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靜
摘要:探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在學科領域內或現實生活情境中選取某個問題作為實破點,通過質疑、發現問題;調查研究、分析研討,解決問題;表達與交流等探究學習活動,獲得知識,激發情趣,掌握程序與方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探究性學習能力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文章就初中數學教學課堂的現狀及探究性學習的意義進行了簡要的闡述。
關鍵詞:初中數學;探究性學習;現狀;自主學習
授人魚不如授人以漁,探究性學習能力的培養會讓數學的學習更為輕松和有實際效用,提高學生的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能力,從而促進自身的全面發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除了應該學會系統的觀察外,還應該能夠進行精確測定(定量描述),并會確定和控制變量。學生還應該學會運用計算機查詢、檢索、收集、存儲、組織、總結、顯示并解釋數據,并在此基礎上預測和構建模型,還應該學會通過批判性和邏輯性思維建立證據和解釋之間的關系。同時,學生還應該學習把數學運用在科學探究的各個方面,并認識到不同性質的問題需要進行不同的科學探究。
1 初中教學課堂的現狀
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以教師的傳授和講解為主,常規45分鐘的課堂,教師的講解會占用較多的時間,教師的教學以考試大綱為主,幾乎不考慮學生是否感興趣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這種單一的講解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有弊端的。整節課中幾乎無交流,這樣就養成了學生的學習只能依靠老師,而非學生自主的思考,不利于學生探究性和自主性學習興趣的養成。
2 探究性學習在初中數學應用中的意義
探究性學習指在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課堂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老師是學習中有疑惑時的引導者,改變完全應試教育的機制和教師評優以學生成績為依據的模式。探究性學習的開展可以去除被動接受知識和教育的被動心理以及我不動手老師會教我們的惰性。這種模式以培養學生為主體的學習走進了課堂,讓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了充分培養和發揮,對促進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索的全面發展都有重要的意義。
3 如何培養初中數學探究性學習
3.1 實踐活動,培養初中數學探究性學習興趣
實踐是能夠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理論與實踐的完美結合才是教學的最高境界,教師組織實踐活動,能夠使學生在實踐中感悟初中數學中公式和概念的來源,這樣既減少了死記硬背的枯燥,也能夠不斷地加深學習的印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講解直線、射線以及線段時,直線有一個性質就是兩點之間直線最短。在這堂課程的講解之前,老師可以將學生帶到體育場上,選出5名同學,讓每一名同學都做一次實驗。在操場上從操場的足球門走到對面的足球門,并計時,在讓同一名同學繞著跑道的彎道從一邊的足球門走到另一邊的足球門。5名同學以次重復并記錄數據。老師可以將記錄的數據帶回課堂中,并請同學來發現規律,很容易就會得出兩點之間直線最短的數學原理。
3.2 巧妙設疑,提高探究性學習的欲望
源于疑,疑貴于“設”。好的設疑,是在教師吃透了教材和了解學生學習的基礎上,遵循知識的內在規律和學生的認知規律,根據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與學生的思維發展脈絡而精心設計出來的。通過所設問題與學生充分的互動展示課堂的活躍的學習氛圍,才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有利學生自我探究學習。在課堂中通過教師的設疑,可以巧妙的設置疑問,在或隱或現的引導下讓學生自己觀察和思考,并歸納或總結其中蘊含的數學道理。
例如,在學習七年級下冊數學中的軸對稱圖形以及性質時,老師可以在課堂上做簡單的引導,軸對稱圖形是沿著一條對稱軸對折后,能夠完全重合的圖形(如:長方形、正方形、圓形等平面圖形)。隨后老師可以向同學們拋出問題:數學是源于生活的積累和實踐的總結,同學們可以畫出正方形以及長方形,看是否能找到一條線,沿這條線對折后使線左右兩邊的圖形完全重合?進而老師可以給學生提出有利于自主探究學習的數學問題,要求每個同學利用課外時間都要盡可能多的找出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既包括立體的也包括平面的,且每位同學拍出圖片作為依據在課堂上展示,并總結這些圖形會有什么特點或能看出什么規律等。從老師的角度就把探究學習的方法教給了學生,這樣做有利于學生探究性學習和動手能力的培養。
3.3 組織游戲,總結數據,探索數學規律
初中學生存在著愛玩的本性,如果能夠在娛樂中講解和傳授知識也不失為一種佳策,這樣既能溝通學生之間的友誼也有利于和諧師生關系的培養。
例如,在初中教學中有頻率估計概率這樣的課程,老師也可以用任意顏色及不同數量的乒乓球放在袋子中,先與同學們做游戲,再講解頻率估計概率的知識點等,這樣做可以將抽象的學習變得更加具體生動,易于理解。
綜上所述,初中數學探究性學習能力的培養,有利于學習興趣的培養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能夠快速的掌握學習的方法,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這樣不僅在數學科目,在其他科目應用此方法也會掌握更多的知識,更有利于學生的全方位的發展,將來走出學校的校門,進入社會也必將成為有用的人才。因此,初中數學探究性學習能力的培養是非常必要的,也是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
參考文獻:
[1]李則烈.初中數學探究性學習能力的培養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2015.
[2]丁遠標.如何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探究教學的有效性[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