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廣華
摘要:游戲是幼兒園教育的基本活動,是幼兒的天性。幼兒游戲蘊藏著幼兒發展的需要和教育的契機,幼兒的天性在游戲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幼兒正是在游戲中學習成長并獲得發展的。在幼兒教學中游戲的合理運用可使幼兒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教育游戲;幼兒教育;特點;運用
幼兒教育針對的是3-6歲年齡階段的幼兒所實施的教育。幼兒教育時期是一個人的基礎教育時期,是一個人未來發展的奠基時期。兒童在這個時期,模仿能力強,好奇心重,其身心發展會得到基本定型,并形成自己的個性品質。由于幼兒時期是智力開發的最佳期,也是人格健全的關鍵期,我們要做好幼兒教育工作,保證兒童獲得快樂童年的同時,心智得到健康成長。游戲是孩子的第二生命。筆者在本文探討的主要是幼兒教育中教育游戲的應用。
一、幼兒教育游戲應具備的特點
可在游戲過程中培養游戲使用者的知識、技能、智力、情感、價值觀等的游戲被稱為教育游戲。幼兒教育游戲具有較強的靈活性與互動性,開辟了一片新的幼兒教育天地。幼兒教育游戲從認識發展的角度來看,可分為感覺運動游戲、象征性游戲、結構性游戲和規則性游戲。根據游戲社會性來區分,可分為袖手旁觀的行為、單獨的游戲、平行的游戲、聯合游戲和合作游戲。筆者根據自身經驗,認為幼兒教育游戲應具備以下條件:
(一)趣味時尚性
幼兒教育游戲首先具備的特點就是趣味性。雖然教育游戲的終極目標是教育幼兒,但若游戲缺乏趣味性,就無法吸引幼兒做游戲,更不可能獲得良好的教育效果。通常情況下教育游戲會加入簡單情景、色彩艷麗的畫面、生動的卡通人物等因素,吸引兒童的注意力。筆者認為,加入的因素可以參考當下流行的卡通動漫。例如,喜羊羊與灰太狼、功夫熊貓、海綿寶寶等。讓幼兒詮釋自己理解的動漫角色,把握角色心理與語氣。有了流行的動漫角色,自然不用擔心幼兒會不喜歡。
(二)激發性
教育游戲的另一目的是開發或提升幼兒的某種能力。游戲的設計內容都是圍繞此目的而展開的。例如,激發幼兒色彩區分能力,可利用眾多卡通人物、海綿寶寶、派大星、章魚哥、功夫熊貓等,教育幼兒來區分顏色。幼兒在歡笑聲中認識了顏色。例如為了考驗幼兒的記憶力,可以設計一組常見的卡通人物圖片,播放給幼兒看,然后讓部分幼兒回答剛出現的卡通人物名字,考察每個孩子的記憶力。老師可以慢慢增加考驗難度,圖片內容由常見卡通人物轉變成數字、顏色等。鍛煉幼兒記憶力的同時,也提高了他們的反應能力。
(三)互動性
教育游戲實質是一種互動性游戲。在游戲中,幼兒、電腦、老師或家長之間形成良性互動模式。優秀的教育游戲應具備營造良好的互動氣氛的能力,使幼兒主動參與到游戲中,而不是被動參與到教育游戲中。只有這樣,教育游戲才能體現其價值和實現其目的。教育游戲的互動可以幫助幼兒提升自主意識,增強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自身信心,使幼兒在教育游戲中歡樂成長并受益。
(四)操作簡單
