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光芬
【摘要】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教師單方面講授為主,學生被動接受,這樣的教學模式只能使學生一味的接受別人的觀點,而沒有自己的見解,這種教學模式對于提升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和音樂素養幾乎沒有幫助。而新型的互動教學模式則與傳統相反,將學生變為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則起引導和輔助的作用,在本文中,筆者將全面闡述互動教學模式的應用方式及其教學效果。
【關鍵詞】互動教學 初中音樂 音樂鑒賞
【中圖分類號】G633.9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6-0198-01
引言:
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在我國的音樂課堂上較為常見,是一種傳統式的教學方式,主要是教師單方面通過多媒體或彈唱的方式來進行授課,而學生則通過對音頻、視頻或者教師的模仿來學習知識,這樣的教學方式明顯較為死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顯得較為被動,容易失去對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因此,為了使課堂氣氛更為活躍,學生能夠掌握學習的主動權,教學方式的改變是被迫切需要的,而互動教學則很好的彌補了傳統教學的不足,能夠更有效的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一、互動式教學
互動教學就是把教育活動看作是師生之間的一種交往和溝通,教師與學生在互動的過程中共同完成教學內容,從而提高教學的效果。而互動教學對于音樂欣賞課堂來說則會產生更加顯著的效果。首先,它會極大的活躍課堂的氣氛,激發起學生對學習音樂的熱情,在互動的過程中,能夠更好的促使學生進行思考,使其對音樂有自己更為獨特和透徹的理解,而音樂本就是藝術的一種表現形式,學生通過這樣的學習方式自然能夠更深刻的理解藝術,從而提高個人的藝術審美和感受力。其次,互動式教學還能使教師與學生的關系變得更為親近,從而有效的促進教學。但最為重要的是,在互動教學中,必須使學生明白自己是課堂活動的中心,在教學活動中占主體地位,只有這樣,才能更大的發揮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探索音樂的熱情。
二、音樂欣賞課實施互動教學的幾點方法
(一)提出問題
提出問題是最能夠促使學生獨立思考的一種方式,在實施互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通過提問不僅能夠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中,還能夠使學生在主動思考的過程中增強對音樂的理解,同時,還能聽到其他同學對此問題的見解,在這種互相交流的過程中,能夠對音樂理解的更為透徹。因此,設置什么樣的問題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應該針對初中生的年齡特點,提出符合他們這個年齡的思維方式和興趣愛好的問題,這樣,才能夠促使他們更積極的思考。
(二)小組討論
在音樂欣賞課堂上的教學互動中,除了提問問題這種方式外,還可以以小組討論的形式使學生之間進行交流互動,因為每個人對事情的理解都不會完全相同,不同的學生因為性格、思維能力以及生活環境的不同,自然對問題有著不同的見解。教師可以將每五到六人分為一組,小組成員之間可以各自表達自己對問題的理解并進行分析和討論,由于是在小群體之內,一些性格比較內向的學生自然能夠比較自如的表達自己的看法,增強他們的積極性。更為重要的是,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可以使學生之間進行思想的交流,從而拓寬他們的視野和思維。教師還可以以一首音樂為例,設置不同的問題給不同的組別,最后,再請各組的代表來發表自己組的問題的看法,代表可以將組員之間不同的意見都發表出來,再供全班學生和教師共同探討。
(三)及時反饋
在互動教學過程中,當學生表達自己看法的時候,教師應當對學生的見解進行評價并及時反饋給他們,只有這樣,學生才能認識到自身不足的地方,從而不斷完善自己,但教師在指出學生不足的時候,要注意語氣和方式,盡量委婉的指出,不要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對于有獨特見解的想法,教師要及時進行鼓勵,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只有這樣,才能不斷的提升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從而提升音樂素養和審美能力。
三、結束語
互動教學是一種新型的,也是一種對于提升教學效果有著很大作用的教學模式。在實施互動教學的過程中,尤其要注意方式的采用,比如在提問的時候,問題的設置要盡量有針對性并且要能激發起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的。其次,小組討論的環節,要給學生足夠大的自由空間去交流,讓他們能夠真正自如的表達自己的見解并吸收不同的觀念。最后,教師要及時將學生對音樂的見解進行評價并反饋給他們,以便學生能夠認識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進行改善,加強其對音樂的進一步理解,從而不斷的提升自身的音樂素養并不斷完善自身。
參考文獻:
[1]榮艷玲.初中音樂欣賞課可否實施互動教學[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2016,(2):214.
[2]王關壽.初中音樂欣賞課互動教學策略的研究[J].中學教學參考,2015,(1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