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通
【摘要】本文運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對高職院校大學英語教學中人文教育的現狀進行了深入地調查,客觀全面地展現了當下人文教育的實施現狀。希望我們的研究能夠給我們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提供借鑒,只有全面把握現狀,才能在今后的改革中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幫助我們在今后的英語教學過程中經常融入滲透人文教育,不斷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
【關鍵詞】高職院校 大學英語 人文素養
一、研究背景
英語學習者不能僅僅滿足于掌握英語的語法規則以及發音體系,還要了解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識。大學英語教學的各個環節都蘊含了大量豐富的人文教育資源,為我們實施開展人文素質教育提供了得天獨厚的便利條件和以及可行性。教育的基本目標之一是提升受教育者的人文素養水平,大學英語教學自然也要服務于這一目標。基于此,本文對大學英語教學中人文教育的實施現狀進行了調查,以便幫助我們把握現狀,認清形勢,為我們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研究發現
1、調查問卷基本情況。為了切實了解高職院校大學英語教學中人文教育的實施現狀,我們結合本研究的目的并借鑒有關文獻(林麗香2014,曾佳佳2011)的研究成果,編制了《大學英語教學中人文教育調查問卷》。問卷包含15道選擇題。問卷設計主要考量教學目的、教師素質、教學內容、教學手段、考試評價、第二課堂等幾個方面。本次調查共發放學生問卷200份,收回有效問卷187份。
2、問卷調查結果分析
問卷調查之后,我們對收集的問卷進行了整理匯總。下面是關于問卷調查的結果。我們先來分析一下學生問卷的調查結果。
第一道題是關于學習目的的,從問卷結果來看,36.4%的同學認為學習的目的是全面提高英語運用能力,24.6%的同學認為學習英語是為了考試取得好成績,21.9%的同學選擇了興趣愛好,只有17%的同學認為學習英語是為了提高人文素養。這說明學生對人文教育的認識是遠遠不夠的,他們還沒有把提高人文修養這一目的當作大學英語學習的一個重要目標,而是把提高語言能力當成了非常重要的目標。
第二道題調查了學生對英語中人文現象的態度,與第一題相反,有一半多的同學對英語中的人文現象非常喜歡,比例達到了51.9%,只有很少的同學表示不喜歡。這說明英語中的人文現象是很受學生歡迎的,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第三至第六道題考查了英語測試與人文素質培養的關系。如果老師講授的人文知識考試中不會考,36.9%的同學會不重視人文知識的學習,24.6%的同學會仍然重視,38.5%的同學則無所謂。如果英語測試增加人文測試,58,3%的同學會增加人文學習的時間,35.3%的同學會保持不變。44.9%的同學認為英語測試對人文知識的學習有促進作用,40.1%的同學認為沒有影響。只有3.2%的同學認為在英語考試中經常回答與人文相關的試題,21.9%的同學選了偶爾,49.2%的同學認為幾乎沒有。這說明測試對學生的學習有一定的引導作用,如果考試中考察人文知識,學生就會更加重視人文知識的學習,就會花更多的時間去學習人文知識,反之亦然。當前大學英語的考試中所包含的人文知識是非常少的,將近一半的(49.2%)同學認為考試中幾乎沒有關于人文知識的試題。
第七題是關于大學英語老師在課堂中講授人文知識的頻率的。31.6%的同學認為老師幾乎沒有在課堂上講授人文知識,48.1%同學認為老師偶爾會在課堂上講授人文知識。只有19.3%的同學認為老師經常會講授人文知識。54%的同學認為從目前的英語教學中學到的人文知識偏少,23.5%的同學認為一般。從中可以看出目前大學英語教師很少在課堂上講授人文知識,學生在英語課堂上接受的人文教育是有限的。
30.5%的同學認為人文素養的培養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很重要,39.6%的同學認為比較重要,29.9的同學則認為不重要。關于自己會怎么做時,15%的同學會經常努力去理解英語文章中的人文內涵,39%的同學偶爾會做,42.2%的同學幾乎沒有做過。雖然有些同學也意識到了大學英語教學對人文素養的培養的重要作用,但在實際學習中,他們卻不知道該如何如挖掘人文知識。
第十一和十二題考查了在大學英語教學中老師的教學側重點,在目前的大學英語課堂上,教師仍然以講解單詞、語法為主,36.9%的同學認為大學英語課堂上老師主要講解單詞和語法。17.1%的同學選擇了介紹文化背景知識。這與他們對老師的要求相一致。40.6%的同學希望老師在課堂上講授單詞和語法知識,只有15.5%的同學希望老師在課堂上講授文化背景知識。
學生問卷中的第十三、十四題是關于教學手段的運用的。40.6%的同學認為老師在英語課堂上有時會采用現代化教學手段來傳授課文所蘊含的人文知識,36.4%的同學認為老師在英語課堂上很少會采用現代化教學手段來傳授課文所蘊含的人文知識。當被問到最喜歡英語老師采取什么手段來向你們解釋說明某一文化現象時,35.8%的同學選擇了多媒體教學設備,其次是實物教具。這說明采用多媒體技術教學是很受學生喜愛的,這主要歸因于多媒體設備的各種優勢:圖文、聲音并茂,直觀生動等特點。第十五題是關于第二課堂活動的。第二課堂具有一定的德語功能,能夠輔助人文教育的實現。38.5%的同學認為學校經常舉辦像英語角、英語演講、英語話劇類的第二課堂活動,34.8%的同學認為學校有時會舉辦此類活動。
三、分析和討論
以上我們運用調查問卷的形式對高職院校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人文教育的狀況進行了調查,通過梳理分析,我們發現在當前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人文教育還存在很多問題。這些問題主要包括整體上學生的人文知識缺乏、學生對人文教育的認識不夠、非常重視語言知識技能的學習、忽視了人文知識的學習、課堂上人文知識的講授較少、英語測試對人文知識學習的導向作用不大等。教師以及學生對于人文素質教育內涵的理解和認識還不夠全面。此外,大型英語考試中對人文要素的要求較低,涵蓋較少,不能夠對教學活動發揮較好的導向作用。只有在對現狀全面把握的基礎上,我們才能更好地進行改革,做到有的放矢。
參考文獻:
[1]陳莉穎.大學英語課堂教學與人文素質教育[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版),2007,7:98-99.
[2]林麗香.高中英語教學中人文素養教育現狀調查與改進策略[D].福建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
[3]曾佳佳.高中英語教學中人文素養培養的現狀調查及其對策研究[D].湖南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
注:本文系2017年度山東省青少年教育科學規劃研究課題---“人文視閥下的高職院校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研究”(17AJY006)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