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美芳
【摘要】在小學階段培養學生英語寫作技能,不僅符合英語教學的要求,同時也能為學生下一階段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明確小學英語寫作技能的訓練原則,并在此基礎上有效展開小學生英語寫作技能的訓練活動,是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手段。
【關鍵詞】小學英語;寫作技能;訓練
當前,國內英語教學改革進程持續深入,伴隨著全球國際形勢的影響,小學英語教學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小學教師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探尋與優化小學英語教學方式方法。其中,寫作是學習一門語言的關鍵環節之一,不僅是對“聽、說、讀”技能的檢驗,同時也是個人情感表達的一種方式。英語課程作為第二語言教學,要求鍛煉小學生的寫作能力,由此一方面讓小學生逐漸掌握英語表達能力,另一方面也培養小學生對語言運用能力更深層次的探索。因此,小學教師必須掌握科學、合理的小學英語寫作技能訓練的方式,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一、展開科學、合理小學英語寫作技能訓練的原則
(一)夯實基礎,由淺入深
寫作技能相對而言,是一項綜合性技能,也是小學生學習英文過程中難度較大的一項任務,因此,教學過程中必須要注意由淺入深,教學內容必須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征。由于小學生理解能力相對較弱,教師在充分了解學生個人能力和英語知識基礎上,結合國家英語課程標準和教學大綱,循序漸進,完成知識的初步累積過程[1]。在一、二年級的小學生中,重點培養學生描畫、抄寫字母,從而激發其語言學習興趣;而三、四年級的小學生的寫作技能訓練內容,以規范地書寫字母、單詞為主,進而使學生初步掌握造句、仿句和書寫技巧,逐漸在英語學習中獲得興趣;五、六年級的小學生,則應將重點轉移到看圖寫作、擴寫、改寫、話題作文、關鍵詞作文等。
(二)創建氛圍, 輕松課堂
針對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小學英語教師不僅要在課堂內完成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選擇容易為學生所接受的教學方式,在輕松的課堂氛圍下,將學生帶入學習情境中去。由于小學生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并且活潑好動,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教師要利用這一特點,讓學生對英語寫作產生好奇心,調動學習積極性。常規課堂教學中,教師為鍛煉學生寫作能力,布置大量練習和作文,反而使小學生對英語失去樂趣。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播放教學課件,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或者展開課堂活動,通過游戲的方式,如小組比賽等,寓教于樂,增強英語寫作技能訓練的趣味性和生動性。
(三)英語口語,閱讀入手
小學生個性活潑好動,喜歡表演和展現自我的特點,因此,小學英文教材內容的設計都以此為重點,設計了充分的教學材料,其中口語練習內容占據了很大一部分[2]。借助口語練習的方式,小學生能夠大膽表達內心想法,互相之間進行交流,同時為英文寫作增添了素材,尤其是對有一定難度的寫作內容而言,有較大的益處。其次,閱讀是人們獲取外界資訊和信息的重要路徑,對小學生而言,增加閱讀量,能夠積累寫作素材,進而擴寬寫作思路,同樣是鍛煉英語寫作必不可少的內容。因此,小學教師應當充分認識到,為展開更加科學、合理的小學英語寫作技能訓練,必須要從英語口語和閱讀入手,構建整體知識框架,把口語化表達和閱讀材料的積累進行深化,培養小學生英文寫作思維。
二、展開科學、合理小學英語寫作技能訓練的活動
(一)以聽寫、抄寫為基礎
培養小學生聽寫與抄寫能力,是英語寫作必經過程,只有打下堅實的基礎,才能為下一階段的進一步學習做好鋪墊。抄寫和聽寫的內容難度較低,通常以字母、單詞或詞組等為主,能夠被小學生所接受。為保證學生的熟練度,聽寫、抄寫等訓練任務往往需要不斷地重復,由此引發小學生產生枯燥無聊的感覺,對寫作產生抵抗情緒[3]。為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在布置聽寫和抄寫任務時,要重視任務的趣味性,借助多樣化教學工具和方式,如單詞趣味填空、配合圖畫等等,讓學生不僅能在課堂內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能逐漸養成學習自主獨立性。
(二)以仿寫、改寫及續寫為切入點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具備語言的統一特征,即字母、單詞、句子、段落和篇章之間存在密切的內部聯系,詞匯是句子的基本,通暢的段落是篇章的前提。因此小學生詞匯量的累積擴充到一定程度后,結合句型的掌握,可以通過文章表現個人情感。而仿寫、改寫和續寫相對聽寫和抄寫而言,復雜性有所提升,要求學生全面掌握句型、詞匯以及簡單的語法。課堂教學中,教師選定難度適宜的文章作為模板,小學生在一定思維邏輯支持下,配合其豐富的想象力,進行改編和續寫。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鍛煉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同時激發創造能力和發散思維,進而將英文寫作視為全新的情感表達渠道。
(三)探索多樣化英語作文寫作形式
針對五、六年級的高年級小學生而言,對英文寫作的培養不再局限于簡單的模仿,而是逐漸轉向到創造性和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中,因此教師重視對多樣化英語作文寫作形式的探索。首先,教師可以選擇關鍵詞式或表格式作文寫作模式,教師提供一定的信息,幫助學生整理知識庫,梳理詞匯、語法和句型等相關知識點,在關鍵詞提醒下,學生獨立完成英語作文寫作[4]。其次為框架式作文,這一模式主要以問句為導向,通過口語對話和閱讀的方式,完成思路的梳理和素材的累積過程,同時教師應注意對學生的引導要以作文中心為主體,最終將信息收集整合為一篇文章。教師要針對小學生的特點和知識水平,結合教材要求,充分利用多樣化英語作文寫作方式,培養小學生寫作技能。
綜上所述,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國內小學教育面臨嚴峻的形勢和全新的挑戰,要求教師不斷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同時滿足素質教育的要求。其中,針對小學英語教師而言,培養小學生英語寫作技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寫作能力是一項綜合性技能,要求以一定詞匯量為基礎,結合口語、閱讀等多方面知識,完成對語言的合理運用。因此教師應充分認識到開展科學、合理的小學英語寫作技能訓練的原則,并以此為指導,在課堂中組織豐富的教學活動,激發小學生對英語寫作的熱愛,激發學習興趣,從而全面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初步培養小學生獨立創新和發散性思維。
【參考文獻】
[1]鄺惠春.基于閱讀教學的小學英語寫作教學實踐——以PEP教材英語五年級下冊Unit2為例[J].英語教師,2012,11(10):42-47.
[2]楊雪芳.試論小學英語寫作的基礎訓練[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3,05(12):154-155.
[3]王立國.淺談如何增強小學英語寫作訓練的實效性[J].學周刊,2011,10(35):132.
[4]辛欣.小學生英語寫作能力培養策略的研究[J].品牌(理論月刊),2011,09(1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