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永東
摘要:新形勢下的課堂模式給我們解決了內容多、時間少的問題。課堂對教師來說,就是教學方式。在課堂改革中,教師應從角色、觀念上轉變,更要做好課前、課中等方面工作的改變,真正做到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獲得高效發展。這就是高效課堂。
關鍵詞:高效課堂;構建策略;小學語文
隨著語文教學改革春風的不斷深入,“高效課堂”已成為廣大語文教師關注的熱門話題。構建高效的教學課堂一直以來都是值得我們追求的教育理想。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不應僅僅包括知識的傳授、技能的增進,還應包括“情感、態度、價值觀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等方面的要求。那么,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實現課堂的高效發展呢?針對這一問題,我想從以下五個方面談談自己粗淺的認識。
一、“潛心悟文本”構建務實高效課堂的前奏
1.用心解讀文本首先要做到正確解讀文本
正確解讀文本就是指能正確把握文本的價值取向。通過鉆研教材、教參,對他們進行二度開發,來確定“教什么”,也就是解決教學內容的問題。首先要“鉆進去”,依據《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的總目標、年級目標、單元目標、課文特點等,綜合課文的教學內容。然后再“跳出來”,站在學生的角度,依據教學目標,結合課文特點確定本課語言訓練的內容,確定課文教學的重難點。
2.用心解讀文本其次還應做到多元化地解讀文本
大家也許都聽過“先把自己的杯子空掉”這句禪味十足的話吧。聯系我們的閱讀教學想一想,面對課文,教師的“杯子”里,往往自覺或不自覺地裝滿了教參或自己的看法,不“先把自己的杯子空掉”,怎么裝得下孩子的心聲呢?文本是一座精神花園,教師把學生帶進這座“花園”,不僅要讓學生看到紅花,還要讓學生看到綠草。因此我們應該秉承一種欣賞并悅納的良好心態尊重學生多元化解讀文本。
3.用心解讀文本更應做到能超越性地解讀文本
著名特級教師竇桂梅說“超越教材的過程,就是讓學生全方位、多角度、多渠道從書本中積累文化知識,間接獲得生活體驗、情感體驗等人生涵養的過程。”超越文本使孩子的文學素養更厚實,使孩子的人文素養更沉實,教師義不容辭、責無旁貸。教師用心與文本對話,用靈魂與文本對話,從而就能正確地引領學生在文字符號構筑的精神世界里遨游,并在其中自我發現、自我提升、自我歷練。
二、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
1.激發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動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促進學生持久學習的關鍵因素。學生只有對學習發生了興趣,才愿意去積極參與課堂活動,才會自覺接受知識,才會完成各項學習任務。教師應從實際出發,確立教學方法和手段,努力創造一個和諧、輕松的學習氛圍。如我在教學生學習《草原》一課時,遵循學生的興趣特點,課前精心制作課件,課堂通過在欣賞動聽優美的音樂和欣賞美麗的草原從而感悟草原的遼闊、美麗等內容,這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被調動起來了。在多種形式朗讀之后,教師根據學生朗讀的情況,或表揚、或指導,聽范讀后再讀,一次次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使學生的朗讀能力不斷進步,真正做到讀中悟情,以讀促進學生理解。
2.巧設民主課堂情境,采用激勵性的評價,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營造民主、平等的教學情境,教師首先要用微笑的面容、親切的話語、飽滿的激情去引導學生、親近學生。其次還要善待學生,當學生出錯時,老師要耐心地分析錯誤,引導學生自主發現錯誤,改正錯誤。再次,還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當學生取得點滴進步時,應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如在教學過程中,放下架子走下講臺,將自己融入學生,與學生們一起操作,討論,對表現出色的學生以“你真行!”、“你很棒!”、“你很好!”等來表揚他們,對學困生不厭惡、不指責,反而耐心地予以幫助和激勵,以“你能行!好好想一想,慢慢來”等來鼓勵他們,師生一起思考,一起學習,慢慢打消學生對老師的懼怕心理,讓學生在輕松愉快地氛圍中完成學習任務。
3.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益于構建和諧課堂
和諧的師生關系需要愛心的營造與維護。愛學生是教師職業道德之本,尊重學生是師生關系之基,大教育家孔子“有教無類”的思想就體現了這一點。無論學生的成績優劣、素質的高低、也不論學生家庭的貧富,教師都應一視同仁,堅持平等的原則。學習中,老師一張真誠的笑臉,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句溫馨的叮嚀,一次真誠的交流,都會從心靈深處感染學生,使教與學互相融合。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起點是教師對學生的關愛,而終點則是學生對教師的喜歡。俗語說:“只有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學生喜歡你,才會對你所教學科產生興趣,就會將他們的熱情轉化為學習的動力,積極主動地去學習。要成為學生喜歡的教師,教師就需要提高自身的魅力。當然每位教師都不可能做到盡善盡美,但可以盡情地發揮自己的人格魅力去贏得學生,如:用良好的師德和高尚的情操去感化學生;用廣博的知識和精湛的教學藝術去吸引學生;用飽滿的激情和毫不吝惜的微笑去感染學生;用得體的著裝和文明的舉止去塑造學生。教師只有在學生心中樹立了高尚的人格魅力,才能教育好學生成為一個健全的人,促使其全面發展。因此,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與課堂的高效率都得益于和諧的師生關系。
三、要著力激發學生的思考欲望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高效的課堂必然是思考的課堂。思考是高效課堂的催化劑,是高效學習的助跑器。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活后,教師就要抓住時機,讓學生思維的花骨朵兒競相綻放。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思考、善于思考,善于從同學的發言中啟發自己思考,善于多角度思考,善于縱深思考。如在教學《跳水》一文時,有個學生就提出過這樣的一個問題:“這個孩子除了跳人大海外,就沒有別的辦法了嗎?”這一問題激發了學生積極思考的熱情,各種奇思妙想紛紛涌現。這不僅使學生更深入的理解遇事不慌、沉著冷靜這一主題思想,而且培養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愛因斯坦曾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這種情況的出現,可使學生變得積極主動,激起探求新知的欲望,進發創造思維的火花,進而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總之,小學語文課堂是全新的以人為本的課堂,我們要從教學實際出發,不斷改進我們的教育教學方法,構建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
(作者單位:隴西縣福星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