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滋+郭加盛
摘要:本人自2011年9月份在中山市中等學校從事旅游專業教師以來,除了理論課程授課之外,承擔了旅游專業學生餐飲實習指導工作,協助實習單位處理學生實習期間遇到的疑難雜癥。結合自己和相關實習指導老師的經驗,列舉了學生實習期間的兩個典型案例。第一種案例屬于順手牽羊,紀律性不強的類型。第二種案例屬于職業倦怠,角色轉換困難類型。類似這樣的案例在校企合作中較為普遍,情節也較為嚴重。因此,本文借此真實案例,進行分析和總結,希望為日后校企合作的順利展開打下預防針。
關鍵詞:旅游專業;校企合作;案例分析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13-0-02
一、案例分析
案例一:學生私自把客人喝剩下的紅酒帶回宿舍。
(一)案例敘述
2011年圣誕節,一批客人在東升力信科技白宴樓舉辦晚宴,晚餐結束后客人結算離開,次日發現晚宴當天沒有喝完的紅酒忘記帶回。致電餐飲部后,部門經理一檢查,才發現被我們10旅游班的兩名學生私自帶回酒店。部門主管要求學生主動承認并交出酒瓶,實習生不承認。部門經理致電向我講述經過,并查看監控確認帶走酒瓶的學生,請求協助處理。
(二)分析原因
1.學生紀律性不足。有些學生在校期間,無視學校規章制度,違反學校相關規定,只要不是嚴重錯誤,校方一般都采取寬容的態度。學生剛剛接觸社會,并不能很快地轉換角色,自己遵守企業制度。
2.企業上崗培訓時間短,忽視了紀律性方面的強調。旺季時,餐飲服務業用人需求大,學生剛到企業,培訓了半天就上崗,甚至直接一到企業就上崗,忽略了對學生進行相關企業制度的培訓及考核。因此學生上崗后,經常出現一些違反企業相關制度,通常是發現一個,處理一個,而不是防范于未然。
3.學生法律意識淡薄。中專生大部分年齡在15-17歲,接觸社會少,思想較單純,對于相關法律法規,企業制度等沒有明確概念,到了企業,沒有了老師和家長的約束,容易受到不良環境的影響,加上好奇心的推使,喜歡模仿大人,抽煙喝酒。在這個案例上,學生理所當然的認為客人走了,留下的紅酒應該就是不要的,于是順手牽羊帶回宿舍和同學一起分享,卻忽略餐飲企業對于酒水結算的相關規定。
(三)解決的措施和方法
1.首先,顧及到學生的顏面和自尊,由實習指導老師和該生單獨面談,讓學生自己交代事情的經過,并書面寫檢討。然后,由餐飲部經理出面和客人道歉,并按照相應的價格進行賠償,賠償款在實習生工資扣除。
2.餐飲部主管召開實習生會議,強調企業相關規章制度,明確賠償責任和罰款事項。企業完善相關規定,規范員工服務流程,預防類似事件發生。
3.學生上崗前,由校方邀請企業人事部負責人在宣講會上或上崗動員會上,對學生進行紀律培訓。
(四)結論
本案例中,餐飲部經理向客人致電道歉,最后客人沒再追究也不提出賠償。把空酒瓶拿走,事情了結。該學生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寫了檢討書,并承諾今后遵守企業規章制度,不貪小便宜。
類似這種實習生在實習期間順手牽羊的,或者財務被盜的,時有發生。對于情節不嚴重的,先由校方指導老師批評教育,在了解事情經過和緣由的基礎上,和企業協商處理辦法,同時要照顧學生的自尊心,不在公開場合指出當事人。同時加強紀律培訓,為以后校企合作深遠發展奠定基礎。
案例二:學生實習期間曠工嚴重,導致被企業開除,最終拿不到畢業證。
(一)案例敘述
2014年9月份,根據教學計劃安排,三年級第一學期,旅游專業學生全部到企業進行為期四個月的頂崗實習,12級旅游專業學生分別在中山東升力信科技,中山海港城集團以及中山溫泉賓館進行餐廳服務員崗位實習。期間,陸續有8名學生因為曠工,并且屢次違規,不請假,不接電話,私自外出等,情節較嚴重,經過和校方協商,實習單位開除了這幾位實習生。由于這幾名實習生被企業開除,實習學分為零,導致最終拿不到畢業證。原本是在校表現相當不錯的學生,但是頂崗實習期間的表現卻不盡如人意,最后因為違反企業和學校的規定,在即將畢業的學期最后拿不到畢業證,令人惋惜。
(二)分析原因
1.中專生的適應能力不足,轉型困難
