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紅凌
【摘要】合作學習是高中學習中的有效模式,通過合作學習,學生不僅能夠有效增強學習效果,同時還能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帶動更多學生參與到合作學習中去,在合作學習中積極發揮自身的力量。因此,在當前教學改革和素質教育積極推行的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師可以在教學中積極采用合作學習的模式,讓學生在相互交流探討中收獲知識、收獲友誼,這樣不僅能有效提高教學效果,同時對于學生人際交往能力和良好性格的養成也是十分有益的。本文就如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作出了相關分析,希望能為有關教師教學的改進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高中數學 合作學習 有效性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6-0147-02
前言:
數學是高中學習階段的重要課程,通過對數學知識的學習,一方面能夠幫助學生建立較為完整的基礎知識體系,培養學生理性分析和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還能鍛煉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促使學生認識到理論知識學習與實踐應用之間的緊密聯系,從而推動學生綜合能力的不斷發展。合作學習是提高學生能力的有效教學方式,在高中教學中受到廣大師生的歡迎,學生可以充分體驗團隊合作的優勢和樂趣,教師也能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不斷對教學方式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進,進而不斷提高教學效果。高中數學的學習內容具有一定的難度,學生在單槍匹馬的學習時往往容易遇到困難,這樣不利于學習效率的提升,同時也可能打擊學生的自信心,而合作學習能夠匯集團隊的力量,學生們可以依靠自身的力量來解決問題,這樣就大大提升了教學的效率,同時還能增強學生的信心,進而不斷挖掘學生的潛力,促使學生在學習中取得更多突破。
一、合理分組
合理分組是開展合作學習的前提,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對學生的分組進行合理的安排,才能不斷加強合作學習的效果,最終實現合作學習的目的。因此,在高中數學開展合作學習之前,教師需要進行合理的分組安排。首先,教師需要對每位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性格特征作出全面的了解,例如學習能力的強弱、個人學習特點以及是否善于表達等,只有對學生的實際情況作出客觀的了解,才能在分組時盡量做到科學合理;其次,教師需要依照有助于促進學生進步的原則對學生們進行科學的分組,在分組時要注意合理搭配;最后,教師還需要適時對分組進行調整,時刻注意觀察每個小組的學習情況,認真聽取學生的想法和意見,不斷對分組進行優化改進,推動合作學習的效果不斷取得新的突破。
二、課堂討論
課堂討論是合作學習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學生針對知識點,尤其是學習中的重難點問題展開討論,不僅能夠匯集集體的力量,促進問題的順利解決以及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同時還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為學生在未來更好地適應社會打下基礎。因此,教師需要給予學生充分的課堂討論的時間,讓學生在通力合作中完成學習目標,這樣既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同時還能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例如,教師可以選取教學內容中的一個重難點問題,讓學生針對該問題展開小組討論,小組中的每個人都需要認真完成自己的任務。這樣的學習方式可以帶動更多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去,同時也能達到較好的學習效果。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在日常的學習與生活中積極的進行交流,使得合作學習形成一種良好的習慣,長此以往,學生能夠學會從多個角度看待和分析問題,進而促進學生學習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不斷提升,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課外探究
隨著素質教育理念不斷推進,課外探究在學生的學習生活中逐漸占據了重要地位,學生通過參與課外探究活動,不僅能夠實現理論知識的轉化和應用,同時還能鍛煉其實踐能力,促使學生在實踐探究中不斷探索創新,達到個人綜合素質的不斷提升。因此,在高中數學合作學習的開展中,教師也不能忽視課外探究,需要針對相關的理論知識引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趣味性強的課外探究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合作學習效果的提升。
結語:
綜上所述,合作學習的開展對于教師的工作和學生的學習都有重要幫助,教師在實踐中需要注意結合實際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讓學生在愉快的學習與合作中增長知識、提高能力,感受學習的快樂,實現個人綜合素質的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羅育強. 高中數學合作學習探究[J]. 教育教學論壇,2013,(49):218-219.
[2]申磊. 新課改下高中數學合作學習模式應用[J]. 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2,(01):176.
[3]楊秀華.小議對高中數學合作學習的認識[J].學周刊,2011,(32):57.
[4]白金.淺談高中數學合作學習有效性[J]. 科技創新導報,2011,(13):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