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薇
(瑞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天津分行 天津 300457)
【摘要】互聯網加時代的興起正是我國互聯網金融業發展的關鍵時期,同時也是我國金融體制改革以及互聯網信息技術創新的必然結果。互聯網金融不僅是傳統金融的有益補充,而且會推動我國的金融效率提升、交易結構和金融架構的深刻變革。互聯網金融對原有商業銀行帶來“去中介化”“泛金融化”和“全智能化”的新的挑戰,商業銀行需大力發展服務功能創新、服務渠道創新和平臺模式創新以應對互聯網金融的沖擊和挑戰。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 中國商業銀行 系統性風險 影響分析
系統性風險是指金融機構從事金融活動或交易所在的整個系統其中包括機構系統或市場系統,因為外部因素的沖擊或者是內部影響而發生劇烈波動、危機或癱瘓,使單個金融機構不能幸免,從而遭受經濟損失的可能性。系統性風險包括政策風險、經濟周期性波動風險、利率風險、購買力風險、匯率風險等。這種類型的風險不能通過分散投資加以消除,因此又被稱之為不可分散風險。近年來,隨著網絡技術以及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和普及,我國互聯網金融得到了快速發展。2013 年被稱作“互聯網金融元年”,這一年開始互聯網金融漸漸被人們所熟識。進入到2015年,互聯網金融更是表現出強大的競爭力,對商業銀行的業務經營和管理模式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基于此背景下,銀行從業者需要對互聯網金融概念、特征及發展現狀進行研究,文章會著重分析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造成的影響,同時為商業銀行的應對互聯網金融帶來的沖擊的方式提出可行性的建議。
一、互聯網金融和中國商業銀行系統性風險之間的關系
金融行業網絡發展迅速,使得投資理財等項目均可在網上實現,大大節約了交易成本。互聯網金融的悄然發展,使得新的支付方式迅速興起,異地支付、手機銀行以及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加速了“無錢包”支付時代的到來。
本文所指的互聯網金融是狹義的電子貨幣。二十世紀末期,歐洲中央銀行發布《電子貨幣》報告上對狹義的互聯網金融——電子貨幣提出了解釋,在技術設備中以電子方式存貯的貨幣價值,它作為儲存預付值的支付工具,不必經過銀行賬戶,被廣泛用于向除電子貨幣發行人以外的其他人的支付。值得注意的是,概念中排除了單一用途的預付值卡,即所謂的封閉系統的儲存卡,如電話卡、公交卡等。這是因為這種卡對消費者及整個金融體系來說風險很小而且影響也很小。電子貨幣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對現金有替代效應,進而降低了銀行的現金漏損率,銀行的流動性風險降低,提高了商業銀行的預期盈利能力,從而降低了商業銀行的系統性風險。因此,本文選擇銀行卡年末消費總額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值作為電子貨幣使用率的指標。
二、互聯網金融對中國商業銀行系統性風險的影響及對策
互聯網金融發展對商業銀行來說是把一雙刃劍,一方面為商業銀行帶來了服務創新,提供了更廣闊的平臺;另一方面,非金融機構加入互聯網金融陣營的步伐,加劇了市場競爭,對商業銀行的業務產生一定的沖擊。為了應對互聯網金融的沖擊,防范銀行系統風險,商業銀行應積極利用互聯網金融技術,創新服務模式,以提高電子貨幣使用率來規避銀行系統風險,緩解存款分流的劣勢并獲得新的發展。根據以上分析,文章從以下三個方面提出防范商業銀行系統性風險的建議。首先,商業銀行應充分利用搶占互聯往后金融貨幣使用率的方式來有效防范銀行系統風險。從金融環境的市級情況來看,在互聯網新環境下的電子貨幣的使用對商業銀行系統風險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因此,商業銀行應當拓寬與電商平臺及第三方支付企業合作的渠道,加大自身在支付結算覆蓋的領域,拓寬資金運用的方式,著重加大資金的運用效率,將目前的經營范圍不斷實現多元化處理,進而提高商業銀行自身的抗風險能力。商業銀行還應當不斷的加強對信息技術的投入力度,發展電子銀行軟件、自建對應的電子商務平臺,擴展線上服務等等,滿足客戶需求的同時,穩住現在擁有的客戶,重新回收流失的客戶。在互聯網新環境下,商業銀行要充分認識到電子貨幣的重要性,利用搶占互聯網貨幣使用率的方式來有效防范銀行系統風險。
第二,商業銀行應創新服務模式,加大產品創新以滿足用戶不同需求。由于互聯網金融環境下,網絡銀行和第三支付平臺等機構對商業銀行存款的分流影響銀行存貸比,進而影響到商業銀行系統風險。因此,商業銀行應積極應對互聯網金融沖擊,創新服務模式和創新金融產品,滿足用戶不同需求,吸引流失的存款,減少對商業銀行系統風險的負面影響。
第三,優化資產結構,完善風險防范機制。降低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控制貸款增長率的過快增長可以有效地減少對銀行經營的影響,增加商業銀行的安全性,防范商業銀行系統性風險。可以正確使用金融期權、金融期貨和金融互換等金融衍生工具,減少銀行經營和資金運用的風險,這將有利于優化商業銀行的資產結構、完善其風險防范機制最后,商業銀行系統風險還與匯率波動息息相關,因此,在當前金融全球一體化的時代,商業銀行時刻關注并積極應對匯率變動帶來的風險,完善風險預警機制,降低匯率波動給商業銀行帶來的威脅。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商業銀行與互聯網金融并非水火不容的敵對關系,是有著互相協作、互相補充的關系的存在,失去任何一方的支持和敦促,另一方的可持續發展都會受到非常嚴重影響。互聯網金融平臺的兼容性、包容性是值得商業銀行借鑒和學習的,商業銀行在面對互聯網金融提出的挑戰時,也應該在經營理念和經營模式以及經營規劃等方面做出改革和創新。簡言之,互諒網金融和商業銀行都是金融體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二者的協調發展必將在今后的金融體系中展現喜人的成績。
參考文獻:
[1]鄒靜,王洪衛.互聯網金融對中國商業銀行系統性風險的影響——基于SVAR模型的實證研究[J].財經理論與實踐,2017,(01).
[2]樸巖.關于互聯網金融對中國商業銀行經營業務的影響分析[J].經營管理者,2016,(28).
[3]羅威.新形勢下商業銀行開展風險導向審計的前瞻性思考——基于利率市場化及互聯網金融的影響分析[J].金融會計,2014,(05).
[4]袁博,李永剛,張逸龍.互聯網金融發展對中國商業銀行的影響及對策分析[J].金融理論與實踐,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