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珊珊
摘要 近年來,職業學校作為社會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社會培養了一定數量的技術人員,為國家的建設貢獻了一定的力量。但在德育建設方面還存在著不容忽視的問題。而德育作為全面發展人才觀的組成部分之一,是實現人才全面發展的重要內容之一。為此,為了使職業學校技術學生從本質上落實全面發展的目標,筆者基于過去德育教學經驗,簡要談談職業學校德育教學策略。
關鍵詞 職業學校 德育 全面發展 策略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7.05.047
職業學校作為技術人員的培養組織,在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為國家培養了大量的技術人員,在教育體制中,其地位日漸提升。在我國,政府針對職業學校的撥款不斷增加,試圖通過職業學校吸收更多的適齡人員,進而培養更多的技術人才。這種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職業學校的數量,擴大了職業學校的規模。但是,隨著職業學校數量增多,學生人數的增加,學校規模的擴大,職業學校在技術培養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但在德育建設方面的問題卻不斷涌現。對于德育建設中存在的問題,筆者基于多年的職業學校教育經驗與當前的社會背景,全面看待當前職業學校的德育現狀,分析造成德育建設問題的原因,并提出建設性的教學經驗。
1中職學生的德育狀況
筆者作為職業學校的一個老師,與職業學院學生朝夕相處,從宏觀層面發現當前職業學校德育建設不容樂觀,在職業學校學生的身上不僅已經出現了普遍存在的一些德育問題,也受到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具體表現在四個方面。
1.1錯誤的自我認識
職業學校的學生學習能力比較低,他們普遍存在厭學情緒。許多職業學校的學生是由于以前學習成績不好而被迫進入職業學校,他們自認為在學習上是一個失敗者,會被其他人“看不起”,認為就讀職業學校是一種屈辱。這種消極心理一直籠罩著他們,使他們缺乏學習動力。這種自我否定,不利于他們養成優秀道德品質,他們對自己沒有過多的期許。
1.2不當的社交態度
職業學校的學生自認為不是好學生,認為自己在他人眼中已沒有良好形象,無需在意他人的想法。為此,他們事事以自我為中心,功利心嚴重。再加上當今社會是一個競爭的社會,人與人之間有明顯的利益沖突。受這種不良風氣的影響,職業學院的學生也過分重視自身的利益,在求學過程中存在著利益上的矛盾沖突。他們在進入學校后,一旦涉及到自身利益的事情,青春期潛藏的叛逆因子就會爆發,滿足自身對利益的追求。因此,學生往往只考慮自身的利益,不關注他人的態度,不嚴格要求自己,最終導致學生之間的沖突日益尖銳。
1.3素質低、態度劣
職業學院的學生素質普遍較低,言行粗俗。在職業學院學校,說臟話、打架斗毆等事件頻繁發生。這種事情對他們來說是習以為常的,甚至在他們看來,打架斗毆是彰顯自身能力的方式,說臟話是一種成熟的標志。他們盲目追風,不分好壞,全盤接收。
1.4德信意識薄弱
職業學院的學生普遍缺乏公德心,也不講究誠信。職業學院的學生往往非常叛逆,認為公德心與他們無關,講究誠信也是沒有必要的事情。他們覺得公德心過于講究,倘若生活中事事講究公德心,就等于是對自我行為的束縛。并且,這些學生往往喜歡說大話,吹噓自己,很輕易地就許下承諾以此來增加別人對自己的信服。但他們這些吹噓往往是不現實的,許下的承諾也是難以兌現的。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當前職業學院的學生在德育觀念上有待提高,存在較大的發展空間,是職業學院亟待解決的問題。
2當前職業學校德育問題的成因
職業學校的學生之所以在德育發展上問題重重,原因是多方面的。筆者基于職業學校的教學經驗加以分析總結,發現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主要是由學生、學校、社會這三個方面的因造成的。
2.1學生因素
筆者曾經做過一個調查,與學生進行對話,問他們“上職業學校是否會覺得‘失敗?”大部分學生都認為上職業學校是一種恥辱。他們認為自己是學習上的失敗者,想要別人的關注和關心,但是得到的卻是別人的鄙夷。這種消極心理使得他們不思進取、缺乏信心和動力,對自身行為沒有規范約束,導致個人養成萎靡的行為習慣和粗俗的言行舉止。再加上,部分職業學校的學生,從小就叛逆,做過許多社會認為不恥的事情。他們覺得自己已經不純潔,是個沒有道德觀念的人。這些自我認知,都是造成學生錯誤認識自我的根本原因,也是他們漸漸背離德育目標的重要原因。
2.2學校因素
