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金娜
【摘要】近年來隨著中國教育領域的快速發展,加上人民生活質量的改善與提高,人們對于自身所接受教育的方式方法越來越重視。因此就不斷有各種新的教育教學方式方法被引入到小學語文的教學中,以改善學生的學習意識,從教學的根本入手來提高小學生的學習效果。本文通過分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來探析現代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的審美建構方式。
【關鍵詞】語文閱讀;小學學生;審美建構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現代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也可以理解成中西方文學和文化的一個縮減版,加上近年來大量外國文化的涌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則更應該加重針對學生思想意識、心理健康上的教學和培養。而審美,則是思想和心理上的感悟和成長過程,在小學語文閱讀中建構審美,也將更有利于學生的深入學習,能幫助小學學生擁有一個健全的心理和思想。
一、審美的內涵
中國古時審美的最高境界可以歸類為對天地自然真理的理解和感悟等。這些內容不但復雜,而且在有相似之處的同時卻又不可同日而語,不過審美的精髓卻是存在于精神世界之中,可以說需要人們運用自身的意識、情感去學習、體會和融入。對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來講,審美在其中的構建,關鍵在于打破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框架限制和文化束縛,明確每一篇文章、古詩詞的真正內涵和核心思想,讓小學生真正學習并認識到其中寶貴的精髓所在,從自身的思想意識上去接受和認同語文閱讀的內容,在實現文化傳承的同時,改變小學生對閱讀教學只讀和記卻沒有實際收獲和改變的現狀,最后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學習效果。
二、小學語文閱讀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存在的問題
過去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部分小學和教師的目標都是為了提高閱讀能力、記憶能力以及相應的教學任務,從而忽略了對文章內容和時代背景進行剖析和講解,這也是很多小學生對語文閱讀逐漸失去興趣的主要原因之一。部分教師在對講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方面,也進行了統一性的規定,包括文章的核心意義、每一個段落的作用和含義,同時文章的時代背景、作者個人經歷等卻被忽略,這就導致小學生只是短暫地記住了閱讀的文字,并沒有真正的理解,學生學得快忘得也快。
(二)教師綜合教學能力的不足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其他理科相關教學相比,沒有大量的公式和繁雜的數字轉換,看似簡單許多,但考慮到語文與小學學生思想、情感上的聯系和影響,其實教學更加困難。因此語文教師的綜合素質則尤為重要,其中包括:相關知識的全面性、與小學生的交流、溝通能力、教育心理學以及個人素質等方面,這些都影響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審美的建構效果,而這種綜合能力也是很多語文教師所欠缺的。
三、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審美建構的有效方式
(一)教學內容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不應只是讀、看和背,而應深入了解文章的含義,這樣才可以去分析、賞析、達到審美的基本條件,最后體會和感受,完成審美的意義。但因為小學生受教育的時間較短,在對語文閱讀內容含義的理解方面有所不足,因此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為學生普及相關的教材中沒有提及的知識。比如相關的歷史知識。因歷史背景的不同,很多文章所表達的意義也有差別,審美的方式和過程就會不同。而對作者個人經歷的了解和體會,也是閱讀審美中不可缺少的,并且不同作者成長經歷不同,即使在同一時代,文章的寫作方式和表現形式等也會有所不同,可見作者個人經歷也是建構審美的重要一環。因現代小學生對很多地方的風俗文化并不了解,特別是對不同民族和地區的文化以及形成原因等。因此對含有少數民族文化的文章,教師要進行深層的剖析,幫助學生去學習和賞析其中的美。語文教師針對這三方面來構建閱讀教學的審美過程,就可以讓小學生更加直觀和深入地去感受其中的美好文化。
(二)教學方法
審美的意義可以理解為發現對象的本質。因此,為了改變小學生的學習態度以及審美能力,以便學生可以發現不同風格文章的獨特“美”,語文教師可以利用聯想法令學生在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去發現并體驗不同的文學知識。比如語文教師可讓學生在閱讀一遍之后,聯想自己身處于閱讀文章的情境中,學生可以聯想自己是其中的不同人物,設想自己處于不同的位置應如何決斷自己的行為。教師還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把閱讀的內容視覺化,以生動的圖像讓具有代表性的畫面從文字靜態變為動態,幫助小學生去體會,令學生在以后的閱讀過程中,在自己腦海中就可自主產生符合個人性格的影像。
(三)提高語文教師的綜合教學能力
針對這一點,校方應為語文教師制定有針對性的培訓內容,這方面應根據不同語文教師教學的優勢和劣勢而決定。包括教師與學生的溝通能力、課堂活躍能力、語文知識全面性和深入性等,這樣分門別類,有計劃而系統的培訓,一方面可利用最少的時間最大化地提高語文教師的綜合教學能力,另一方面也節省了學校的資源。同時,定期開展研討會,讓各語文教學分享和交流彼此的教學經驗,研討包括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解決的方法和解決的效果等。通過此類研討會,可以讓各語文教師相互學習實踐性較高的教學方式,以此完善自己的教學模式,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讓教師取長補短,增加教學經驗,更好地構建小學語文閱讀的審美教學。
四、結語
雖然小學語文閱讀的內容比較簡單,但審美能力的培養卻是比較困難的,這就需要語文教師對自身的教學模式不斷進行研究和評價。因為正確的審美方式,可讓小學生有一個健全的心理,在審美的過程中,學生的心理也可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秦再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滲透審美教育[J].貴州教育,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