從學生餐飲服務頂崗實習的頭幾個月看,學生普遍存在著由“學校學生”向“酒店員工”角色轉變的問題。 學生在學校的學習、生活比較輕松和自由,既沒有精神壓力也沒有身體上的壓力。但是,學生在酒店頂崗實習有時候往往一站超過 8個小時,勞動強度比較大,生活節奏也比較快,酒店管理者對待學生和普通員工一視同仁,學生過慣了學校里的生活,無法很快適應這種轉變。
2.學生的自我定位不準確,從而產生服務意識上的不足
個別中職生由于社會、家庭的影響,對自己沒有一個準確的定位,面對理想與現實的差距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加上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和自我約束力,這部分學生表現出嬌氣、任性,工作遇到困難時,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如何解決問題,而是要求教師給予幫助,甚至讓家長出面以達到目的。這種學生往往帶著情緒實習,缺乏主動性,自由散漫,不會把客人視為上帝,一旦有刁鉆的客人出現,就會成為他們不愿再頂崗實習的理由。
3.家長親友不理解孩子到餐飲服務行業實習的必要性
一些家長不愿意小孩在餐飲行業從事服務員工作,認為孩子實習就是端盤子當服務員,低人一等,沒有面子;怕孩子受不了餐飲服務的累活;餐飲服務工作是吃青春飯的,以后沒有發展;此外很多女生家長對酒店的工作環境可能存在一些誤解和偏見,認為酒店的客人太復雜,怕孩子受到不好的影響。
(三)解決的措施和方法
1.學校和教師都應該加強對學頂崗實習適應期的重視,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與思路, 平時多引入崗位制度、崗位紀律教育,加強崗位能力、社會適應能力以及體力與耐力等方面的訓練,在組織頂崗實習之前就做好充分的鋪墊和準備工作。
2.改善實習生激勵機制適合實習生的特色福利,如加班補貼、技能補貼等,以物質或金錢的形式充分保障實習生的工作積極性。比如優秀實習生的選撥以及相應的獎金獎勵,給了實習生一定的激勵作用。
3.自2014年后,學校調整了實習計劃,以自愿原則,雙向選擇,學生自行選擇學校合作的實習單位,不愿意外出實習的學生可以選擇繼續留校上課。沒有特殊情況,選擇頂崗實習的學生不允許中途離崗。給我學生自主選擇的機會,避免了學生因為被迫實習而心生不滿而中途離崗影響校企合作的圓滿進行。
4.完善實習指導老師管理制度,中職學校在組織學生到酒店頂崗實習時會做很多工作。 例如,派駐頂崗實習帶隊老師,安排頂崗實習指導老師,定期到酒店看望學生, 經常性地與酒溝通,不定期地與家長溝通,推動酒店員工與學生的交流與溝通等,這些都能幫助學生度過頂崗實習適應期。
(四)結論
本案例中,中山中專嘗試讓三年級旅游專業全體學生集體到合作企業頂崗五個月,但沒有考慮到一些學生有升學的需求或者本身不愿吃苦的抗拒情緒,導致一些學生寧愿違反學校和實習單位的規定,放棄畢業證,也不愿意再堅持實習.對于這幾個情節嚴重的,校方暫緩發放畢業證,給了以后的頂崗實習生引以為戒,起到了一定的教育效果。
此后,校方及時完善了教學計劃,進行人性化的調整,讓學生自主選擇,因此,近幾年發生實習無故曠工離崗的情況也極為少數,即使有特殊原因無法完成實習任務的,至少可以回到留校的班級繼續完成學業,確保了學生順利畢業。
二、工作感悟
隨著酒店行業發展速度加快,餐飲行業用工需求增加,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到酒店進行餐飲服務頂崗實習的中職學生也越來越多。學生進行餐飲服務頂崗實習是現代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基本要求,是鞏固教學成果, 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使學生畢業后能盡快適應崗位需要的重要教學環節。因此,學生頂崗實習工作理應受到學校和企業的重視,不斷地完善校企合作模式,并且制定相關行之有效,與時俱進的措施,是職業教育發展中一項艱難而又漫長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