方向和工作態度,專業不對口的肯定不予考慮,工作態度不認真或時間不充足的也不要請。比如本人原來請了一個文科編輯看語文教輔,一開始看得挺好,從文字到內容甚至到版式都提出很多專業的意見。但后來給她看了一本,發現就不如原來了,馬虎了不少。一打聽,孩子接到身邊了,業余根本沒有精力再做額外的工作。所以后來就沒再請她了,并告知所有的文科編輯,書稿再急也盡量不要請她審讀。
2 打造專業的編輯隊伍、作者隊伍
2.1 編輯隊伍
(1)人員配備:學科齊全、專業素養高。教輔編輯部承擔著九大學科的教輔出版工作,自然要配齊九大學科編輯。最好是在一線教過書,有較為豐富的教學經驗者,這樣編輯可以為稿件的內容質量再把一道關。
(2)個人素養:強烈責任心,按分工及職責,各司其職,并主動開展工作;自我成長,加強學習、關注時政、了解市場、拓寬知識面——成為自覺學習、專業性強、有擔當、有開拓精神、能創新的復合型人才。
(3)制度激勵:通過科學的制度管理、流程辦法,通過有壓力更有動力的考核辦法,讓編輯更科學、更積極地工作,主動、自覺地成為一支有戰斗力、有創造力、有持續力的編輯隊伍。
2.2 作者隊伍
(1)利用優勢精選作者。利用好背靠優質教育資源這個優勢,盡量選取中小學教輔材料評議專家庫中的候選人或歷年考試命題組專家為作者,至少要建立一支以中小學特、高級教師為主力的作者團隊。
(2)維護好現有作者群。每年利用暑期搞一兩次優秀教師培訓活動,為期3~5天。每學期結束,組織不同教輔類別的作者分別開座談會、茶話會,展開產品討論、經驗理念交流。通過“培訓+活動”的形式,讓更多的教師認識我們,熟悉我們,主動加入到我們的作者隊伍中;讓原有作者對我們建立更大的信任,從而更大程度地支持我們,做好我們的產品。
(3)拓展優秀教師作者渠道。優秀教師除了發展為教輔作者外,還可以引導其撰寫教育教學專著。因為他們有豐富的教學經驗,有值得推廣的新型教學理念,此類專著成系列出版后,可以獲得良好的社會反響,從而為出版社建立良好的教育服務之形象;同時讓優秀教師成為我們的忠實作者。
3 打造系列產品,塑造品牌產品
3.1 圍繞特色、打造系列
(1)圍繞基礎教育,打造好系列產品。一般教輔系列不外乎這幾類:同步類、閱讀類、寒暑假作業類、習字類、總復習類、考試類、主題教育類;教材通常有:地方教材、校本教材。另外,為了提升教育服務的形象,出版社通常還會開發優秀教師文博系列、校慶校史系列等,每個系列統一叢書名、裝幀設計等,形成系列風格。
(2)提高質量,做出品牌。質量是圖書的生命線,除盡量減少編校差錯,保證教輔產品能夠給學生的學習以幫助外,還要密切關注教材、大綱更改信息,及時根據教材和大綱的變化不斷修訂、完善教輔產品,用全方位的好質量唱響教輔品牌。
3.2 貼近終端、塑造品牌
(1)接地氣打造產品。每年出版非高峰期,組織編輯集中下到書店、學校聽取師生對產品的使用意見,根據反饋意見修訂完善產品,讓產品來自于一線,服務于一線。
(2)開設互動窗口。條件允許的話,可以在辦公區域專門劈出一間辦公室作為展廳,或將樣書室或接待室裝飾成一個小型的教輔書店,每季出版后,選一個日子作為“產品展示日”,請師生、家長、作者來參觀指導,并提供簡單的茶水點心。其間,他們可自由翻閱圖書,同時編輯與客人自由交流,收集意見建議。幾乎零成本,一個小小的展示間就成為了對外宣傳、收集意見、展示出版理念、交流感情的窗口,體現了小投入、大情懷的新型經營
方式。
(3)搭建宣傳網絡。利用出版社搭建的各種平臺,做好已有圖書的推廣宣傳。比如出版社官網、微信公眾號,所有員工的QQ群、微信群、朋友圈,出版方面的報刊等,及時發布我們的出版與宣傳信息。通過各種方式,向外宣傳我們服務于基礎教育出版,服務于大教育的發展理念。
綜上所述,教輔編輯部的發展思路,可以總結為“四個一點”:心思再花費一點,服務再深入一點,眼界再開闊一點,學習再勤奮一點。
很多人都說,出版尤其是教輔出版是夕陽產業,但我們相信,只要我們努力、勤奮,一定可以用我們的職業、專業和敬業取得出版業內同仁和所有客戶的認可,從而為本社乃至中國出版業做大做強貢獻出一份力量!我們相信,只要我們有信心、有恒心、有細心,就一定可以把這個大部分人眼中的夕陽產業做成朝陽一樣的絢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