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德彰
【摘要】隨著現代科技的不斷發展,現代教育技術也已經相繼進入現代教育教學中,為眾多學科教學帶來許多便利。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的一種工具和載體,利用信息技術對文本、聲音、圖形以及影像進行綜合處理,為教學提供更多案例,可提高教學效率。筆者結合現代教育技術在小學高段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展開探討,旨在為教學改革提供更多途徑。
【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 小學高段 數學教學 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6-0145-02
現代教育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越來越大,將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融入到教學中,通過多媒體技術、互聯網技術結合教學內容創設教學情境,優化小學數學教學過程,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小學高段數學教學效率提升提供新途徑。另外,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也改變了我國傳統教育中“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一人說眾人聽”的灌輸式教育方法,繼而改變學生的數學學習方法,優化小學數學的教學效果[1]。
一、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托爾斯泰曾經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比向學生灌輸數學知識更重要,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時,需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愛上數學、樂于學習數學,從而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效率。運用多媒體教學技術進行教學,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創設數學學習氛圍,充分發揮圖文并茂、聲像俱佳的特點,牢牢抓住學生的吸引力,給學生創設出新的教學情境,創設出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促使學生主動學習。
二、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數學是一門具有高度抽象性和嚴密邏輯性的學科。新課程標準強調培養學生的數學邏輯能力,小學生的思維較為活躍,正處在過渡時期,是一個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重要時期,此時,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對學生的邏輯思維有重要影響。在教學中,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實施者和引導者,教師利用現代教育技術,也能成功的將抽象思維轉化為具體思維,幫助學生從具體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在多媒體教學時,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掌握更加印象深刻,通過現代化的技術手段化繁為簡,豐富學生的感知,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數學概念,這樣不僅能提高教學的速度,還能培養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提高了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比如,在講到“圓柱體的體積公式推算”時,學生雖然在生活中經常見到圓柱、圓錐、長方體、正方體等等,但對圓柱體積尚不能夠理解,更談不上公示推算。此時,教師就可以先用課件演示割補的過程,將圓柱體割補呈一個新的長方體,引導學生觀察演示前后的圓柱體與長方體圖形變化,通過觀察并對比,再將拼成的長方體的體積和原來圓柱的體積進行對比,此時學生就可以發現,長方體的底面積就是圓柱的底面積,長方體的高就是圓柱體的高,此時再引導學生推算圓柱的體積公式。通過這樣的多媒體教學,將數學知識化抽象為具象,化難為易,從而提高數學教學質量。但是,教師還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學過程中切忌教學內容全部由計算機完成,還應該與傳統教學結合。
三、整合教學資料的實際應用
數學來源于生活,數學也需要在生活中應用,數學的應用能力也是小學高段數學的教學重點之一。新課程改革后的教材注重根據實際生活編寫主要課程內容,通過常見的日常現象,揭秘其中的學科理論知識點。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數學存在,尤其是小學階段的數學知識,這就要求教師要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將生活中的教學案例引到課堂中,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和已有的知識經驗,使靜止的數學問題動態化,學生發現數學知識就在身邊。一方面打開學生的思維空間,不斷的培養他們對于數字的感知能力和數學學習能力,另一方面利用多媒體技術給學生創造很多現實中有趣而又生動的生活問題,讓學生通過自己積累的數學知識將其應用到生活中,提高學生的數學知識應用能力。
總而言之,在小學高段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借用現代教育技術,巧妙整合多媒體技術、互聯網技術等等,形象直接的作用于學生的多種感官,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加數學課堂的直觀性、趣味性和多樣性,通過多種有效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探索數學興趣,促進了學生全面發展,不斷的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為學生的后續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周曉琴.淺談現代教育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6,06:67.
[2]李賀敏.現代教育技術:教學前衛的標志——淺淡多媒體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13: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