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海池
摘要:體育教育是一種通過身體活動而進行的教育,體育教師是體育教育的直接貫徹者,教與學活動之間信息傳遞與反饋的控制過程是有效的調控系統。體育教學主要是通過教師講解、示范,學生反復進行身體練習來進行動作技術和方法的傳授與學習。體育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組成的體態語言都將對學生產生重要作用。
關鍵詞:體態語言 體育教學 運用
1、 體育教師體態語言美及其價值的認識
體態語言美是人的思想情操、道德品質、聰明智慧、文化教養等方面的內在境界通過人的身體的動作姿勢或姿態而表現出來的一種美。人們通過對這些形象表現的判斷、欣賞和感知而產生情感或情緒上的體驗,并從中得到審美愉悅和享受,就是體態語言的美感。 因此,
這種美具有一定的美學價值。 體育教師在教學中表現出這種美,不僅能使學生得到美的感受和陶冶,而且還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點和審美標準,激發學生對塑造優美體態的執著追求和力量。 增強學生從事體育鍛煉的興趣與意志品質。
體育教師正應該用自己的體態語言來感化熏陶他們 ,使他們確立正確的審美觀。從體育教師體態語言所反映出的舉止風度、儀表神情及藝術涵養等方面,可以直接窺視其心理素質、文化品位、思想情操的高低與美丑。 因此,體育教師體態語言美的實質,從體態形象上看,主要是指健康勻稱的體魄、優美的姿態、高雅得體的舉止、意韻灑脫的神情以及敏捷
、熟練、協調和優美的演示性操作等;從倫理內涵上看,體態語言表達真與善,即反映正面精神品質的道德情操、 文化品位、堅毅的性格、豁達的胸境和堅強的意志品質等。也就是說體態語言美是心靈美與人的健康美、形體美和動作美的有機結合。
2、 體態語言美在體育教學中的地位
體態語言美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標志之一。 體育教育對教師的美育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 因此,強調用體態語言美去全面的教育和感染學生,也是貫徹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重要方法。教師是雙邊活動的主導者, 學生對教師的各種行為及其活動表現,有著探究、追隨、模仿的心理,尤其是教師的體態語言美,更能引起學生心理、感情等方面的起伏與變化,而且,這種起伏與變化始終是在潛移默化中進行的。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高雅的談吐舉止及優美體態形象,始終是學生竭力效仿和尊崇的榜樣。例如,在健美操教學中教師以優美、強勁的動作表現出力與美的結合,以漂亮整潔的服裝配以優美的身體形態,以富有朝氣、向上、樂觀的精神去迎接困難,等等。 這些一定會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感到敬佩,讓學生在意識上建立“什么是美”的概念,接著去追求、效仿,逐漸擺脫了社會上以“瘦”或病態美為美的不良影響。我們提倡體育教師用體態語表達意圖,但意圖的表達,一定要具有正面價值意義,能真正反映教師內在美的一面。
體育中的體美結合,乃致德、智、體、美結合(人的體態語言美具有德、智、體、美諸多方面的內涵),使體育教育產生了更深的影響。 由此我們說體育教師的體態語教育融匯著“心育”和“體育”兩大方面。 通過體育教師體態語言美,給學生以身心影響,從而更加激發學生對美的追求、欣賞和塑造欲望,最終使學生德、智、體、美得到全面發展。總之, 體育教師應正確地認識和理解體態語言美的價值和意義,注重體態語言修養,使之達到較高的境位。 因此,只要體育教師大膽創新,勇于實踐,充分發揮主導作用,自然會使體育教育成為一種展示美、傳播美和創造美的過程,使體態語言美在整個教學活動中顯現出無窮的魅力和力量。
3、體態語言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
3.1動作語言
動作語言就是指人們身體的各部位做出表現某種具體含義的動作符號,手、肩、臂、腰
、腹、背、腿、足等動作,最常用的動作語言就是姿態語和手勢語。在體育教學過程中,
教師所有的動作示范就是對動作語言的充分運用,教師大膽的運用動作語言(即身體的各種動作姿勢)來與學生進行信息和情感的交流,向學生進行的生動、直觀的技術動作展示的過程,它能給學生以直接的視覺形象,尤其對新動作和身體各部分配合較難的動作,運用示范要比講解更清楚、更具體、更形象地展示在學生眼前,使學生直觀地了解所要學習和掌握的動作的特點、結構、要領和完成方法,它不僅能促進學生建立一個完整、正確的動作表象概念,同時,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3.2形體語
形體效應。作為在課堂上起主導作用的教師,能充分發揮自身形體效應的技巧,將對教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體育教師的形體效應主要是指教師憑借自己的形體、姿態及衣著服飾等展示給學生的印象。一副勻稱的職業體型,優美的動作姿態,課堂上保持翩翩的風度,
讓形體發揮其應有的效果,對增強教學效果將起到良好的作用。另外,教師的衣著服飾同是一種直觀的體態語言指導形式,這個問題通常被教師所忽視。衣著服飾的配備,應按照課的任務、教材特點、運動項目的要求而定。田徑、體育、球類、武術、健美操等運動都有自己的服飾要求,這樣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上課激情。
3.3空間語言
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遠近及方向所傳遞的信息語言,體育教師有意識地運用距離位置語言來傳遞信任、鼓勵等信息,對學生尊重他人的思想素質將起到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教師的位置和距離要根據學生人數、隊形的形式,以及本身需要和學生觀察的部位等因素來決定,同時還要針對動作的變化,適當移動方向和距離。總之,教師的動作要以全班學生能看得清楚為原則。例如:在體操教學時,運用背面示范;在前滾翻示范時,則應采用側面示范;在形體教學時,最好運用鏡面示范。在保護與幫助時,教師與器械和學生的站位及距離都會給學生帶來不同的心里感受,教師恰到好處的站位和適時地助力能讓學生有成功的體驗,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提高收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李愛軍.語言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襄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7:63- 64.
[2] 朱奮飛.體育教學語言分析及應用藝術[ J].合肥學院學報,2007.8:88- 90.
[3] 高勝光.體育教學的語言藝術.教學札記[J].2006.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