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玫
【摘要】語文是對學生進行教育的基礎,是各個學段的必修課程,也是我國自古以來傳承下來的科目。高中的語文教學內容呈現多樣化,其中,古詩詞和文言文所占的比重較大,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要結合這些內容向學生滲透傳統文化,這樣才能讓學生繼承和發揚這些優良傳統,充實和完善語文的教學內容。本篇文章主要論述了傳統文化滲透在語文教學中的意義,同時也詳細探討了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高中語文;傳統文化;滲透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漢語是我國的母語,所以,語文是眾多學科中最基礎的一項。無論是小學還是中學,語文在教育中的基礎地位都是不可撼動的。學生學習語文,不僅能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還能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和理解運用等多方面的能力。因此,語文教學得到學生、老師以及社會更多的關注。由于高中跟大學相銜接,相比較而言,高中教育中更應該重視語文學科的學習,并且在進行語文教學時,要善于把語文課本中的知識和傳統的文化教育緊密結合,讓學生從語文學習中不僅收獲語文知識,還能形成優秀的傳統品質。由此可見,在高中的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對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和促進社會文明的進步意義重大。
一、高中語文和傳統文化相結合開展教學的作用
一方面,在高中階段,在學生需要學習的語文知識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有利于學生思想和文化素質的全面提高。我國祖先流傳下來的傳統文化,具有豐富的內涵,文化底蘊也很深。把這樣的文化跟課本中的知識結合起來讓學生學習、感悟,有利于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也深入了解了這些傳統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學生優秀道德與良好品質的發展和形成。另外,把傳統文化融入高中的語文課堂上,也會使語文的學習內容更加豐富,更能激發和培養學生主動開展語文學習的動力和興趣,促使學生形成高尚的思想和人格品質,并能大力發展學生對傳統文學作品的鑒賞能力。
另一方面,高中的學生都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在他們的語文學習中融入一些傳統文化的教育,能讓學生更多地了解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歷史。另外,高中的語文課本上有很多和傳統文化密切相關的內容,學生對這些內容的閱讀和掌握,不僅可以深入了解我國先人們在創造歷史的進程中發揮的無窮智慧及其偉大的歷史成就,還能感悟歷史文化精深的內容和博大的思想,最重要的是還可以讓學生通過對這些內容的學習,了解更多我國的歷史文化,對我們祖先和祖國的淵源歷史更加欽佩,更加自豪。
二、在高中的語文教學內容中滲透傳統文化的策略
(一)充分了解作品的時代背景和作者情況
沒有一篇文章是作者憑著自己的想象捏造出來的,任何作品都是作者在一定的歷史背景下,結合自身的經歷有感而發創作出來的,一部優秀的作品,必須要以可靠的事實背景為依托。因此,要想真正讀懂一篇文章,首先要做的就是要了解當時的寫作背景,了解作者在其背景下的生活狀況和生命歷程。每一篇優秀的傳統作品,其誕生和作者的生活密切相關,可以說作品來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作品的字里行間都會流露著作者當時的思想情感。這一點我們在教學中一定要特別注意。就拿宋代的女詞人李清照的作品來說,學生盲目地讀她的作品,對作品內容會感到特別茫然,理解不了其作品的內容。我們可以先安排學生先查閱資料,了解李清照的一生境況,這位女詞人在一生中的不同時期,生活情況完全不同,她的作品總體上來說也分為前期作品和后期作品。前期的作品主要是她出嫁前完成的,反映的是她的閨中生活和情感,作品描寫的主要是離別相思和自然風光;后期作品的內容主要在寫其后半生的孤獨,抒發其濃濃的哀愁和懷鄉念舊的惆悵。在教學中,了解了作品的寫作背景,就相當于了解了作品蘊含思想感情的基調。知人論世,進行高中語文的課堂教學時,要讓學生學會站在高級層面思考問題,這對學生從整體上了解作品大有益處。
(二)引導學生充分思考,深入感知課本中的學習內容
高中語文課本中每一篇課文都是由許多專家學者精心組織出來的,課本中的每一篇課文都兼具了文學的美與質,都屬于傳統文化的經典之作。每一位老師在教學中都要學會引導學生對課文中滲透的跟我國歷史有關的知識進行學習,讓學生不單純只學習語文基礎知識,還引導學生了解我國的歷史文化,把歷史文化中蘊含的深意與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結合起來,讓學生能與歷史文化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了解歷史文化中的文學視界,從而讓學生們更好地了解每篇文章蘊含的文學特質。例如韓愈的作品《師說》,教學這篇課文時先提出引領性的問題,讓學生們從問題進入文章內容,并對文章內容進行深入閱讀和理解,讓學生們從中學習我國先人們教導的求學時生要從師,以此發揚古代的一項優良傳統——尊師重教。
三、善于利用經典作品開展拓展教學
為了讓高中的學生們學習更多的優秀作品,在他們使用的語文書里編入了很多古代流傳下來的優秀文章,這些文章中,不僅作者的寫作水平精湛,還闡述了很多社會道理,是我國歷史文化中的典范。不過,學生在日常學習中接觸到這些經典之作的機會很少,再加上高中學生的課余閱讀時間少,這就導致學生對這些經典之作的學習通常都會淺嘗輒止。因此,我們這些語文老師們,在語文課堂上帶領學生學習的時候,一定要善于從歷史故事入手啟發學生,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興趣的驅使下,自主查閱資料,了解這些作品中完整的內容,再有機會抽時間細讀原著。同時,我們老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圍繞這些經典之作展開研討,從而深化學生對這些傳統文化經典的認識。
綜上所述,我們這些高中的語文老師們,一定要在語文課堂上找到適合自己、也適合學生的切實可行的有效途徑,讓學生有機會在課堂上領略這些傳統文化的精髓,讓學生在不斷學習中加深對傳統文化的感悟和理解,以全面提升自身的素質。
參考文獻
[1]陳佳新.高中語文教學與傳統文化的契合[J].文學教育(中),2011(3).
[2]廖海蘭.高中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傳統文化芻議[J].課外語文(教研版),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