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容秋++李林枝++丘運紅


[摘要]目的 探討健康教育路徑干預在PICC置管患者延續性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200例PICC置管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各100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進行健康教育路徑干預。比較兩組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健康行為、護理滿意度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干預前,兩組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健康行為評分結果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的兩指標評分均有所提高,與干預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兩指標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腫瘤PICC置管患者采用健康教育路徑干預可以明顯提高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健康行為及護理滿意度,降低患者的并發癥發病率,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關鍵詞]健康教育;PICC置管;延續性護理;不良反應;護理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 R473.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7)06(b)-0166-04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health education path intervention on the continuing nursing care in patients with PICC.Methods 200 patients with PICC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June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with 100 cases in each group.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nursing,whil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health education path intervention.The self-nursing ability,health behavior,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Results Before intervention,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mong the scores of self-nursing ability and health behavior in two groups (P>0.05);after intervention,the scores of two indexes in two groups were all increased,and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nursing,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And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Using health education path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PICC can improve self-nursing ability,health behavior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Health education;PICC;Continuing nursing care;Adverse reaction;Nursing satisfaction
近年來,各類型腫瘤發病率逐年遞增,其中以淋巴瘤較為常見。經外周靜脈穿刺置入中心靜脈導管是臨床常用淋巴瘤治療手段,目前已廣泛應用于需長期輸液或輸注刺激性、高滲性及黏稠藥物的患者[1],但往往PICC置管時間較長,患者治療間歇期需帶管回家,由于患者個人認知及院外護理不專業的原因常導致諸多并發癥的發生,并且患者易產生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2]。因此,要想得到及時正確的導管維護,就需要患者具有良好的醫療依從性。健康教育路徑是指依據標準健康教育計劃,為患者制定的在住院期間的健康教育路線圖或表格,以滿足患者的需要。為了提高PICC置管患者對健康教育知識掌握程度及對治療行為的依從性[3],本研究對100例PICC置管患者進行系統化健康教育,分析健康教育對其生活質量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200例PICC置管腫瘤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經臨床、影像學和病理學檢查確診為惡性腫瘤并且首次行全身化療患者;②Karnofsky功能狀態評分>60分;③凝血三項及血小板值在正常范圍;④小學及以上文化程度;⑤年齡18~80歲,同意參與本研究者。