不得不承認,當前中國的教育方式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在從小到大的教育中,學生被灌輸了“成績第一”這樣的觀念,學校也是注重于學生智育方面的培養。雖然目前有的學校也開設了思想品德教育方面的課程,但是這些課程在教學方式上顯得十分枯燥單調,學校在德育方面更多采取的是傳統說教手段,而對于逐漸追求自我的職業學生來說,這往往難以取得教育實效。
2.3社會因素
隨著網絡技術和通訊手段的發展,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學生能從多種渠道獲得各種各樣的消息。受到社會不良風氣和負能量的沖擊,學生往往會受到其荼毒,危害學生個人的身心健康發展。此外,當前社會娛樂風氣盛行,同時伴隨著各種各樣娛樂方式而產生。在這些方面,國家和社會尚未建立健全道德規范約束機制,學生在進行這些娛樂消費的同時,個人道德往往會受到侵蝕。
3針對當前中職學生德育狀況所提出的改進措施
要想有效解決職業學校學生當前德育水平低下的問題,需要各方力量的積極參與。從整體上,社會和學校需要給學生創造更好的學習生活環境,從局部看,學生個人也必須采取行動來端正生活習慣和作風。
3.1提高辨別能力,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就學生個人來說,在上述的分析中可以明確發現他們存在自甘墮落的傾向。筆者認為學生要培養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端正個人的生活作風,嚴格要求自己,規范自己的道德行為習慣,時刻銘記“八榮八恥”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成為一個講文明守信用的文明好青年。同時,應該提高自身的辨別能力,理性面對生活中接觸到的各種各樣的信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避免受到不良信息的侵害。從思想方面與能力方面,共同促進正確人生觀的樹立,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為自身的長遠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3.2轉變教育方式,發揮學校德育作用
從以上分析得知,學校的德育教育方式是有待改進的。當前,學校首先應轉變德育方式,積極開展德育課程,創新德育教學方式。針對不同的學生因材施教,提倡學生個性發展,增強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互動性,使得學生真正融入德育教學,讓文明道德深入學生心中,使學生主動積極參與到德育建設中。
3.3加強校園風氣建設,形成德育校園氛圍
學校除了要改進教學方式外,也要加強校園文化環境建設,營造良好的校園風氣。一個良好的校園風氣,不僅要做到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更要提供學生個性充分發展的平臺。學校不僅要做到校園風景園林建設,也要注重對于文明道德宣傳方面的建設,比如標語牌、閱讀欄,積極開展校園文化建設活動,激發學生積極參與學校文化建設,共建文明學校。讓學生在文明盛行的校園中,培養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質。
3.4加強教職工德育建設,形成良好示范作用
此外,學校也要注意教師職工隊伍德育方面的培養。眾所周知,教師對學生來說是榜樣,起到示范作用。教師長期與學生相處,在德育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只有教師具備良好的綜合素養,在教學過程中真正做到“以身作則”,展示教師的個人魅力,才能實現潛移默化的德育效果。
3.5加強信息監控力度,營造文明社會風氣
在信息化時代,學生個人道德行為水平,很容易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因此,筆者認為社會需要給學生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對于社會中那些負面言行,應該及時遏制。此外,網絡上的不良信息也要及時得到清除。同時,要營造文明的社會風氣,加強社會公益道德的宣傳,從而讓學校在社會這個大環境中良性運轉,促進學生道德品行的發展。
4小結
總之,對于職業學院的學生,德育建設是一個重要命題。教師要積極配合學校、社會,共同做好德育工作,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德育活動,并逐漸成長為具備良好道德品質的優秀人才,以促進社會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