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曉芳
【摘 要】音樂作為我國素質教育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是培養學生音樂素養和藝術情操的重要方式。初中音樂教學應當從現實出發,根據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來改進教學方法,切實地提升教學的效率。本文從我國目前的初中音樂教學現狀出發,充分結合教學實踐經驗,對提升初中音樂教學效率方法進行深入地探究,期望能夠對初中音樂教學的改進提供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初中音樂 教學方法 教學效率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3.160
由于我國教育發展的歷史原因,音樂教育始終都是我國的教育體系中相對薄弱的環節。在現代化素質教育發展趨勢逐漸增強的背景下,音樂教育也被作為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學科內容而被重視,這體現出教學理念的轉變,也反映出音樂教育的革新。然而,提素質教育的道路仍舊需要積極探索,提升初中音樂教學效率也需要多種科學有效的方法給予支撐。教師作為初中音樂教學的主要力量,必須主動地承擔起探究正確教學方法的責任。為了真正地構建高效率的音樂教學模式,筆者立足于自身的教學實踐,反復地總結歸納教學經驗,對我國初中音樂教學的現狀進行了充分地了解,進而展開了對提升教學效率的方法的深入探究。
一、遵循趣味教學原則,選擇合適的音樂素材
音樂素材作為音樂教學中的學習文本,對于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效果有著巨大的影響。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好地發掘學生的音樂潛力,培養他們的音樂欣賞力和創造力,需要具備趣味性的音樂素材來進行引導。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創造出他們樂于參與的教學情境。比如在學習有關鋼琴音樂內容時,可以從李云迪、郎朗這些我國的鋼琴家開始引入,首先讓學生們感受到鋼琴曲的魅力,增加音樂學習的動力。同時,還可以將郎朗成為鋼琴家的勵志故事講述出來,引起學生們努力學習的共鳴,也讓他們感受到音樂中所蘊藏的豐富內涵。而不是一開始就用讀樂譜這種枯燥的方式進行教學。不僅如此,教師還可以根據自身所處的地域來選擇有特色的民族音樂和地域音樂,向同學們介紹當地的獨特音樂,并且引導學生了解其中所反映的風土人情、社會生活等,在開拓學生視野的同時,也促進了音樂學習的有效開展。
二、有效利用多媒體技術,創新音樂教學方式
在現代化信息時代,信息技術已經被應用到生活和學習的各個領域,音樂教學也同樣如此。對于學生來說,這種學習方式更加具有趣味性和生動性,也滿足了新時代學生的需求。對于初中音樂教師來說,主動地學習和掌握多媒體技術,并將其與音樂教學結合起來,立足于自身的教學實踐來創新教學方式,這是提升音樂教學效率的重要途徑。筆者認為現在的初中生群體在日常生活中就已經充分地運用了信息技術,他們熟練地使用電腦和手機等信息終端,感受到了信息技術的便捷性和生動性。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要作為引導者來幫助學生運用新媒體技術進行學習,主動地考察學生的需求,并且結合實際情況做出調整和改善。同時,教師還要對陳舊的教學內容給予優化,對已經不符合時代背景的素材和內容進行篩選,選擇更加生動形象的內容,通過圖像、視頻、電影、歌曲等多種形式來展現音樂藝術的魅力,賦予音樂教學獨特的吸引力,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了音樂教學的效率。
三、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有針對性地培養其特長
初中生是非常具備個性的群體,在音樂方面也基本上已經初步擁有自己的欣賞喜好和傾向,所以,在進行初中音樂教學時應該主動地考察學生的個性特征,針對其個性特點來引導他們進行學習。例如,很多學生喜歡流行音樂、喜歡明星歌手,初中教師就可以通過分析流行音樂的特點,總結一些明星歌手的歌曲特色,讓學生更加主動地去了解這些音樂類型、音樂風格等。同時,學生中也有部分都掌握了一些樂器,這些特長也應該被音樂教學所重視。因此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要給予他們展示樂器的機會,同時組織他們進行相互學習,為有興趣的同學提供學習的機會。這不僅使得學生自我興趣得以豐富與發展,同時還引導學生主動地開展學習,通過多樣化途徑進行學習,提升了學生的音樂素養和綜合素質,最終也促進了音樂教學效率的提升。
四、轉變教師角色,構建展示平臺,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從初中的大部分學科來看,教師長期作為教學的主導者來掌控學生的學習,缺乏對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視,忽略了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從而導致學生沒有形成主動學習的意識,反而養成了被動學習的思維定勢。教師應該是學習的引導者,是學生學習音樂的引路人,而不是傳統的控制者。因此,教師要適應新課改的要求,主動地轉角色,構建其暢通有效的溝通渠道,搭建起師生交流的平臺,為學生音樂學習興趣的發展創造條件,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要一味地進行講述和灌輸,而是要給予學生一定的自由空間,引導他們進行思想交流和觀點表達。例如在音樂鑒賞的教學過程中,要選擇一些貼近生活和新時代的音樂作品,讓學生們具備認真鑒賞的興趣,同時也要降低欣賞的難度。同時,因為很多音樂作品本身是學生所喜愛的,自然會有更多的見解和觀點,通過引導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學生們對于音樂內涵和特點的認識將會更加全面。除此之外,在不斷地發言和交流的過程中,學生的自信心會培養起來,學習興趣也會隨之上漲,學生們會逐漸適應自我展示,并且體會到自我展示所帶來的好處。在筆者的教學實踐中,筆者曾經利用學校資源和已有設備,在征求學生的意見之后組織舉辦過一次全年級的才藝比賽。同時,比賽的規則十分寬松,參賽曲目、演出形式都可以自由發揮,學生們在參與比賽和組織比賽的過程中,會更加清晰地認識到自身能力和性格特點,同時也充分地展示了自身的音樂才能和音樂興趣,這是轉變被動教學到主動學習的過程,能極大地提升音樂教學的效率。
綜上所述,音樂教學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必須根據新課程改革的要求,積極地進行創新和改進。教師作為音樂教學的主要力量,要主動地推動音樂教學的發展,探究提升教學效率的正確方法。我們應該在教學實際中,要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遵循趣味教學的重要原則,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構建相應的展示平臺,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來提升教學效率。探究提升初中音樂教學效率的方法是音樂教師長遠的職責,筆者在文中僅僅進行了淺顯地探究,期望能夠為廣大初中音樂教師的教學提供一定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