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劉思飛
[摘要]高職教育是能夠促進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的,當然這也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包括仔細分析地方高職教育的發展現狀、把高職教育發展納入政府區域發展規劃、轉變高職院校辦學模式、對高職教育的發展要具備前瞻性的發展眼光等。
[關鍵詞]高職教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機制建設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9042
1建立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互動關系的重要性
(1)幫助職業院校擺脫困境,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近年來,職業院校一直面臨招生難、生源差和教育經費短缺等巨大壓力。首先,很多學生認為職業院校的就業狀況不理想,不愿意報考職業院校,而學生所繳納的學費是職業院校教育經費的重要來源之一,報考人數的大幅度減少必然會給職業院校帶來招生難和教育經費短缺的困境。其次,職業院校的學生文化程度相對比較低,部分學生的素質不高,對學校的生源質量具有一定的影響。加強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的互動關系,建立校企合作模式,有利于幫助職業院校擺脫這些困難,企業能夠為學校提供相應的贊助,幫助學校更新教學設備,讓學生在頂崗實習中提高綜合素質,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拓展思維空間,培養創新實踐能力,有效改善職業院校的生源質量。
(2)減輕學生的家庭經濟負擔。大多數職業院校的學生都來自低收入家庭,加強校企合作,能為學生提供半工半讀的機會和相應的勞動報酬,有利于減輕學生的家庭負擔,幫助學生解決學費與生活費問題,調動學生在學習與工作上的積極性。
(3)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大多數職業院校的教師在專業知識儲備、技術操作水平以及教學經驗等方面還需要進一步提升。建立校企合作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讓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加強專業知識的儲備,提高技術性操作水平,積累教學經驗,從而建設高質量的師資隊伍。
(4)促進區域經濟的繁榮與發展。企業的持續發展離不開高素質人才的支撐,加強校企合作有利于提高企業的人力資源質量,為企業培養大量的高素質人才,增強企業的人才競爭優勢,推動企業結構的優化與調整,促進區域經濟的繁榮與發展。
2高職教育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
(1)推動區域經濟的全面發展。在現代全球經濟的發展當中,一體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發展速度也在不斷地提升。在這種情況下,區域經濟在發展的過程中,必須要堅決地落實走出去戰略,通過與全球經濟接軌,更好地提升自身的經濟發展水平。而在融入全球市場的過程中,不管是在市場開發、市場占有方面,還是在技術管理以及技術創新上,人員都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如果不能進行高效的工作,對外經濟的發展也就會受到極大的影響。因此高職院校必須要充分地重視教學工作的理論性與實踐性,通過提升學生的綜合水平,為區域經濟的全面發展提供強大的動力。
(2)促進區域外貿經濟的增長。在任何一個經濟體的發展當中,都包括外貿經濟以及國內經濟。而區域經濟在發展的過程中也不例外,為了更好地提升自身的經濟水平,必須要充分地重視外貿經濟的發展。所以說,高職院校在進行教育工作的過程中,必須要更好地對教學工作進行分類,通過培養專業化的人才,更好地為區域外貿經濟的增長提供人才支撐。特別是在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必須要增加一些人文背景的介紹,讓學生對于國外的商業規則以及貿易習慣有更為深刻的認識。只有保證高水平的人才支撐,區域經濟在發展的過程中才能更好地引進外來的資金與技術,提升自身的經濟發展水平。
3高職教育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機制建設的建議
