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映雪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推進,城市的快速發展,生活開始變得便利的同時,也引發了更多的城市化問題。由于政府、非政府組織、企業及市民實質上都是平等的,因此運用管治思維能夠更好的對城市進行管理。本文就根據基于管治思維的中國城市建設行政管理體制進行一系列的闡述。
【關鍵詞】管治思維;城市建設;行政管理
現階段,我國有些地區的城市建設行政管理部門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城市管理制度不完善,人員職能規劃不均,城市與農村行政管理區域劃分不明顯不利于管理等問題。這些問題都嚴重影響了城市建設行政管理部門的工作效率,使得城市管理效果也大大降低。在管治思維的基礎上,改善城市建設管理的制度,嚴格劃分政府管理人員職權,將有利于政府城市建設行政管理工作。
一、管治的概念
對于管治的概念,國內國外一直都有不同的解釋,最早管治的概念是國家為了更好的發展,在一個國家的經濟和社會資源的管理中運用權利的方式。“管治”兩個字從字面上看就像是政府作為主體進行管理,使人對這兩個字產生誤解。其實管治本質應當是“協治”,采用多方協調的方式。城市管治的概念就是一種特定地域空間的管治,利用國家已經制定好的城市管理制度,政府、非政府組織以及城市居民相互之間的關系和協調性,以政府為城市管理的主角,引導非政府和居民與政府共同對城市整體進行管理,從而提高我國城市化建設行政管理的工作效益。運用管治思維進行城市建設管理,有利于制定政府與非政府組織之間的權利劃分條例,分配城市管理各級部門的職責,優化城市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
二、我國城市建設行政管理的地位
在以往的社會經濟發展的環境中,城市注重的是生產運營,經濟發展,城市建設行政管理這一塊并不是很重要。但隨著社會發展,在城市生態環境破壞、城市管理制度不完善的問題出現之后,我國政府開始將城市建設管理作為城市建設的重要中心,加強了政府在城市建設管理中的工作。其一個城市建設是否合理,主要就是依據城市建設管理做得是否完美。改革開放之后,在現代化城市建設中,政府開始注重城市建設的管理,其主要任務和內容就是給生產企業和城市居民提供一個良好的城市生態環境。國外許多城市政府中心職務是城市建設行政管理,并不從事城市經濟管理,我國后來也明確在政府條例中指出,城市政府要加強城市規劃和管理工作,可見城市建設管理工作在城市政府的工作中占了很大比重。
三、我國城市建設行政管理的環境現狀
在經濟方面,由于我國經濟體制從計劃經濟體制轉變到市場經濟體制,進而影響了我國的城市建設管理。其轉變的主要影響在于,經濟體制的轉變使得政府的制度和職能必須也要相應的做出變動,經濟全球化使得國內與國外的各項資源流動加快,城市人口、企業產業等多種都開始發生質和量的變化,再加上信息技術的發展,互聯網的普及,城市經濟越發繁榮,使得城市更加開放和一體化。
在政治方面,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現如今社會居民的教育程度和知識水平越來越高,網絡的普及,交通的便利,人們的主體意識和民主意識開始建立,并且越來越強,這使得城市建設管理不再是政府獨權專制的管理模式,民眾越來越開始注重讓自身參與到城市建設管理制度改善和城市建設實際的工作中。在社會環境方面,城市的不斷發展,城市的各種體制的不斷改革,使得社會環境開始失衡,引發了許多社會問題,這一方面也使得城市建設管理也開始變得重要。
在城市人口方面,改革開放之后,交通的快速發展,使得農村到城市,城市到城市之間的人口流動量越來越大,速度也越來越快。人口的流動嚴重影響了社會生活和文化,城市的生態環境,特別是近幾年極為嚴重的城市交通擁擠、市容衛生狀況惡化。人口的增多還還使得城市住房緊張、城市失業率升高、犯罪率上升。這一系列的環境狀況使得城市建設管理工作越來越重要,但傳統的城市建設行政體系已經滿足不了現代城市的管理需要,需要運用管治思維讓城市居民參與配合政府的管理工作,這也將有利于城市建設管理部門的工作效益的提高。
四、我國城市建設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對策
(一)制度改革。運用管治思維相對來說能夠解決現如今城市建設管理行政體系所遇到的困難,并建立出一種能夠適應環境變化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型城建行政管理體制。我國建立的科學的城市建設行政管理制度體系所面臨的所有問題中,很重要但又容易被忽視的問題就是,城市政府管理模塊單元劃分的不合理。建立城建行政單元制度,制度內容是將城市作為一個整體進行劃分,將城市與農村劃分開,根據城市區域特點進行城城再劃分,由城市政府統一管理。有些區域不是行政區,不設政權組織,則按照其區域的特點進行劃分。
(二)政府工作改革。建立新的城市建設行政單元制度,將有效解決城市與農村管理中出現的問題,將城市與農村的管理區域劃分開,兩個區域采用合適的行政管理模式,會明顯提高政府行政管理效果。除了建立城建行政單元管理制度之外,還要確立政府管理部門的權力職能劃分制度,同時管治思維最注重的就是借鑒政府與非政府的協調性來進行城市建設管理,所以同時要確立能夠反映城市居民意見的城建行政決策制度。另外,建立城建行政公共關系制度也將有利于政府部門的工作效率,良好的公共關系會直接影響政府部門的制度推行效果。建立行政部門的辦事制度,約束和規范行政人員的工作行為,也將有利于行政部門的工作效率。
(三)組織改革。政府行政職能可以劃分為三個版塊,這三個版塊可以組成三種模式。城市政府建設行政組織可以分為規劃、建設、管理這三種,一種模式是可以將這三個部分分開獨立執行,各負其職。第二種模式是將規劃、與建設、管理分開,建設和管理合起來進行執行,即規劃管理機構設置按照有利于發揮規劃的龍頭作用的原則獨立設立,不隸屬建設管理機構。第三種就是將規劃、建設、管理三者合起來進行執行,統一屬于一個機構規劃和管理,不另外做過多的部門設置。這三種模式各有特點,也各有缺點,需要城市政府根據城市實際情況和特點進行選擇和劃分。
參考文獻:
[1]羅震東,張京祥,羅小龍.試論城市管治的模式及其在中國的應用[J].人文地理,2002.
[2]周婕,龔傳忠.基于管治思維的中國城市建設行政管理體制[J].城市規劃,2001.
[3]顧朝林.論城市管治研究[J].城市規劃,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