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艷

摘 要 股利政策作為上市公司理財活動的三大核心內容之一,一直受到各方的關注,是企業籌資活動和投資活動的延續,也是籌資和投資活動的基礎,本文對我國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現狀進行闡述,目的在于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一些對策建議。希望本論文的研究能夠為我國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制度提供一些合理化建議,促進上市公司的發展。
關鍵詞 股利政策 存在問題 對策建議
中圖分類號:F830.91 文獻標識碼:A
1股利政策的涵義及作用
股利政策是指公司股東大會或董事會對一切與股利有關的事項,所采取的較具原則性的做法,是關于公司是否發放股利、發放多少股利以及何時發放股利等方面的方針和策略,所涉及的主要是公司對其收益進行分配還是留存以用于再投資的策略問題。狹義的股利政策指探討保留盈余和普通股股利支付的比例關系問題,即股利發放比率的確定。廣義的股利政策則包括:股利宣布日的確定、股利發放比例的確定、股利發放時的資金籌集等問題。股利政策在上市公司的經濟決策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受到公司的高度重視,其主要作用有:一是科學的股利政策可以為上市公司的管理運營提供較低的發展資金成本;二是科學的股利政策是上市公司保持股價穩定的有效途徑;三是科學的股利政策是上市公司建立完善企業文化和企業形象,吸引更多投資者的重要手段。所以,股利政策不但對投資者的收益產生影響,而且股利政策是否合理對公司的融資成本、融資途徑等都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
2我國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現狀及存在問題
2.1股利支付率低
長期以來,我國上市公司的股利支付率普遍較低。近期由于監管部門的監督使得資本發放增加了對現金股利的分配,但距合理水平仍有差距。有的公司為了應付監管部門而分發了數額很小的現金股利,投資者在繳稅后幾乎無法獲利。我國上市公司對投資者的回報力度不高,分紅總額只占融資的一小部分(表1)。
2.2股利政策無連續性和穩定性
由股利政策的信號傳遞理論可知,公司未來盈利能力方面的信息由股利分派來傳遞。公司的股價會明顯反應這一情況。如果公司的股利經常波動,那么可能致使股價波動。故而發達國家的上市公司一般情況為使股票價格穩定其股利政策也必將是穩定連續的,從而避免因為股利政策的調整致使股價的變動。而在我國,很多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由于缺失連續穩定性,投資者就不能對其股利政策做出判斷(表2)。
2.3上市公司存在不分配股利的現象
目前,部分上市公司存在不分配股利的現象,其主要原因是上市公司因擴大發展需要大量的資金,并且對資金的需求呈現上升趨勢,因此需要更多的收益留存以滿足企業的發展需求。另外,是否進行股利分配對于上市公司來說,并未產生本質影響,主要是因為股利政策相關制度不成熟,執行方面缺乏約束力,因此公司傾向不分配股利。
3完善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對策建議
3.1 加強法制建設
我國《公司法》中規定了上市公司分配現金股利的條件,但是對于支付條件、方式的描述缺乏相應的限制,這就使得一些公司達到了條件也不積極進行股利分配,進而,投資者失去了投資熱情。為了減少這種現象的發生,內部籌資必須得到限制。比如:證監會可以規定在公司每股收益和利潤額度達到一定標準時向股東支付現金股利,否則,作為違規處理,還可以適當適時加以稅賦。另外,我國目前主要根據上市公司財務狀況和經營能力對配股資格進行審核,為了緩解任意配股的行為,可以提高配股的門檻即將公司派現與配股聯系起來。第二,適當限制股本擴張。現階段,為了抑制我國資本市場投機性普遍問題的發生,需要適當限制上市公司的股本擴張比例,使股本擴張速度與公司盈利能力的提高保持一致,有必要改革對轉讓股票獲取的資本利得的稅收處理,對資本利得征稅。
3.2建立多樣化的股利分配形式
由于我國資本市場發展時間較短,因此很多操作仍然不規范,很多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不合理。雖然如何進行股利分配屬于上市公司個人行為,但是如果不加以規范,則會嚴重損害中小股東的利益,進而影響上市公司的(下轉第185頁)(上接第163頁)正常經營管理。所以,上市公司應建立多樣化的股利分配形式,不必以現金股利形式為主。對于很多上市公司來說,正處于發展階段,需要大量的資金進行投資或項目引進,所以,上市公司應采取合適的股利支付方式,保證公司有足夠的留存收益。同時,應該根據上市公司的不同行業類型制定籌資條件,不一定要實行現金分紅政策,可以根據上市公司的實際發展情況來決定。
3.3增強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
上市公司制定的股利政策主要依據其盈利能力的高低。作為上市公司一般能夠具有較強的經濟實力和綜合競爭力,同時享受低成本的融資和相關優惠政策,其盈利能力應該遠高于同行業水平。但實際上,只有極少的上市公司發展速度較快,很多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不樂觀。因此,上市公司必須不斷探索獲得高利潤的途徑,這也是上市公司面臨的重要問題。否則不但會影響自身的發展擴大,而且也不利于資本市場的穩定發展。因此,上市公司必須不斷增強自身的盈利能力,為股東帶來更高的投資回報,才能真正意義上保障股東的利益,從而不斷提高上市公司的股利支付率。
3.4規范公司治理
不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往往導致股利分配決策的失衡和片面化。要想改善這一現狀,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實現董事會內部利益制衡機制,避免總裁兼任董事長,董事的薪酬根據現金和股權激勵來制定;確保監督機制的獨立,大力培養資本市場的機構投資者,有利于實現公司治理的規范化;管理權與監督權分離,實現決策的民主性和科學性。如:通過法律、行政、經濟手段,規范關聯交易,并加以嚴格限制;提高上市公司自身經營管理水平,提高治理透明度。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努力實現董事會內部權益制衡機制,降低代理成本;建立獨立的監督機制,體現獨立董事的重要性。
3.5發展資本市場,提高投資者素質
在我國目前的資本市場上,上市公司的融資渠道比較單一,而且不同的融資 手段的成本相差很大,銀行貸款,發行債券融資成本遠高于股權融資的成本。所以,上市公司大多偏好不發放股利的政策。這要求我們必須大力建設資本市場,讓融資方式多樣化,融資手段成本趨于平衡,這樣一來,依靠從股市圈錢維持經營發展的上市公司只會越來越少,相應的,不分配,少分配,送轉股等種種做法也會得到有效控制。另外,我們也必須重視改善投資者整體業務素質,因為在某一程度上,其影響到我國股市操作的規范化,從而決定是否可以有效抑制過度投機現象的發生。當然,在繼續發展機構投資者的同時,也要提高散戶投資者的素質,培養投資者的正確投資心態,良好的投資技巧。如此,資本市場上一個互利的局面漸漸產生,上市公司也會趨向采用真正使投資者得到回報的股利政策。
參考文獻
[1] 李雨薇.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問題分析[J].商業經濟,2017(5)
[2] 朱榕.我國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J].企業論壇,2017(1).
[3] 薛寶莉,劉杉,梁粉蓮.中外上市公司股利政策比較分析[J].工業技術經濟,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