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蕾
摘 要:核心競爭力主要由思維力、意志力、凝聚力、適應力和創造力五種能力構成。職業素養則是滿足職業及其所在崗位的規范與要求,是人們從事相關職業所應具備的素養,也是高職高專學生從事職業活動的行為規范,核心競爭力和職業素養之間有著高度的契合性。培養學生核心競爭力,就是要提升高職高專學生的職業素養。高職高專藥學專業主要培養具有良好職業素質和文化修養,面向醫藥衛生行業從事藥品生產、檢驗、藥品調劑以及藥品營銷等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人才,通過提升學生以核心競爭力為核心的職業素養,可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關鍵詞:核心競爭力高職高專 藥學專業 職業素養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06(c)-0238-02
當前,職業素養日益成為企業更加看重的“軟實力”。核心競爭力則是職業素養的內在特質。因此,在高職高專人才培養方案中,要以核心競爭力為抓手,不斷提升高職高專學生的職業素養,才能提高職業教育的質量,才能培養更多合格的高技能人才。
1 核心競爭力與職業素養
核心競爭力理論屬于商業管理范疇,1990 年,美國經濟學家普拉哈拉德和英國學者哈默爾首次提出“核心競爭力”,主要是指某一組織內部經過整合的知識和技能,是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形成的不容易被對手模仿的、獨特的能力[1]。把核心競爭力運用于研究高職高專學生的職業素養有著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高職高專學生的核心競爭力是圍繞個人專長的各種素質的綜合表現,是人文精神、科學素養與創新能力的統一。核心競爭力是高職高專學生在校期間經過系統的理論學習和實踐訓練所獲得的職業道德、職業精神、職業能力等職業素養中最具突出、最具競爭力的部分[2]。這種核心競爭力的獲得使得高職高專畢業生能具備較高的職業素養,并符合企業對高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也使得畢業生能在激烈的求職競爭中戰勝競爭對手。
職業素養是在工作崗位中表現出來的綜合品質以及滿足崗位的要求和規范。這些崗位主要表現為職業道德、職業行為、職業信念、責任意識、團隊協作精神、奉獻精神以及職業認同等。一般情況下職業素養是和勞動者所創造的價值成正比的。職業素養高的人,他所創造的價值才會越高,才會得到單位的認可。可見,職業素養在人的職業生涯中所占據的重要位置和重要作用。高職高專院校主要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職業素養的高低也是衡量職業教育質量的一個重要標準。只有加強職業素養教育,才能塑造良好的職業道德,才能培養他們的愛崗敬業精神和團隊協作意識,才能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擇業觀。
高職高專藥學專業學生的職業素質包括扎實的學科基礎和精深的專業學識、專業實踐能力、終生學習能力、專業信息捕捉能力、融合相關學科知識的能力等五個方面。隨著我國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和醫藥改革的深入推進,傳統的“以藥品保障為中心”的藥學服務模式已轉變為“以病人為中心”。因此,在高職高專藥學專業學生的培養過程中,要加強包括職業道德、愛崗敬業精神、奉獻精神、人道主義精神以及人際溝通等職業素養的培養。
2 職業素養教育在高職高專人才培養中的重要作用
高職高專教育在我國高等教育體系中幾乎占據“半壁江山”,而且肩負著為國家培養生產一線所需要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的重任。因此,為了實現高職高專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高職高專學生在學校期間不僅要學好相應的理論知識,提高專業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有意識的提升自己的職業素養,以增加步入社會后的核心競爭力。在某種程度上講,較高的職業素養比熟練的專業技能在日后的職業生涯發展中顯得更重要,而且企業對于畢業生的職業素養非常看重。優秀的職業素養也是判定高職高專學生從學生向職場人轉變的重要標準之一。因此在高職高專學生的教育體系中,以提升學生核心競爭力為主要目標的職業素養的培養就顯得尤為重要。基于核心競爭力的高職高專學生職業素養教育應堅持全程、全方位、全員育人教育理念,協同校內外資源,加強學校各部門、校企之間聯動,以期形成具有特色的職業素養培養體系和良好的運行機制。
3 基于核心競爭力的高職高專藥學專業學生職業素養培養路徑
3.1 提升藥學專業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精神和職業發展能力
知識是素質賴以發展的基礎,人文知識則是培養高職高專學生職業素養的載體。包括思政課在內的人文素養課程的開設對于提升高職高專藥學專業學生的職業素養、提升他們在未來職業競爭中的核心競爭力有著重要的意義。針對專業性較強的高職高專藥學專業學生而言,人文素質教育必須與基礎課、專業課教育緊密結合、相互促進。高職高專院校要將人文素質教育納入藥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要結合人才培養方案和企業對藥學崗位的要求,因地制宜開設一定的必修課和選修課(含任選課)。藥學專業應該積極開設心理健康與人際溝通、倫理學、藝術欣賞、人文欣賞等人文類課程,以及養生保健、營銷策略、就業創業指導、企業管理等與藥學專業學生職業發展關系密切的必修或選修課程。
3.2 提高藥學專業學生的職業認知和職業技能
藥學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掘專業課程的職業素養教育資源,更要發揮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真正讓學生因教師的“言傳身教”而熱愛藥學專業。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入職業素養的內容,將專業課教學內容和目的與藥學生未來從事的職業結合起來,把職業道德和職業態度與學生感興趣的專業課程結合起來,從而潛移默化影響學生的職業認知。如在《藥事法規》教學中結合案例對學生進行“醫藥無小事”教育,促使其樹立高尚的職業道德。在藥學實訓環節,教師在進行示范操作的過程中也可以強化學生的職業道德和職業態度。在仿真實訓環節,可以通過模擬場景來充分營造仿真環境,使藥學專業學生進行職業的切身體驗。
3.3 提升藥學專業學生的職業適應力
校企合作模式是對高職高專學生進行職業素養教育的重要途徑。在這一模式中,高職高專院校可以根據醫藥行業的需求,精心設計職業素養教學內容,把技能要求和職業精神有機融合。也可以通過建立的實踐教學基地開展旨在增強藥學專業學生職業意識、職業精神、職業能力的實訓項目,在此基礎上,學生可以充分了解醫藥行業的發展趨勢,提升職業技能,進而根據未來崗位要求,培養職業習慣。總之,通過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模式,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職業適應力,而且可以通過培養職業素養為藥學專業學生的核心競爭力提升優勢。
參考文獻
[1] 郭超.高等教育大眾化視閾下大學生核心競爭力的培育與提升[J].工會論壇,2010(5):97-98.
[2] 梁雪,牛靜,王曼.核心競爭力視角下高職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研究[J].高教學刊,2016(18):245.
[3] 孔練光.基于核心競爭力視角下的高職學生職業素養培養體系研究[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6(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