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穎煒 韋凡平 程震鋒
[摘要]目的探討丹參川芎嗪注射液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發肺心病患者血清淀粉樣物質A(SAA)、腦鈉肽(BNP)水平的影響。方法將88例AECOPD并發肺心病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n=44)與對照組(n=44),對照組給予常規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丹參川芎嗪注射液治療,比較兩組患者SAA、BNP水平變化及臨床癥狀改善情況。結果經治療后,兩組患者的血BNP、SAA水平明顯下降,且觀察組下降程度顯著大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臨床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輔用丹參川芎嗪注射液治療AECOPD并發肺心病有一定療效,可有效降低SAA、BNP,改善臨床癥狀。
[關鍵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丹參川芎嗪注射液;血清淀粉樣物質A;腦鈉肽
中圖分類號:R54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816X(2017)D3-0215-02
doi:10.3969/j.issn.1009-816x.2017.03.20
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由于小氣道反復感染、肺血管長時間缺氧收縮、肺血管內皮功能紊亂以及肺小血管內逐漸形成的原位血栓等多重危險因素顯著增加肺循環阻力,導致肺動脈高壓形成,繼發引起肺心病。當患者并發肺心病時,患者血液處于高凝狀態,增加全身各臟器損傷,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丹參川芎嗪具有保護血管內皮、抗氧化應激、抗缺血再灌注損傷等多種藥理作用,廣泛用于心腦血管疾病,近年被用于治療肺心病、心力衰竭等。本文應用丹參川芎嗪注射液治療AECOPD并發肺心病患者,療效較好,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住院的AE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8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AECOPD)診治專家共識》的診斷標準,肺源性心臟病參照第8版《內科學》的肺心病診斷標準。采用隨機數字表分層法將患者分為兩組,觀察組44例,男28例,女16例,年齡45~74歲,平均(57.43±18.75)歲;對照組44例,男27例,女17例,年齡43~75歲,平均(56.35±18.52)歲。所有人選患者均排除原發性肺動脈高壓、心肌病、高血壓心臟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糖尿病、重度感染、惡性腫瘤等可能對監測指標造成影響的相關疾病。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基礎用藥、并發癥等方面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治療方法: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治療,包括氧療、抗感染、平喘、化痰等基礎治療,同時根據病情予以適量強心、利尿,糾正水、電解質紊亂,積極治療并發癥。觀察組在常規治療上加用丹參川芎嗪注射液(貴州拜特制藥有限公司生產)10ml加入生理鹽水250ml溶液中靜脈滴注每天1次,連續用藥14天。
人選患者均在治療開始前及治療14天后空腹抽取靜脈血,測定血清淀粉樣物質A(SAA)、腦鈉肽(BNP),采用ELISA法,試劑盒均購自美國YES公司,操作按說明書進行。
觀察指標: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及治療后14天血清SAA、BNP變化。用藥期間監測血常規、尿常規、出凝血時間、肝腎功能等。療效判斷:臨床的療效判斷按照肺心病專業會議修訂的肺心病急性發作綜合療效判斷標準。顯效:臨床咳嗽、咳痰、喘息、水腫等癥狀明顯改善,肺部音消失或明顯減少,心肺功能改善達2級以上;有效:咳嗽、咳痰癥狀減輕,肺部音減少,心肺功能改善達1級;無效:臨床癥狀無改善或加重,心肺功能好轉情況未達到有效的標準。
1.3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 17.0版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兩組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率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BNP、SAA水平比較:治療前,兩組患者血BNP、SAA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過治療后,兩組均顯著下降,且觀察組下降程度大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觀察組的顯效率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好發于35歲以上人群,當患者存在吸煙習慣和高齡狀況時,發病率相對更高,同時也是發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常見危險因素。一般中老年患者屬于該病多發人群,也存在較高死亡率。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長時間受到感染及反復發作,易導致通氣功能障礙與肺部組織結構異常,引發肺部血液受阻,進而增加肺動脈阻力,并發肺心病,嚴重情況下出現心力衰竭。
SAA是一種急性期反應蛋白,當機體發生損傷、腫瘤、感染時,SAA可出現迅速、顯著升高,增高幅度甚至高達正常人水平的1000倍以上,但其半衰期也較短,約1小時左右。且SAA水平一般不受免疫抑制藥物、抗炎藥物及腎上腺皮質激素等因素的影響。有研究發現,排除出血、嚴重感染等情況后,SAA可以作為心血管事件的獨立危險因素,通過檢測SAA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判斷心血管事件的預后,本研究對象已經排除了嚴重感染,說明SAA的升高與心力衰竭有關。而BNP主要是由心室肌分泌,大部分是左心室肌分泌,及小部分由右心室肌分泌,所以它反映的是不僅是左心功能不全,同時也是肺動脈高壓和右心室功能不全的敏感指標。BNP具有利尿、擴血管的作用,包括擴張肺血管、調節肺血管重構、從而降低肺動脈壓,可以改善缺氧所致的肺動脈高壓和右心室肥大,且BNP與心力衰竭程度呈正相關。相關研究認為SAA和BNP在AECOPD并發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中具有預測病情的作用。
丹參川芎嗪注射液是從中藥丹參、川芎提取后精制而成,其提取后成為分丹參素和川芎嗪。經研究證實,丹參素可改善微循環,促進纖溶,降低血液黏滯度,可顯著改善血液流變性及微循環障礙等作用;而川芎嗪能降低血壓,有效地擴張血管從而改善心功能,同時還能保護心肌細胞及抑制血栓形成等功效,以及在保護血管內皮細胞中有類似鈣拮抗劑的作用,能減少細胞內鈣超載,抗脂質過敏,清除血中氧自由基,對血管內皮細胞損傷具有一定作用。
本研究在常規治療基礎上使用丹參川芎嗪注射液治療AECOPD并發肺心病患者,其SAA、BNP水平明顯下降,且患者臨床癥狀明顯改善,分析原因可能與丹參川芎嗪注射液具有擴張肺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改善肺動脈高壓并降低心臟負荷有關,另外還跟其具有活化細胞膜上的“鈣泵”,增強強心的功效有關。本研究認為對AECOPD并發肺心病患者早期使用丹參川芎嗪注射液,有助于改善患者心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具有一定的臨床療效,并可改善患者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