幼兒的特點是年齡幼小,接受能力較弱,實際動手操作能力有限。因此,教師或其他教育者設計的教育游戲必須簡單易懂,操作簡單,其規則不能過于復雜,游戲難度不能太大,否則會影響到幼兒的感官與自信心。比如,老師想鍛煉幼兒的團隊精神,設計多人綁腿跑的游戲,對幼兒提出了過高的要求。老師可以選用其他方法來培養幼兒的團隊精神??蓪嗉壍挠變悍殖扇藬祵Φ鹊膸讉€組,每人準備好用輕型紙箱四邊構建的簡易“小車”,“小車”外圍貼上幼兒自己畫的畫。游戲規則是:幼兒站在“小車”里面,雙手把住“小車”外框,在規定賽道上跑或快走,等到同組隊員從賽道回來后與下一個隊員拍手后,下一個隊員才能出發。最短時間內完成比賽的組為獲勝組。這個游戲既可以提高幼兒的團隊精神,又可以鍛煉幼兒四肢協調能力,還可以提升幼兒的信心。過于難的游戲,不僅會影響幼兒的教育水平,還會給幼兒留下心理陰影。
二、教育游戲在幼兒教育中的運用
(一)教育游戲讓幼兒的學習融入到有趣的游戲中
幼兒的天性就是玩。為避免幼兒教育轉變成“小學提前教育”,各地政府都出臺了相關政策。教育游戲的美觀、藝術、趣味互動等特點,宣揚了國內國外文化。幼兒被教育游戲的趣味性所吸引,并在游戲中學到很多知識,鍛煉自己。教育游戲與市面上打打殺殺、情情愛愛的游戲不同,它是健康的、綠色的,又融合了語言、社會、科學、藝術,把枯燥的學習轉變成生動活潑的游戲。好的教育游戲增加了幼兒學習的樂趣,促進了幼兒人格健全的發展。
(二)教育游戲提升了幼兒的自信心與自主能力
教育游戲軟件以其獨特的優越性,為孩子們提供了一個自由探索的空間。幼兒在游戲活動中盡情地玩耍,沒有任何干擾。在歡樂的游戲氛圍中形成玩中學,學中玩的氣氛。幼兒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水平,選擇適合自己和可滿足自身興趣的游戲,待能力提高后,再選擇難度大的游戲,或者挑戰自己而選擇自己不擅長的游戲。在游戲過程中,幼兒會正確認識到自身的長處與短處,增強自身的自信心。
(三)幼兒教育游戲利于培養幼兒良好的品質
教育游戲設計原型均來自生活,孩子們在玩游戲的同時也體驗到社會生活。例如,開巴士的游戲,幫助幼兒體會人與人之間互相幫助、合作的關系,遵循尊老愛幼的道德觀。避免了幼兒在公共場所對父母大叫大喊現象的發生,利于培養孩子們形成良好品質。
(四)教育游戲利于發展幼兒智力
思維類教育游戲活躍了孩子們的思維,培養幼兒的記憶力、想象力與創造力。學前兒童處于智力發展的關鍵時期,處在由動作思維轉變成形象思維的關鍵時期,思維類教育活動大大激發了幼兒的智力發展。例如,搭積木游戲,它讓幼兒在游戲中享受創造力、創新力與想象力,并促進了智力的發展。
(五)教育游戲利于幼兒身體協調發展
幼兒教育的第一任務是保證幼兒的身心健康與正常發育。實踐類型的教育游戲,增加了幼兒的運動量。在傳統的“老鷹捉小雞”或“丟手絹”的游戲中,幼兒通過一定量的運動,身體各器官都處于興奮與積極的活動狀態,身體各環節都得到了有效活動和鍛煉,增強了幼兒身體的靈活性、靈敏性和協調性,進而達到了增強幼兒身體體質的目標。運動類的教育游戲同時也增強了幼兒的身體抵抗力。
總之,教育游戲的宗旨是讓孩子在游戲中學到更多的知識。幼兒教育游戲對幼兒教育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對幼兒創造力、想象力、思考能力、身體協調能力等的發展有著深遠影響。我們要加強幼兒教育游戲的設計和應用工作,爭取讓更多的幼兒參與到更多更優秀的教育游戲中。
【參考文獻】
[1]賀崢嶸.淺談教育游戲及其作用[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1(12).
[2]王虹月.教育游戲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