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爾西旦·胡加艾合買提
摘 要:漢語教學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以下簡稱“新疆”)高校教學的關鍵,尤其是對于少數民族學生而言,漢語教學更是學生學習深造的前提保障。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教育的變革,對新疆高校漢語教學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漢語教學逐漸不能滿足人才培養和社會發展需要,亟須進行改革。如何在新疆高校漢語教學中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推進漢語教學改革,培養符合時代發展需要的社會人才,成為越來越多新疆高校和漢語教師思考的問題。基于此,文章圍繞著新疆高校漢語教學改革這一中心論點,簡要概述了新疆高校漢語教學現狀,并從四個方面詳細闡述了具體的改革創新措施。
關鍵詞:新疆高校;漢語教學;教學改革
新疆高校漢語教學現狀不容樂觀,主要表現在課程定位模糊、教學模式單一、缺乏實踐鍛煉、評價機制陳舊等。在此背景下,筆者認真分析了新疆高校漢語教學現狀,并查閱了相關文獻資料,就新疆高校漢語教學改革進行分析探討,以期充分發揮漢語教學在新疆高校中的教學價值,提高學生的漢語綜合能力,為新疆高校漢語教學發展添磚加瓦。
一、新疆高校漢語教學現狀
1.課程定位模糊
在新疆高校中,漢語課程通常是少數民族學生的必修課程。但是筆者觀察發現,漢語教學定位比較模糊,與學生所學專業的聯系不緊密。同時也存在部分漢語教師教學目標狹隘,為了教學而教學,造成很多學生的學習目標不明確,給這門課程教學的有效開展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2.教學模式陳舊
雖然新課程改革實施已有一段時間,但是在新疆高校漢語課堂教學中,很多漢語教師將課堂作為“一言堂”,單向向學生傳授知識,教學模式陳舊,與學生之間缺乏充分的課堂互動交流,并且教學內容枯燥乏味。一些教師甚至照本宣科地講授知識,造成學生思維僵化、視野局限、逐漸喪失學習熱情。
3.缺乏實踐鍛煉
對于很多少數民族學生而言,漢語不是他們的母語,學生對漢語的認識和了解較少。漢語教師在課堂結束時往往布置作業讓學生在課下練習。學生缺乏實踐鍛煉,沒有將學習到的漢語知識學以致用,無法達到鞏固漢語知識、培養漢語運用能力的目的。
4.測試方法單一
就當前的新疆高校漢語教學測試方法而言,一般采用傳統學期考試方法來測試學生的學習成果,再者是采取HSK和MHK考試的方法來測試學生的漢語學習水平。整體上來看,測試方法比較單一,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導致學生缺乏創新意識。
二、新疆高校漢語教學改革創新措施
1.明確課程定位,制訂科學教學規劃
新疆高校是培養社會人才的地方,既肩負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使命,也承擔著培養社會人才的重任,應當明確漢語課程定位,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和學生需求,將漢語教學與不同專業學生的專業需求相結合,制定科學的教學規劃,打破學科界限,充分挖掘漢語課程與不同專業、不同學科的融合應用特點,實現漢語課程功能轉變。例如,在給醫學專業的學生授課時,可以根據漢語課程講授的知識點,結合醫學專業的專業特點和對學生的專業能力要求,制訂針對性的教學規劃,適當凸顯醫學方面的漢語知識,體現漢語教學的靈活性和豐富性,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也能促使漢語教師及時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積極主動地了解漢語課程教學和其他專業的前沿信息和知識,不斷提高自身水平。需要注意的是,新疆高校漢語教學的教學對象主要是少數民族學生,漢語教學規劃的制訂要因地制宜,充分融合當地特色和各民族特色,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
2.創新教學模式,提高漢語教學質量
新疆高校的學生來源較廣,諸多學生的漢語知識水平參差不齊,且不同學生的學習特點、思考方法也各有不同。漢語教師要轉變以往的單向統一教學方式,明確“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立足學生實際,創新教學模式,提高漢語教學質量。比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讓學生分組進行合作探討學習,在課堂上采用開放式的教學形式,提出探討問題,讓各組學生合作探究,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聽取他人的方法和思路,進行開放式對話交流,讓每個學生的特長都能發揮出來,讓每個學生的潛力都能被挖掘發現,保證每位學生都能進步提高。另外,教師還可以借助便利的數字化教學輔助資源和多媒體教學輔助設備,開展信息化漢語教學,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拓寬學生漢語知識視野。
3.加強實踐鍛煉,培養學生綜合能力
一方面,新疆高校的漢語教學不能片面注重理論知識,要求學生死記硬背來掌握記憶,導致學生空有理論知識、無法熟練運用漢語;另一方面,很多學生在中小學階段習慣被動接受教師傳授知識,尤其是在漢語學習中,很大程度上通過教師講解來學習,缺乏主動學習意識和實踐創新意識。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會阻礙學生漢語綜合能力的提升。漢語教師要充分認識到這些狀況,加強學生的漢語實踐鍛煉,調動學生的眼、耳、口、手、腦等器官,培養學生的漢語綜合能力。還以漢語課題任務為例,學生在接到教師的漢語課題后,可以按照要求與小組成員一起合作,調用自己已有的漢語知識,并拓展了解一些沒有學過的漢語知識或者本專業其他科目的知識,在完成課題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的漢語水平和專業綜合素養。同時,在實踐中遇到問題時,學生需要親自去思考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不斷提高自身漢語運用水平。另外,漢語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利用所學漢語知識設計黑板報、開展漢語朗誦比賽和漢語故事表演等,充分激發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多方面提升學生的漢語水平。
4.完善測試方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完善的漢語測試方法,是推動漢語教學改革、檢驗教學成果的重要途徑。在新疆高校漢語教學中,不斷推進課程定位、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實踐時,相應的漢語教學測試方法也需要相應地進行調整完善,不能繼續沿用以往的單一測試方法,需要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測試方法和測試標準。學??梢园褜W生的專業類別、學習過程、學習態度、課題研究設計創意、學習結果統一納入評價體系中,對學生進行全方位、多維度的測試評定,把視角集中在學生的“縱向層面”,更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與漢語綜合能力的進步變化,讓學生對自己有一個客觀、公正的了解;可以給不同專業的學生制定具體的學習目標和學習任務,引導學生在日常學習中明確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知道自己應該朝著什么方向努力、哪些方面存在不足需要完善,促使學生積極主動投入漢語課程的學習中。
綜上所述,新疆高校漢語教師要客觀全面地分析漢語教學現狀,針對漢語教學中存在的不足適時進行改革創新,推動新疆高校漢語教學工作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卜祥坤,周 寧.新疆高校漢語教學改革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6(2):201.
[2]蒲曉華.關于新疆高校少數民族學生漢語教學改革的若干思考[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6(3):37.
[3]艾克拜爾江·阿米都拉.淺談新疆高校少數民族漢語教學中的微課應用[J].新疆職業教育研究,2016(1):60-61.
[4]蒲曉華.新疆高校預科漢語教學改革路徑探微[J].課程教育研究,2015(26):48.
[5]趙海蓮.新疆高職高專學校漢語教學改革措施研究[J].和田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11(5):71-73.
(作者單位:新疆輕工職業技術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