(1)教師要優化教學方法,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應該優化教學方法,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梢圆捎弥v授法、案例研究法、培訓法、情景模擬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學方法來進行教學。其中,講授法比較傳統,主要目標是把重點知識傳授給學生,讓學生對基本的專業知識理論和企業文化管理及其組織結構有一個系統的了解。為了充分發揮這種教學方法的作用,教師應該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資料和學習機會,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在加強互動環節中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成績。案例研究法是借助信息技術,用文字、視頻和音頻等對企業的真實管理情境進行描述,將傳授知識與提高綜合能力相融合,并注重師生之間的交流,讓學生在分析案例的過程中學會思考并解決問題。培訓法對教師的技能操作水平與經驗有很高的要求,運用這種教學方法時,教師要先為學生講授某一工種或者工作的基礎知識,然后為學生示范工作過程的每一個步驟,讓學生觀察學習,最后讓學生自己操作全部工作過程,并由教師在一旁指導。情景模擬法是通過模擬現實工作的場景來提升學生的生產加工技能、管理技能和人際溝通技能。角色扮演法是讓學生扮演特定的角色,并為學生提供相關背景和行動指令,讓學生來處理問題,表演出人際互動關系。
(2)提高師資專業水平。學校應該注重提高師資專業水平,聘請擁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專業教師,并做好教師的后期培訓和企業實踐交流的工作,引導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采用先進的教育方法,樹立愛崗敬業的
精神,加強職業道德修養。
(3)加強校企合作機制,完善實訓基地建設。學校要加強校企合作,完善實訓基地建設,全面提高學生的理論知識水平和技術操作能力。加強實訓基地建設,不僅要修建校內基地,而且要開辟校外實訓基地,這樣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增長學生的見識,促使他們不斷提高自身的創新實踐能力。在目前的教學工作當中,盡管學校在進行專業設置以及課程安排的過程中會考慮到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但是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教學工作的開展往往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因此應該在目前的教學工作當中開展相應的校企聯合的教學模式,通過將經濟發展需要的人才與學校的教學計劃相結合,更好地提升學校的教學水平與質量。特別是在這種人才培養機制下,學生能夠利用企業提供的機會,提前進入到社會當中學習,更好地促進自身實際運用能力,從而適應現代經濟條件下區域經濟發展的人才要求,為社會主義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
(4)企業要重視對學生的培訓教育,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企業應重視對學生的培訓教育,告訴學生校企合作的實質是使學生學習并提高專業技能。要做好學生的職業技能培訓工作,以工作技術和工作能力為主要培訓內容,促使學生在實習與工作過程中做好本職工作,提升與工作相關的能力,主要包括實踐操作技能、判斷與決策技能、創新技能、處理人際關系技能、計算機應用技能和基本的文秘技能等。對于不同專業和不同層次的學生,技能培訓側重點應略有差異。對于專業技能功底良好的學生應側重于決策和創新技能的培訓,對于專業知識一般的學生應側重于技術技能和人際關系技能的培訓,對于專業技能功底比較弱的學生應側重于各種技術技能的培訓。與此同時,企業與學校要加強溝通,雙方共同致力于對學生的培訓教育工作,輔助學生提高專業技術水平,將學生培養成高素質人才,以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
(5)緊密結合區域經濟實際情況。在現代教育的發展當中,為了更好地將高職教育與區域經濟相結合,必須要緊密地與區域經濟的實際情況結合,這樣才能制定出最佳的教學策略。因此,在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高職院校應該轉變教學理念。在制訂教學計劃的過程中,必須要充分地考慮區域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通過市場導向來進行相應課程的編排。只有改變以往的教學觀念,才能充分地與區域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更好地推動區域經濟的發展。
4結論
建立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的互動關系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專業素質,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促進職業院校和區域經濟的共同發展。要實現校企合作的目標,則必須解決校企合作教學模式中的問題,教師要優化教育模式,學校要提高師資專業水平,建立校企合作機制,完善實訓基地建設,企業要重視對學生的培訓教育。
參考文獻:
[1]饒建華現代高職教育與區域經濟發展關系研究[J].價格月刊,2017(1).
[2]袁森高職教育與區域經濟和諧發展淺析[J].科技信息,2016(12).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十三五”高等教育科研課題,課題名稱:黑龍江省物流專業高職教育推進區域經濟發展的實踐性研究(項目編號:16G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