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四民
摘要:新課程的實施給我們帶來了全新的理念,它在為基礎教育帶來生機與活力時,也為農村教學帶來了挑戰,本文從六個方面對農村小學數學教學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農村小學;數學學習;學習方法
21世紀是一個人才競爭的世界,創新教育勢在必行。課堂教學是培養和發展學生創新精神、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主陣地,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特別是一名年輕的農村小學教師,如何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我認為小學生年紀小,思維能力尚不發達,處于提高數學素質的起步階段,他們剛剛接觸數學,究竟怎樣才能引導學生喜歡數學,使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用數學方法解決實際問題、達到課堂教學目的呢?從事數學教學多年,下面是我的幾點認識:
一、利用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聯系生活
小學生比較好奇、喜歡求知,希望被關注,這些都促其形成一種努力去探究的心理,這種探究心理的形成,對具有好奇心、求知欲重的學生來講,本身就是一種滿足。其過程可以簡單地概括為:探究——滿足——樂趣——內發性動機產生,這就保證了學生主動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
二、開發小學生的悟性
一個人的成績如何,首先看他有多大的悟性,數學教育家弗賴登塔爾反復強調:學習數學唯一正確的方法是實行“再創造”,也就是學生本人把要學習的東西自己發現并創造出來。教師的任務是引導和幫助學生進行再創造的工作。以往的我在“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中先讓學生把一個蘋果或蛋糕平均分成2份,引導出“1份可以怎樣表示”。在學生無法用整數表示分得的結果時再引出分數。顯然這種教學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不利于學生形成面對問題、主動搜索、溝通聯系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多抓口算培養敏捷思維
口算對思維敏捷起著非常大的作用,準確迅速的解題是思維靈活的表現。抓口算基本訓練,能提高學生應用法則的能力。口算時應注意兩點:
其一,不動筆,動筆計算不利于提高口算能力,亦不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敏捷性。
其二,計算時要有速度的要求,使學生有一種緊迫感,它非常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教師要激活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如在學習乘法后讓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從0~9的數字卡中任意拿出4張,編成一位數乘三位數的式題,再算出來。看誰編得題多,算得又對又快,在活躍的氛圍中,學生既鞏固了新知,又活躍了思維,有了競爭意識。
四、錘煉心理
對學生的培養,很大一部分是對其心理的培養。比如學習的興趣,主動的學習情感與探究精神,鍛煉學生堅強的學習意志、學習毅力;樹立學生克服困難的信心,使其養成一絲不茍的學習態度,掌握學習方法。教師要結合數學教學培養學生進行初步的分析和概括,能對簡單的問題進行判斷、推理,學會有條理、有根據地思考問題。
五、加強反思
反思是前進的力量,沒有反思,教學就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每上一節課,教師都要讓學生進行深入的反思,進行總結,找出規律,在不斷反思中學習。
六、 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小學生的年齡小,但學習往往專心,聽課時間短,學習起來也比較馬虎,為了使學生注意力集中,教師在講課時,要善于運用生動的語言、恰當的比喻、直觀的演示、形象的畫圖、啟發性的提問,向學生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教師要使學生主動獲取知識。教師要讓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積極思考,使學生在動手、動腦、動口的過程中懂得如何學習數學。
總之,教師應該深入到學生的心里去,同時,給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增加學生對數學的喜愛程度。讓學生思路暢通,熱情高漲,充滿生機和活力;讓學生體驗成功,從而激起強烈的求知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