排除標準:有精神疾病史或嚴重的認知功能障礙者。患者均對本次研究內容了解,同意參與并簽署知情同意書。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各100例,對照組男41例,女59例;年齡25~80歲,平均(48.9±6.3)歲;乳腺癌25例,胃癌12例,肺癌23例,食管癌12例,腸癌14例,其他14例;文化程度:大專及以上21例,高中及中專30例,初中33例,小學16例。觀察組男47例,女53例;年齡28~76歲,平均(47.5±7.2)歲;乳腺癌24例,胃癌21例,肺癌18例,食管癌6例,腸癌19例,其他12例;文化程度:大專及以上25例,高中及中專28例,初中34例,小學13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情狀況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
1.2方法
1.2.1對照組 采用常規護理,由臨床醫師及護理人員為患者進行常規的健康宣教、置管操作、導管維護及并發癥防治等常規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①心理護理。患者因受到自身疾病的影響,常具有不安、緊張、焦慮及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緒,容易表現出不同程度的行為異常,甚至出現非計劃性拔管等行為,進而影響治療的順利進行。因此,護理人員應加強與患者的溝通和交流,向患者詳細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并通過講解治療成功案例的方法,幫助患者緩解不良情緒,樹立治療信心,從而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療和護理依從性[4]。②并發癥護理。a.靜脈炎護理。化學性靜脈炎護理:導管內刺激、患者自身情緒及置管頻繁等因素會使患者的血管收縮痙攣而增大患者發生靜脈炎的風險,因此,在進行置管前,護理人員應加強與患者的溝通和交流,幫助患者緩解緊張情緒,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態,以降低靜脈炎的發生率[5-6]。b.靜脈血栓形成護理:當患者出現肢體腫痛、皮溫升高、感覺障礙等情況時,應考慮靜脈血栓形成的情況,使急性期患者保持絕對臥床1~2周,且將患肢適當抬高,叮囑患者減少運動,保持肢體的溫度。同時,還需對患者肢體的變化進行定期測量,以比較患肢的顏色和溫度等方面的變化。注意不可進行熱敷或冷敷、在患側輸液或靜脈注射。③感染護理:做好對患者的健康宣教工作,叮囑患者出院后注意保持衛生清潔,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同時,應對患者的體溫及皮膚進行密切的觀察,若發現局部皮膚感染情況,應及時給予抗生素進行處理。
1.2.2觀察組 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進行健康教育路徑干預。①成立小組:由主管護師、專業置管護士和拔管護士等組成健康教育路徑干預小組,置管前先對小組成員進行培訓,增加其置管知識并明白各自的職責。②制定方案:根據PICC置管的操作流程,針對不同階段的置管,及其所須側重的健康知識,制定出具有規范性、科學性的健康教育路徑。③實施路徑:a.在置管前1 d,將PICC置管的優點、目的、方法、適應癥、價格等向患者一一進行講解。運用掛圖、觀看投影、宣傳欄等方法向患者說明置管的原理以及PICC置管的相關知識,使患者對該技術能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從而消除其及家屬的顧慮,明白PICC的益處并簽定知情同意書。b.在置管前1 h,指導并幫助患者做好準備,將置管的過程及可能發生的情況等相關問題對其進行講解,訓練好患者在置管中需要做的配合動作,使置管能夠順利進行。c.在置管后24 h,對穿刺點進行加壓包扎,并通過X線檢查患者是否有炎癥癥狀產生[7]。指導患者對置管肢體進行活動,觀察穿刺點有無滲血等情況的發生,提醒患者置管后需要注意的事項,每24 h更換一次敷料[8]。d.在住院期間,將維護PICC置管的重要性告知患者,還要把可能發生的并發癥以及處理措施進行說明,指導患者每天對手部進行功能訓練。提醒患者化療間歇期對導管的維護以及生活中的注意事項。e.在出院前1 d,將醫生的聯系方式以及出院后需要注意的問題告知患者,提醒患者如果穿刺點周圍出現腫脹、疼痛、滲液、發紅等情況則需回院處理。f.在患者出院后3~5 d,打電話詢問患者的飲食、生活以及身體狀況,提醒患者及其家屬定期回院進行導管維護。
1.3觀察指標
①自我護理能力評分:采用自我護理能力量表(ESCA)對患者自我護理能力進行評估,總分為172分,得分越高,表示自我護理能力越強[9];②健康行為評分:健康促進生活方式量表Ⅱ評估患者健康行為情況,采用1~4級評分,滿分208分,得分越高表示健康行為越好[10];③護理滿意度評分:護理滿意度采取自擬調查問卷形式進行,包括護理精細程度、護理態度、護理質量、護理效果、主觀印象5個方面,滿分100分,分數越高則護理滿意度越高;④不良反應:統計所有患者治療期間機械性靜脈炎、局部感染、導管堵塞、導管異位、血栓形成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數據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健康行為及護理滿意度的比較
干預前,兩組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健康行為評分結果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的上述兩指標評分均有所提高,與干預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上述兩指標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表2)。
3討論
