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巧
摘要:對于小學生來說,學習的注意力很難集中,他們對知識的學習往往跟學習興趣有著直接的關聯。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希望的課堂是教學氛圍寬松,教師和藹可親,教學內容有意義,有趣味性,并且課堂互動較多。為此,新形勢下,小學英語教師必須革新教學觀念,轉變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方法,優化教學設計,從學情出發,實現興趣教學,只有這樣才能提升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小學英語;興趣教學;學習效果;教學質量;學生發展
一、轉變思維,創設良好的互動教學氛圍
良好的課堂氛圍,對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協調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和諧關系,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為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創設良好的互動教學氛圍,為有效開展互動教學提供保障。具體來講,良好的互動教學氛圍包括這幾方面:首先,教師要為學生營造和諧向上的心理環境。也就是說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的需要,合理的利用課堂教學在隨時出現的情境變化,及時調整教學方式和活動內容,以平等的態度看待學生,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合作,尊重并采納學生的合理想法和建議,從而為營造出和諧向上的心理環境。其次,教師還要積極為學生營造良好的物質環境,從而發揮課堂心理氣氛創設的整體效益。所謂物質環境,具體是指教師內的光線、空氣、溫度、顏色、聲音以及四周墻壁布置等是物質環境優化的經常性因素。同時還包括教學工具、課桌椅、設備等教學設施對優化物質環境的影響。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實際教學的需要,經常對這些物質環境進行優化,如變學生單行單坐的座位形式為小組式排列,或者采用如會議式排列法、圓形排列法、U形排列法等不同的座位排列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適合教學需要的教學情境。最后,教師還要注重在課堂教學中給學生積極的鼓勵和期望,讓學生有成就感,從而激發學生的自尊心和上進心,提高學生積極的學習動機,讓學生主動參與到互動教學中來。
二、結合區域和學校實際,打造個性化的教學課程
對于小學英語課堂的教學來說,以往都是都是傳統的講授知識,全國或者部分地區一盤棋,整齊劃一,教學模式也比較單一,教師就是知識的傳授者,使用一支粉筆、一張黑板和一本書就開始授課了。隨著社會的發展,小學英語教學的媒介和模式都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各地方開始推行新課改和校本研修,一系列個性化的教育教學模式、教學內容和教學理念應用而生。對于小學英語課程教學來說,教材是專業的講授內容,但是不是唯一的課程設置,因為素質教育下小學英語課程的教學內容還需要給予一定的擴充和補充。首先是實現課程設計的多元化與個性化。作為一項基礎性的工作,建立個性化的英語課程是為了更好的發展學生的特長和興趣,通過個性化的英語課程的設置,實現自由化和個別化的教學。可通過與小學生的特長和興趣相結合,減少必修課,增加英語活動課和選修課,使學生能對課程自由的選擇。其次,開發新的課程教學內容,打造鄉土氣息的小學英語教學內容。個性化的教學不是隨意的個性化,一定是有根有據的個性化,符合學情和教情的個性化。隨著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推進,在全國不同的地區實現了不同版本的教學,但是要想實現個性化的教學,還必須整合所在地的實際情況,研發校本課程,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最后,實現課程的綜合化。在小學英語課程教學中,應重視融合和交叉自然英語與人文英語,并綜合運用英語知識。
三、巧用情境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于任何一門學科來說,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學質量和學習效果的好壞起著決定性作用的是學生的“學”。小學英語課堂的教學就是包括英語教師的“教”和英語課堂學生的“學”,兩者缺一不可,相互影響和相互聯系。那么要想提升小學英語課堂的教學有效性,必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主觀能動性。新形勢下,小學英語教師,必須優化課堂教學設計,重視課堂導入,讓學生在課堂伊始階段就能興奮起來,參與其中。對于任何知識的學習來說,學生的興趣至關重要。對于小學英語課堂的教學來說,只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欲望,學生才能參與課堂,提升學習效果。任何一堂課,一開始的節奏、氛圍和環境營造非常重要,這關系到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筆者在多年的教學中發現,情境導入法的應用給學生一定的學習情境體驗,能很快的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情趣,讓學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學會探究和思考,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探究能力,促進學生的長遠發展。在具體的情境導入中,要結合所學的內容和學情來具體分析,比如問題情境導入、體驗情境導入、生活情境導入等等。情境導入方法的優點就是讓學生在寬松的學習氛圍下進入課堂,讓學生放心緊張的學習神經,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和挖掘學生的潛力。
四、從學情出發,活化教學內容
注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尊重學生的個別發展,是小學階段以生為本教育教學改革的主要目標。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如果能夠將學生書本上的知識立體化的呈現給學生,這樣不僅能夠活化教學內容,張揚學生的個性,而且還能夠激發學生不斷學習的欲望,增強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另外,從培養學生的能力來看,小學英語教學不能僅限于課堂內,而應該面向更廣闊的社會生活,通過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拓展學生的語言視角,掙脫教材的束縛,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具體來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豐富學生學習英語的資源,優化學生的學習環境。此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可以設計任務型的教學活動,通過巧妙留白的方式,鼓勵學生的語言創造,激發學生的探索熱情,拉伸課堂張力。再者教師還可以利用班上的圖書角為學生開辟一個開展英語課外閱讀的空間,豐富學生學習英語的資源。總之,以生為本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大膽依靠學生,相信學生,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尊重學生興趣和需求,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程紅霞.高效課堂背景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研究[J].科技視界,2008(02)
[2]林琦璐.“激發小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方法研究[J]. 校園英語,2015(23)
[3]劉曉靜.如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提升教學的趣味性探究[J].新時代教育,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