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其智
摘要:作文是高年級語文教學的教學重點及難點,在作文教學中開展有效的習作指導能提高習作教學質量。文章結合自身教學實踐簡單闡述了如何進行高年級作文的有效指導。
關鍵詞:小學語文;習作指導;提高;目標
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人們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習作教學是一個需要循序漸進、由淺入深、不斷改進、持之以恒的過程。搞好習作教學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將進一步加強研究,不斷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一、確定目標,快樂習作
如果教師對學生的期望過高,往往會使學生產生巨大的壓力,所以讓學生在沒有壓力的環境中去表達,他會做得更好。每次新接手一個班級,我都會定好目標,讓學生快樂寫作:“學習一個階段之后,回憶最近發生的事情。最近,我們大覺寺附近不是剛剛趕過廟會嗎?大家肯定玩得很盡興,把你的所見所聞全寫下來吧!”學生一聽就高興了,心想:“這個有什么難?。课覀兠總€人都趕過廟會,玩得很開心?!睂W生一高興,作文就寫得很投入。那次,連以前教師公認不會寫作文的學生竟然寫出很好的文章,可見讓學生有主動表達的欲望是很關鍵的。然而,有的教師喜歡讓學生去背作文,尤其是一些和語文課本相切合的作文題目。如果學生將這些范文背好了,那就可以輕松應對考試了。殊不知,這樣會扼殺學生的創造性。而且學生一味地模仿或照搬,時間久了,思維會受到限制,再加上教師的苛刻要求,無形中給學生套上了枷鎖,使學生對習作產生恐懼感與厭倦感,一寫作文就按套路出牌,做重復的事情。為了得高分,好多學生假話、空話、套話連篇。例如,讓學生寫“我的媽媽”時,很多學生寫道:“我生病了,我家離醫院很遠,媽媽背我去醫院,到醫院時,她已經汗流浹背……”;寫一件令人難忘的事時,學生就寫扶盲人過馬路……久而久之,學生便沒有自己獨特的思維,也就沒有自己獨特的想象力
二、奠定基礎,積累寫作材料
蘇軾的名句“厚積而薄發”,意思是只有經過長時間積淀才能盡情地發揮。對于習作教學來說,教師要想學生的文章熠熠生輝,就要引導學生進行足夠的積累,這樣才會寫出好文章。
1.語言根基要牢固
作文就是用語言文字來表達自己的想法。讀的書多了,筆尖自然會涌出大量的才思。因此,只有語言根基牢固了,學生有了足夠的語言積累,才會下筆有神,寫出好的文章。
為了解決語言素材少的問題,教師可以讓學生廣泛涉獵,多進行閱讀積累?;诖?,我讓每個學生建立一個積累本,然后給自己的積累本取一個富有詩意的名字,并在封面和封底畫上自己喜歡的圖案。有時我和學生在課堂上一起積累語言素材,比如歇后語、名人名言、描寫人物及描寫景物的精彩段落;有時我讓學生自己去積累語言素材,不管走到哪里,隨身攜帶積累本,隨時隨地記錄;有時我讓家長與孩子進行親子共讀,一起去找出精彩的段落并記錄下來,對于一些特別精彩的句子可以直接背下來……久而久之,學生就會積累很多豐富的素材了。
語言的積累,不僅僅是好句、好段的積累,而且是將別人的東西內化為自己東西的一個過程,還是思想的認識過程和提升過程。當學生的語言積累達到一定程度之后,學生的文筆就會大有長進,妙筆生花。
2.豐富作文材料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遍喿x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只有積累豐富的語言材料,學生才能寫出好文章。那么,教師該如何指導學生進行語言積累呢?我覺得堅持寫日記的方法比較有效。要寫好日記,應從哪些方面入手呢?我覺得應做到以下兩點:一是認真,把每天過得充實有意義,這是前提。認真生活,認真做事,一天下來把當天發生的事情像過電影一樣在腦子里全部過一遍,從中篩選出一些讓你難忘的事情去寫。二是堅持,每天都寫,決不偷懶。俗話說得好:“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寫作也是如此,天天寫,天天練,文筆會越來越好,就會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習作之路。
寫日記既是在記錄自己成長的足跡,又是在積累語言,鍛煉表達能力。同時,寫日記會利于學生高效地進行寫作,可以提高學生的認識能力。只有堅持不懈,筆耕不輟,學生的思維才會變得越來越活躍。
三、發揮特長,重視獨特感受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積極向上,表達真情實感?!币虼?,教師要引導學生想說什么就說什么,凡是自己的親眼所見、親耳所聞、親心所感,都可以把它寫到作文中去,淋漓盡致地去書寫自己的生活,說真話,吐真情。只有這樣,學生的作文才能多姿多彩,才有活力和才有靈性。
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睂W生在寫作過程中難免會犯這樣或那樣的錯誤,教師要將這些美麗的錯誤轉化為學生美好的優點,即使他們的文章暫時不完美,教師也要給予鼓勵并做出發展性評價,允許學生在習作過程中出現問題乃至偏差。平時教師批改作文,總習慣把學生的習作改得面目全非,使學生不愿意看教師給出的作文評語。因此,我認為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欣賞習作,盡量做到多鼓勵,少批評。例如一個作文水平較差的學生突然用了一個好詞,中等水平的學生其作文技巧有所提高,對這些情況,教師都要及時進行表揚,增強學生的習作信心和勇氣,讓他們的習作水平更上一層樓。
四、科學指導,提高寫作技能
指導和訓練小學生寫好作文,教師要在題目上多加引導。例如,拿到一個作文題目,教師先讓學生好好審題,找出題目的關鍵字眼。以《一件難忘的事》為例,這個題目的關鍵詞就是“難忘”,讓學生緊緊圍繞“難忘”去寫,把令自己難忘的原因寫出來就行了。倘若作文的命題過大,會讓學生難以把握主次,容易出現作文泛泛而談、空洞的現象。又如,寫《環?!窞橹黝}的作文,不要讓學生以《環境保護》為題,因為這個題目太寬泛,要引導學生從小的角度去命題,如《小鳥的哭訴》《魚兒的悄悄話》等。所謂新而有趣,是指命題要有新意,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使學生一看題目就興趣盎然,增強學生的寫作欲望。
總之,習作教學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個循序漸進、持之以恒的過程。因此,教師應耐心指導學生進行寫作,逐步提高學生的寫作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