PICC置管是目前臨床治療腫瘤的主要手段之一,但PICC置管治療周期較長,在間歇期患者無需住院。但在治療間歇期由于患者疾病認知的缺乏以及家屬護理的不專業性導致諸多置管并發癥發生,其中以局部感染、導管脫出、斷裂等最為常見[11-13]。院外延續護理可提高攜帶PICC導管出院患者的依從性,特別是農村患者,文化程度偏低、健康知識缺乏、交通不便、經濟原因、支持系統缺乏等是導致PICC帶管出院患者導管維護依從性下降的主要因素。通過加強健康教育力度增強患者自我護理意識,強調院外維護的重要性,使其主動配合,同時動員家屬關心患者,共同重視導管維護,護理人員定期電話隨訪,了解患者依從性[14]。持續監督等院外延續護理措施提高患者依從性。院外延續護理降低PICC導管相關并發癥的發生率[15]。
健康教育路徑是在滿足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的同時,針對疾病的某一時期制定相關的健康教育知識的技術。與常規的健康教育相比,該技術避免了因護士經驗不足而產生的低效性宣傳,有效克服了教育的零散性、隨意性和盲目性。健康教育路徑針對患者進行個性化的健康教育,使其明白每一階段置管、帶管、導管維護等方面的相關知識,提高患者對PICC置管的熟悉程度,從而更好地配合治療,減少并發癥的發生。而本研究結果顯示,行規范化健康教育可顯著提高患者自我護理能力、護理滿意度以及健康行為習慣,并且不良反應、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通過實驗回顧分析可知,造成患者間歇期并發癥及不良反應發生的主要原因為患者自身疾病認知缺乏以及家屬護理專業性較低,患者自行移動不注意對置管端的保護,家屬不能起到監督、護理的作用[16],而通過應用規范化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及家屬對疾病的認知程度,并且通過觀看視頻、親身示教以及實踐指導提高家屬PICC置管護理的專業性,并且患者能夠通過視頻以及講解、實踐提高自我護理能力,保持良好的健康行為,避免 PICC置管的脫落、斷裂以及局部感染的發生。本研究中針對觀察組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其各類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且其生活質量顯著高于對照組,由此可見,針對腫瘤PICC置管患者加強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其自生活質量,降低PICC置管相關并發癥發生率。
[參考文獻]
[1]章春芝,薛志芳,任曉東,等.PICC導管用于腫瘤化療患者的個性化封管[J].護士進修雜志,2009,24(8):729-730.
[2]周美玲,李惠萍.腫瘤患者PICC期間自我護理能力與健康行為相關分析[J].護理學報,2011,18(4B):1-3.
[3]Fu Qiang,Kang KW,Han HK.Repeated dosing of piperine induced the gene expression of P-glycoprotein via the stimulated Pregnane-X-receptor activity andaltered the pharmacokinetics of diltiazem in rats[J].Biopharm Drug Dispos,2012,33(8): 446-454.
[4]劉春麗,顏美瓊,陸箴琦.腫瘤患者PICC自我管理能力及影響因素調查[J].中華護理教育,2011,8(7):294-297.
[5]張娜,胡麗輝,王曉巍.PDCA 管理模式在腫瘤科外周血管PICC置管護理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29(29):73-74.
[6]王會芹,江月玲.腫瘤患者化療期間輸液途徑選擇與血管保護探討[J].吉林醫學,2010,31(6):730-731.
[7]趙霞清.健康教育路徑干預在腫瘤患者PICC置管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4,20(14):1626-1628.
[8]施巧完.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堵管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護理與康復,2010,9(1):40-41.
[9]朱彩虹,王寶霞.PICC在靜脈化療中的應用及護理體會[J].中外醫療,2011,30(24):146-147.
[10]湯新鳳,陳燕,王軍,等.婦科癌癥患者主要照顧者生存質量的縱向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2,47(10):895.
[11]余麗,黃一華,施貴寧.護理干預對卵巢癌化療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癌癥防治雜志,2013,5(3):262.
[12]宋紅榮.強化全程健康教育對PICC置管效果的影響[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3,2(13):321-322.
[13]陳瑩.健康教育路徑在PICC置管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14):130-131.
[14]許水蓮.PICC 在腫瘤化療患者中的應用及護理[J].實用護理雜志,2011,27(23):43-44.
[15]譚莉萍.PICC 規范管理在惡性腫瘤患者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15):1416-1417.
[16]張玉珍,蘇迅,任興華,等.完善出院健康教育對PICC長期置管患者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2,18(1):33-34.
(收稿日期:2017-03-31 本文編輯:馬 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