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茜
【摘要】我們正處互聯網+時代,新媒體風生水起的背后是媒體人的大刀闊斧。對于新媒體如何才能夠實現可持續的健康發展,行業內外眾說紛紜。新媒體時代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不是“此消彼長”,而是在變與不變中尋求 “此長彼長”,立足自身優勢,找準發展方向和發展模式。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 發展模式 媒體融合
一、新媒體誕生之“變”
作為科班出身的媒體人,從業五年后,在2015年有幸運營中國中車一級子公司企業微信號,從監測社會、傳播信息、教化群眾的傳統媒體,逐步走向功能至上的新興媒體。
內容生產速度之“變”。傳統媒體通常需要很長時間去打磨一篇稿子,一篇深度報道,可能會用半個月甚至一個月的時間去深入追蹤。但是新媒體則不同,哪怕是特寫稿,從策劃到組稿最多有一周時間編輯,而大多數熱點稿件,時間更是非常緊迫,基本要在一天之內完成編寫與發布。
關注角度之“變”。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兩者關注的角度側重不同。在企業傳統媒體中,可能會更關注記錄事件的完整性、客觀性,事件的細節與讀者想要探知的部分往往是被忽視的。而在新媒體平臺,小的細節也會是我們非常重要的報道領域。因為,如果做新聞報道,與傳統媒體相比,新媒體在受眾群體與興趣點都是不同的。對于獨特角度的企業新聞,我們會多投入篇幅,這其中也有很多有意思的話題,我能找到許多可寫的東西,給讀者提供更多的閱讀點。
功能性之“變”。在做“藍海四方”這個公眾號時,我們的定位是要加上一定的功能性的。對企業、對行業、對客戶、對員工都有益的工具,而不僅僅單純只是媒體。我們也一直在思考“藍海四方”未來會具備哪些方面的功能。后來我們認為,在前期的運營中穩扎內容,后期我們將會切入到與資本的對接上。我們發現目前中國制造業間,專業性較強、業務細且繁瑣,我們可以為他們去搭建一個橋梁,幫助他們建立溝通、促成合作。而“藍海四方”在這中間能夠發揮什么樣的作用,能否從而實現商業上的轉變,這也是我們一直在思考的一個問題。
二、新媒體的本質是傳播
傳統媒體的經歷對從事新媒體而言,像是一劑催化劑。經歷過專業實練,不管是新聞職業的操守、選題的把握、還是對大方向趨勢的把握等方面都是有益的。對于新媒體,這也是有必要的。有人說,做新媒體只要內容獵奇一些就可以了。其實不然,不管新媒體內容的表現形式是嚴肅的、還是八卦的、還是催淚的,對于內容,提供給讀者,就要有品質的保障。
新媒體的本質是傳播,傳播信息的方式不斷在發展。從口耳到烽火、旗幟、驛站、電報、電話,都曾充當信息傳遞的媒介,但其傳播的信息量極其有限、狹窄,是“小數據”的傳播形式。一份報紙最高的發行量不過數百萬份,相對于全國13億、全球60億人口而言,它的讀者寥寥可數。而新媒體以更低的成本傳遞“更大量的信息”,在傳播數據量巨大時,新媒體遠優于舊媒體。
重新興媒體,更要看到傳統媒體在品牌影響力和內容生產權威性、專業性和公信力上的優勢。事實上,媒體融合發展不是一個“此消彼長”的過程,而是一個“此長彼長”的過程,關鍵是媒體要立足自身優勢,找準發展方向和發展模式。
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的重點可以放在推出報紙電子版、開通網站,以及推出官方微博、微信和移動客戶端上,為傳統媒體的新聞報道增加新的傳播渠道和平臺,實現各種媒介資源、生產要素的有效整合,生產出更多適應不同受眾的新聞產品。成了網絡大全,同時不能忘記逐步退出特色項目、特色產品。
傳播的本質是人。新媒體的發展離不開研發力量足,技術攻關。媒體傳播方式的每一次變革,都與技術進步密不可分。推動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必須以先進技術為支撐。目前,傳統媒體在技術研發、應用和升級維護上還很滯后,成熟的新媒體技術往往掌握在商業網站手中,新聞媒體只能跟在商業網站后頭亦步亦趨,將生產的內容無償地提供給商業網站使用,幫助商業網站吸引“粉絲”、聚合用戶,淪為商業網站的“打工仔”。相比之下,商業網站卻十分注重研發,騰訊公司技術研發人員占公司員工的60%以上,2012年騰訊公司在武漢建立無線研發與運營中心,研發人員為2600人,一期投入10億元。融合發展需要既懂新聞傳播規律又懂新媒體發展規律、既懂傳媒政策又懂市場運作的復合型人才。
三、新媒體時代的激變之路
新媒體時代要發揮好在內容生產上的優勢。我們要正視傳統媒體采編優勢和信息資源優勢,汲取傳統媒體原創的內容、權威的信息、言論評論、深度解讀的精華,生產適應新興媒體傳播特點的精準短小、鮮活快捷、吸引力強的信息,在融合發展中不失主導輿論作用,發揮新媒體的傳播優勢
新媒體時代要運用互聯網傳播移動化、社交化、視頻化、互動化的趨勢,根據微傳播、快傳播的特點和規律,建立數字信息集成處理中心和話語體系轉換中心,進行網絡表達創新,綜合運用圖文、圖表、動漫、音視頻等多種形式,滿足用戶多樣化個性化的需求,增強新聞信息的吸引力感染力。要改進傳播方式,由即時采編、即時發稿到現場直播邁進。
新媒體為企業品牌建設提供了契機。在新媒體時代更要提高新興與傳播、企業與客戶之間整合的手段,在新媒體時代,正在向消費者導向的4C模式和關系營銷4R模式轉變。但無論是選擇4C模式還是4R模式,都會大量運用以互聯網為基礎的新媒體。企業常用的營銷、客戶關系營銷已經開始向體驗營銷、口碑營銷、娛樂營銷跨進。
新媒體時代對企業是一個雙刃劍,一方面企業可以與媒體建立有效的溝通,提升品牌的形象;但另一方面,企業的負面報告也因新媒體時代的特點而被迅速廣泛的傳播,其產生的負面影響力也更巨大。因此,企業必須認真研究新媒體時代的發展特點,俗話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今日“媒能載體,也能覆體”。見微知著,妥善應對,在與媒體的良性互動中,提升品牌的影響力。
隨著新媒體技術迅速發展,傳播效率的提高,受眾對高質量內容的需求增加。新媒體擁有與生俱來的傳播利劍,同時專業的采編隊伍和成熟的采編流程、機制,內容仍是媒體產業的強盾,新媒體唯有在變與不變中不斷應變,才能在激變中恒久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