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芳
摘 要: 最近幾年,隨著新課程教學理念不斷推廣實施,高中數學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對高中數學教師提出的全新的要求。高中數學具有知識點多,抽象復雜,難以理解的特點,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很容易喪失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新課程改革中對學生自主性學習的要求越來越高,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是適應新課程標準的必然要求。本文主要結合實際情況,就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對策進行了分析,希望通過本次研究對同行有所幫助。
關鍵詞:高中數學 自主學習 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7-0169-01
最近幾年,隨著我國教育改革逐步推進,自主學習越來越被廣大教育工作者所接受,并成為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高中階段的學生具有較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自學能力,因此,培養其自學能力對于提高教學質量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高中數學是高中教育階段十分重要的基礎性學科,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對學生更好提高學生數學理解能力和學習效率有著顯著的幫助。
一、自主學習的特點分析
高中數學教學中開展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是指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能夠有意識的針對自身學習存在的弱點和不足,查漏補缺。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就是學生能夠對自身行為進行控制的重要基礎。自主學習的特點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1.自主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應該建立在全面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基礎上,學生能夠自覺自律的開展數學學習。自主學習全面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解放了傳統教學模式下壓抑學生主觀性為,不能自己做出決定的問題。通過自主學習,學生能夠自主進行判斷,從過去被動學習向著主動學習轉變,從消極學習向著積極學習轉變。通過開展自主學習進一步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培養學生學習責任心和使命感。
2.自主學習的獨立性
過去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都是教師為主體,教師掌握整個課堂的教學節奏,學生在課堂下被動的聽講,單純的記憶知識點,背誦數學理論和概念,導致學生學習死記硬背,無法很好的理解數學知識中所包含的豐富內容。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可以對概念和理論理解,但是具體到應用題中很難熟練應用,學生在學習中會產生巨大的學習壓力。在自主學習中重視發揮學生的獨立性,學生獨立性加強對提升學生數學水平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高中學生在完成相應工作之后,進行適當的獨立學習,針對學習中存在的疑慮,可以標注下來,在課堂上提出共同討論解決。
3.自主學習的異步性
自主學習的異步性就是要求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尊重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性,開展針對性教學。由于很多學生在智力、思維方式等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因此教師不能對所有學生都采用一套教學模式教學,在課堂教學中要采用靈活的教學模式和方法,盡量照顧到不同學生的理解能力,區別教學,有所側重點的開展教學。
二、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對策分析
1.轉變教學理念,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
隨著我國教學改革不斷深入發展,新課程標準越來越多的得到教育領域的認可。新課程標準認為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則和引導者,在教學中發揮著引導作用,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在教學活動中起著主體性作用。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需要做到以學生為中心,教學設計和教學組織過程中應該思考學生需要什么,而不是教師想要講什么,學生對哪些教學內容不理解,就需要進教師積極引導學生將問題解決。例如在進行復數運算教學過程中,首先要求學生在課下對教學內容進行預習,并針對預習自己不理解的問題提出,在課堂上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將問題解決。最后教師就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總結歸納。在講解結束之后,使用適當的練習題檢驗學生學習情況和新知識的掌握程度。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主動解決數學問題,鍛煉學生的數學能力。
2.改進教學方法,提高學生課堂參與程度
教學方法合適與否將會嚴重影響到整個教學效果。對于教學活動來說,科學的教學方法能夠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而不合理的教學手段會限制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打擊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學方法是靈活多樣的,在一節課上不能只使用一種教學方法,要綜合應用多種教學手段,實現既定的教學目標。例如在講解概率內容時,教師可以利用羽毛球比賽挑邊投擲硬幣的方式對概率的概念進行解釋。讓學生明白概率其實就是一種可能,通過猜測正反面,選擇發球、場地。由于高中數學課堂通常比較嚴肅、枯燥和乏味,應用這種手段開展教學,能夠以輕松的方式吸引學生注意力,幫助學生認識生活中存在的概率事件,然后再深入講解排列組合中的概率的計算方法。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多和學生進行互動,深入到學生群體中,通過這種方式提高學生參與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自然得到提升。
3.改善師生關系,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教師是學生學習行為引導者和教學的參與者,引導學生思維發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應用好自己的教師角色對學生的學習行為和思維方式進行引導,幫助學生形成基本的數學思維。而要想加強教師對學生的引導和影響,就需要改善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良好的師生關系可以營造一個融洽的課堂氛圍,有利于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這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有著很大幫助。同時,改善師生關系還能夠幫助學生轉變過去落后的學習思想,增加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要擺脫過去高高在上的教學理念,以平等的姿態開展教學,多和學生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真實的想法,改進教學模式和方法,保證學生在平等的教學環境中自主學習能力得到培養和提高。
參考文獻
[1]教師在高中數學自主學習模式下的角色轉換[J].于夢軍.數學教學通訊. 2008(03)
[2]自主學習教學模式探討[J].葉琴.科技信息(科學教研). 2008(07)
[3]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J].胡秀芳.陜西教育(教學版). 2008(Z1)
[4]新課程實施中數學教師面臨的現實性挑戰[J].昌國良.數學教育學報. 2005(02)
[5]別讓夯實基礎淹沒理性思維[J].戴亞軍.中學數學雜志. 2007(03)
[6]對“自主學習”的認識與嘗試[J].王光志.科學咨詢(教育科研). 20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