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菊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壇丘小學,江蘇 蘇州 215227)
摘 要:思維能力的培養與訓練,是課堂教學的主要任務。文章從基于學生生活經驗設計開放性問題、基于教學重點難點設計開放性問題、基于教材內容主題設計開放性問題三個方面,研究如何巧用開放性問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關鍵詞:小學英語;開放問題;思維能力;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421;G623.3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19-0047-01
思維起源于問題,創造力寓于問題的解決過程之中。英語教學過程應該是一個認識的過程、發現的過程與實踐的過程。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特別注重提高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和表達的能力。但縱觀當下的英語課堂,部分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仍然以自我的引導為主,學生的模仿為輔。因此,教師應該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設計一些開放性的問題,為學生提供主動探究、主動表達的機會,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獲得思維能力的提升。
一、基于學生生活經驗設計開放性問題
英語新課程標準指出:要想讓學生感受英語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就應該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進行教學設計。這樣,既能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又能引導學生建構自我的英語知識。例如,在教學五年級下冊Unit 5 Helping our parents時,教師可先播放一則公益廣告,讓學生感知父母的艱辛,認識到應該幫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然后切入本課的主題Helping our parents。在講解第一段時,教師可以設置下面的問題:Everyone is busy in the morning,but Tim is sleeping. Whats the mater with him?教師要求學生結合自己的日常生活展開想象,學生給出的答案豐富多彩、真實生動:“Maybe he is ill. Maybe he is too tired. Maybe he goes to bed late…”學生將Tim想象成自己,有的說因為看電視太累了,有的說做作業太遲了,有的說打游戲太久了,有的說看書看得太晚了。在文本的拓展環節,教師可以挖掘文本空白,嘗試讓學生進行文本再構:要求學生根據文本中Mike一家早上與下午的活動情況,想象一下在晚上Mike與兄弟姐妹幫助父母做家務的場景。學生已經有了做家務的生活經歷,構建出來的情境也是切合實際的:“Mike is washing the dishes. Helen is cleaning the table. Tim is sweeping the floor…”學生在開放性問題的引導下,思維很活躍,討論很激烈。
二、基于教學重點難點設計開放性問題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引導學生關注重點與難點,要采取有效措施幫助學生突破重點與難點。要借助開放性問題的設計,有效地化解重難點知識,讓學生在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中實現語言思維能力的提升。例如,在教學六年級上冊Unit 8 Chinese New Year的故事板塊時,為了讓學生感知新的時態“一般將來時”,教師可創設頭腦風暴游戲,通過詢問日期引出什么節日快到了,引出“圣誕節與元旦”。然后出示學生已經學過的節日,要求學生“say something about the holiday. You can say the date,the activities…”,最后圍繞“Christmas,New Year”設計“圣誕計劃”與“元旦計劃”的任務,要求每個小組選擇一個話題,每人輪流說一句這個節日自己的計劃并復述別人的計劃。接著,教師引導學生進入文本了解Anna的春節計劃,要求學生仔細閱讀文本,畫出“What is Anna going to do before Chinese New Year/on Chinese New Years Eve/at Chinese New Year”的問題答案,并嘗試讀出句子,讓學生深入體會一般將來時的用法。在拓展環節,可為學生設計“說說我的新年計劃”的任務,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常見風俗的短語,引導學生嘗試運用一般將來時進行表述。整節課所涉及的問題與活動,都是圍繞重難點“be going to”而展開的。這樣,讓學生在運用中學習,在學習中運用,能夠有效地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記憶。
三、基于教材內容主題設計開放性問題
教師要圍繞教材文本主題設計開放性問題,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問題、探索問題、交流問題,讓英語課堂從靜態走向動態,從被動走向主動,從封閉走向開放,從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例如,教學五年級下冊Unit 7 Chinese Festivals的故事板塊時,在導入文本主題的時候,教師可以設計“聽音樂猜節日”的活動,并為學生準備《新年好》《鈴兒響叮當》《團結就是力量》等歌曲,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接下來,教師可為學生創設“看美食猜節日”的任務,并為學生準備“月餅、水餃、粽子、年糕”等食物,從而有效地激活學生的背景知識,在學生聆聽音樂、欣賞美食的過程中自然地引出本課的主題Chinese Festivals。因為本課所涉及的節日都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學生都已親身經歷過,所以學生能夠有感而發。因此,在拓展環節,可要求學生仿照文本介紹節日的方式,介紹中國的其他傳統節日給國外的學生。學生們的思維被充分調動,有的介紹元宵節,有的介紹清明節。在這樣的交流、思考、探究過程中,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都得到明顯提高。
四、結束語
對于學生而言,他們的思維與語言正處于一個不斷上升的階段。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活動時,要基于學生生活經驗設計開放性問題、基于教學重點難點設計開放性問題、基于教材內容主題設計開放性問題,為學生提供主動探究、主動表達的機會,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獲得思維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陳琳,王薔,程曉堂.英語課程標準解讀[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