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成麗
數學是一門基礎課,也是普遍認為較難學習的一門課程,尤其是進入高中之后,由于數學學習的難度加深,一談到數學他們就會頭疼,在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之下,許多學生對數學學習失去了興趣,在數學學習上遇到的困難越來越多,最終成為了數學學困生。由于數學學困生的存在,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必然不會高效。在新課改之下,新課標中強調全體學生的共同發展,學困生的存在也不利于新課標的實現。作為一名高中數學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更是面臨中眾多的困難。由于高中數學學習的難度和廣度都有所增加,高中數學學習中的學困生明顯增多。如何才能擺脫當前高中數學教學的現狀,對數學學困生積極進行轉化,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呢?這是每一位高中數學教師所深思的問題,也是高中數學教師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自從新課標實施以來,筆者認真研究新課改的教學理念,依據新課標的要求對學困生進行轉化,在新課標的指導之下,筆者摸索出了一條能夠對學困生進行有效轉化的道路。現結合高中數學教學實踐,談談自己在數學學困生轉化方面的認識。
一、高中數學學困生的成因。
1、高中數學學習內容方面。
高中數學和初中數學有著很大的差異,不管是在知識的難度,還是在知識的廣度方面,都有所增加,高中數學教學內容更加抽象,對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要求更高。由于學生的智力發展以及在知識接受能力方面的限制,他們不能很快適應高中數學知識的變化,在數學學習上有一些困難。在開始的學習中,學生不能把握數學學習的規律和技巧,隨著學習內容的增多,他們就會感到越來越吃力,最終產生放棄數學學習的念頭,成為了數學學習的學困生。
2、教師教學方面。
在升學的壓力之下,高中數學教學更加注重學生學習的結果,他們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把學生的數學成績作為評價學生好壞的唯一標準。為了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他們不斷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并且把數學知識的講授作為課堂教學的主要任務,枯燥的數學學習,讓學生對數學產生了厭煩的心理。在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不理想時,教師就會對他們嚴厲斥責,而不是和他們一起分析原因,鼓勵學生努力學習。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之下,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逐漸減弱。同時,教師在課堂教學時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花費在了優等生和中等生身上,而忽視了學困生的發展和提高,更加不利于學困生的數學學習。
3、學生自身方面。
由于學困生在數學學習上遇到了障礙,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不能使數學成績有明顯的提高,學困生學習的信心受挫,他們對數學學習失去了信心,不能獨立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在課堂上,不能集中精力聽教師講課;在課下,更是不會把時間放在數學學習之上。這樣,學生數學學習的情況越來越差,和其他學生的差距也越來越大。
二、轉化高中數學學困生的對策。
1、關注學困生的情感,和學困生交朋友。
學困生一般都具有自卑的心理,由于他們的數學學習成績差,他們不敢和數學教師進行交流,感到在數學教師和其他學生面前抬不起頭。他們認為,教師和其他學生都會嘲笑他們,他們在數學學習上即使付出了努力,也不會有所提高。
作為一名高中數學教師,要多關注學困生的心理和情感,對學困生多進行關懷,多和學困生進行交流。只要教師能夠真心去關心學困生,一定能夠得到學困生的信任,讓學困生向教師敞開心扉,說出自己的想法。由于教師和學困生成為了朋友,對學困生也會形成一種鼓勵,促使學困生在數學課堂上更加集中精力,在數學學習上也樂意付出更多的精力。
在日常的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多對學困生進行觀察,給予他們鼓勵,當他們出現問題時,要和他們一起進行分析,找出不足之處;當他們取得進步時,要及時給予表揚和贊許,讓他們的自尊心得到滿足。
2、通過合作學習幫助學困生走出數學學習的困境。
學困生由于數學基礎比較薄弱、在數學知識的理解上困難較多。由于教師的思維和學生的思維會有所不同,因此,在有些問題上如果依靠教師的講解,很難幫助學困生理解數學知識。這時,教師可以充分發揮學生合作學習的作用。由于學生之間的思維水平比較接近,在學生之間進行問題的講解時,他們會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去分析問題,更加有助于學困生對問題的理解。通過開展合作學習,學困生的學習水平會逐步提高,他們在數學學習上的興趣也日益增加。
例如:在學習“棱錐”的知識時,我們會遇到這樣一道判斷題“正三棱錐就是正四面體”。在進行問題的討論時,我發現大部分學困生對此問題都做成了錯誤的判斷,沒有對知識形成正確的認識。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之間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讓數學成績優異的學生對此問題進行講解,幫助小組其他成員,尤其是學困生形成正確的認識,找到自己的錯誤之處。
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當中,教師也要起好引導作用,多關注學困生在合作過程中的表現,并引導學困生進行思考,說出自己的想法,以更加有效的提高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困生的發展。
每個學生都是課堂教學的主人,在進行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忽視每個學生的發展。因此,教師要改變傳統教學中把目光集中到成績優異學生身上的觀念和做法,多對學困生給予幫助,和學困生一起進行探討,幫助學困生掌握數學學習的方法和技巧,從而幫助學困生擺脫數學學習的困境,提高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