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競輝
【摘 要】高中階段,教師對學生的德育教育非常重要,這將會影響到學生今后的發展甚至命運。在進行德育教育的過程中,教師采取正確的教學策略是提高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高中德育 德育教育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2.186
班主任是學生在高中階段相處時間最久的人,學生有什么問題也比較喜歡向班主任請教。因為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也可以讓班主任有足夠的時間去了解本班學生情況。但實際情況卻大為不同,班主任在教學過程中并沒有做到關注學生的各個方面,而是片面的了解學生,通過對學生的某一方面的表現來判斷這個學生處于一種什么狀況,也不去深入了解這個學生出現的問題,不去理解學生的需求。其實很多學生都沒有那么糟糕,也不是都那么不聽話,他們很多時候只是希望有一個人能夠關注他們,能夠聽他們講一講心里話。只要教師用心去傾聽他們心里的想法,他們一定可以打開自己的心結,與老師訴說自己的想法。
如果班主任愿意用自己的耐心和細心去關注自己的學生,就很有可能改變學生的錯誤思想,改變學生的人生。如果班主任沒有關心呵護學生,那么學生就很有可能一直無法改正自己錯誤的思想,久而久之由于得不到幫助,學生一直處于錯誤的狀態中無法自拔,這樣就會影響他們的學習,甚至有可能影響他們的未來。那么在當前高中德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哪些教學措施呢?在不斷的實踐中,我發現以下方式可以很好的運用到學生的德育教育中,這對學生的幫助是非常大的。
一、班主任要改變傳統教學中教師為主體的思想,把課堂還給學生,發揮他們的主體性,讓他們發揮想象創造屬于自己的天空
現在教育要求學生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這就要求班主任要教育到學生的方方面面,其中就包括學生的德育教育。教師要樹立新的德育觀念,在教學中要以學生為本。班主任是和學生相處時間最長的人,相對于來說班主任是最了解學生的人,所以對于學生來說班主任是他們在學校里最值得信賴的人,如果教師不注重自己的教學方式,學生就容易產生信任危機,變得不相信教師,不相信別人,繼而就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所以教師在進行德育教育時一定要改變以往的傳統陳腐觀念,樹立當代要求的思想道德品質。
二、班主任要具有平等思想,學會和學生平等相處
教學需要教師與學生相互協作才能完成,因此教師和學生的作用都是同等重要的。在傳統的德育教育過程性中,教師總是喜歡把學生管得死死的,把一切關于道德品質的思想強制灌輸給學生,讓學生接受這些思想就完事了,根本不管學生是否理解其內涵,是否有無疑惑。在這種方式下培養的學生固然會按班主任的意思去做,但是這樣的學生依賴性很強,自身缺乏獨立性和創新意識。所以教師在對當代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時,班主任一定要樹立平等的教育理念,讓學生有充分表達自己想法的時間,然后對學生進行引導,使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三、班主任要和學生形成互動關系,在教學中要經常和學生交流教學觀點
高中學生學習課程多,每天都要完成大量的作業,教師一般都是上完課就走,和學生交流的時間很少,由于班主任的工作量大,很多時候也沒有抽出時間去了解學生,久而久之學生的思想就有可能出現問題。在進行德育教育的時候教師與學生的交流一般都是單向性的,教師負責講,學生負責聽,教師無法了解學生內心真正的想法,學生對班主任所講的意思也是模棱兩可,無法理解透徹。同時,教師所講內容比較空洞無味,學生還容易產生叛逆心理,不接受班主任的教導。所以班主任在指導學生的過程中,要注意傾聽學生的想法,注意和學生形成互動的情景,讓學生和自己交流溝通,使雙方的觀點都得到展現。
四、班主任要言于身教,要以身作則做好帶頭作用
當前我國的教學主要是采取班級制,班主任是每個班級的管理者和領導者,所以對學生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時候,班主任必須發揮為人師表的作用,讓學生潛移默化的受到影響,轉變他們內心的錯誤想法。如果班主任只是把德育內容講授給學生,而自己的行為卻與之相悖,那么學生就會認為教師講的是假的而不去執行老師的安排。長久下去學生還容易養成表里不一的習慣,這對學生今后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所以班主任在指導學生的時候一定要做好帶頭作用,樹立良好的師德,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染學生,去改變學生。結合學生實際,開展多種德育教育途徑。高中生活單調而枯燥,往往沒有很多的課余生活,即使這樣,班主任也要發現學生平時生活出現的情況,運用他們身上出現的問題來進行德育教育,讓他們感受到德育教育就在我們的身邊。
五、新課程標準提出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因此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時候,教師也要加強學生這個方面的指導
雖然高中學生的學習壓力大,但新課程標準提倡素質教育,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激發學生的思維,培養他們的自覺思考的習慣。在學習的空隙,教師要利用時間讓學生放松一下心情,在這個過程中就可以對學生進行創新的德育教育了。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散他們的思維。同時,班主任可以采取小組討論的方法,集眾人所長,取其精華。
六、班主任在德育教學要注意采取多種教學方式,激發學生興趣
根據當下的德育教育我們可以發現,班主任的教學方式單一,導致學生沒有多大的興趣,這樣學生就無法正確地認識德育的內涵和實踐德育的內容。所以,班主任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站在學生的角度,制定出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搜索更多的德育教育途徑,用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方法進行德育工作。比如,學生對故事感興趣,那么班主任就可以以講故事的形式對學生進行教學。另外,學生的好奇心重,喜歡動手操作,那么班主任就可以開展相應的德育教學活動,讓學生在玩耍的過程中學習德育知識。通過周末帶領學生去參觀當地的博物館,去孤兒院看望殘疾兒童,去養老院拜訪老人,這些活動對學生的意義是非凡的,不僅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還可以讓學生心靈受到震撼,加強德育思想的培養。
在高中階段,學生學習壓力大,學習任務重,因此教師在進行德育教學時,要注意放松學生的精神,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到德育方面的知識。班主任要多學習德育理論知識,再結合優秀的教學方法運用到自身教學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