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凱
【摘要】語文在小學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過語文學習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們的審美能力。而審美能力可以幫助學生們更好的理解各種語文知識,感受語言的魅力,體會語文的博大精深。因此老師們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不斷培養(yǎng)學生們的審美能力,所以本文就小學語文的審美視角教學展開探討。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 審美能力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5-0054-02
前言
小學階段正是學生們審美觀的重要養(yǎng)成時期,老師們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應該學會以審美的視角來進行教學。這樣可以讓小學生們感受語文的內(nèi)在精神,體會大家名篇的內(nèi)在美。對小學生們進行審美教育也是新課標的一個基本要求,通過審美教育可以培養(yǎng)學生們通過自己的雙眼來發(fā)現(xiàn)生活中美的能力,這樣可以健全學生們的人格,促進學生們的全面發(fā)展。
一、提升學生們審美能力的意義
我國的語言跟世界上任何一種語言都不一樣,漢語不僅在語言的表現(xiàn)形式上生動優(yōu)美,還具有非常深遠的意境。從小學階段就開始培養(yǎng)學生們的審美能力,可以對他們的長遠發(fā)展產(chǎn)生非常積極的影響。老師們以審美的視角進行教學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老師們應該耐心細致的引導學生們感受語文的美,讓學生們學會如何發(fā)現(xiàn)美,欣賞美。從而不斷提升學生們的綜合素質(zhì)。
二、審美視角教學策略
1.帶領(lǐng)學生們一起進行深入剖析
在小學語文中有很多非常經(jīng)典的形象值得學生們進行深入的學習。老師們應該帶領(lǐng)學生們一起進行細致的剖析,審視其中的美。老師們在進行審美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注意以下三個細節(jié)。首先,就是理清文章中的人物關(guān)系,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們更好的理解人物形象為什么會這樣刻畫。其次,需要老師們帶領(lǐng)學生們分析文章的中心,每一篇小學課文都會有一個非常突出的主旨,而作者對于主旨的刻畫也會更加具有美感。因此老師們應該就文章中心帶領(lǐng)學生們進行細致解讀。最后,就是注重細節(jié)方面的刻畫。在小學語文課文中,有很多對細節(jié)的描寫。作者通過對一個事物的某一個方面進行細致傳神的刻畫。可以更好的烘托文章中的人物形象。例如,在《刷子李》這篇課文中,有一段對師傅做粉刷活時的描寫“只見師傅的手臂悠然擺來,悠然擺去,如同伴著鼓點……”。這段描寫既能表現(xiàn)出師傅技藝的高超,還在另外一個角度提高了師傅的整體形象,與文章的主旨遙相呼應。只有老師們不斷帶領(lǐng)學生們剖析人物形象的內(nèi)涵,才能漸漸提高學生們的審美能力。
2.激發(fā)學生們的想象力
在審美教學的過程中,激發(fā)學生們的想象能力是一件非常有必要的事情。因為課文中的很多意境無法通過語言來進行描述,需要學生們具有一定的想象能力,這樣才能更好的體會文章的內(nèi)涵,感受作者想要表達的意境。因此老師們在教學過程中要學會在合適的時間進行合適的引導。例如在學習《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篇古詩中,作者用“遍插茱萸少一人”來形容自己的孤寂與對兄弟的思念。此時老師們經(jīng)應該引導學生們想象當時作者所處的環(huán)境。作者孤單一人漂泊在外,又到了親人團聚的時刻,此時作者的心情肯定是非常悲傷的。然后學生們的腦海里就會出現(xiàn)出一副作者的圖像,然后再根據(jù)課文的具體內(nèi)容進行情感上的帶入。這樣學生們就能夠身臨其境般的體會作者當時的心境。與作者在情感上產(chǎn)生共鳴,這也是審美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3.開拓學生們的思維
為了更好的幫助學生們提高審美能力。老師們還應該在課下要求學生們多讀一些課外讀物,參加一些課外拓展活動。通過不斷的積累,來提高學生們的審美能力。學生們通過閱讀,可以不斷增長見識,了解更多課本以外的知識。隨著知識的不斷累積,學生們的審美能力也一定會獲得提升。例如老師們可以舉辦一個讀書活動,讓學生們閱讀一本自己喜歡的書籍,看完后寫一個讀后感,重點分析其中的人物形象和主旨。在這樣一個閱讀活動中,可以讓學生們開拓新的思維,見識到更多的表現(xiàn)形式。這不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們的審美能力,還有利于語文教學的進一步展開。
4.為學生們營造一個良好的審美環(huán)境
在語文課文中,有很多的意境單獨靠語言的描繪會顯得非常單薄,學生們也無法更進一步體會作者想要描繪的事物。為了幫助學生們進一步提高審美能力,老師們可以為學生們營造一個合適的審美環(huán)境。通過外界環(huán)境的刺激,來帶動學生們內(nèi)在的感情共鳴。例如,在學習《金色的草地》這篇課文時,老師們?yōu)榱俗寣W生們感受蒲公英的形態(tài),可以帶學生們?nèi)ゲ賵錾锨袑嵏惺芤幌缕压⒃诳罩酗w舞的感覺。學生們在這樣一個環(huán)境中,能夠?qū)ξ恼轮兴枥L的蒲公英有一個更加深刻的認識。這在無形中就提高了學生們的審美能力。
三、結(jié)語
總而言之,老師們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認識到審美能力對學生們的重要意義。并在教學過程中采取合適的教學策略,這樣才能不斷培養(yǎng)學生們的審美能力。讓學生們感受到生活中的美,不斷提升學生們的綜合素質(zhì),進而促進語文教學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超. 聚焦小學語文審美教育[J]. 學周刊,2017,(01):113-114.
[2]井楊.新時期小學語文審美教育化研究[J].才智,2016,(24):79.
[3]劉改紅. 開展小學語文審美教學的思考[J]. 學周刊,2012,(17):63.
[4]劉昕. 小學語文審美入境的價值探尋與實施策略[J]. 江蘇教育研究,2011,(10):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