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守榮
摘 要:小學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初級階段,也是學習語文的重要階段,這個時期的學習要為他的終生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要提高小學生的語文水平,包括他的基礎知識、閱讀能力、理解能力、寫作水平的培養和提高,大量地讀書和背誦課文,是小學階段的學生積累知識和掌握字、詞、句的一個重要的方面。
關鍵詞:小學語文;背誦;學法指導
因此,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認為抓好學生背誦很關鍵,因為畢竟小學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初級階段和重要階段。這個階段大量地讀書和背誦課文,是學生積累知識和掌握字、詞、句,提高閱讀能力、理解能力、寫作能力的一個重要階段。在十幾年的語文教學中,我堅持指導學生背誦課文,背誦優美句段,既能幫助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發揮課文內容的模仿和借鑒功能,又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記憶能力,還對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寫作水平有潛移默化的影響。下面談談我在指導小學生進行語文背誦方面的幾點做法。
一、激發興趣,樹立信心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背誦本是一件枯燥無味的事,要想讓學生喜歡背誦,樂于背誦,把枯燥無味的背誦變成自覺主動的背誦,就需要我們稍動腦筋,給學生創造一個輕松愉快的氛圍,以此激發學生“人人要背誦”的欲望和興趣,樹立學生“人人能成功”的喜悅和信心。
1.教師帶頭背誦
小學生最崇拜老師,最聽老師話,最喜歡模仿,在他們的心目中,老師就是最好的榜樣。那么,在讓學生背誦之前,老師不妨帶頭背誦。當學生看到老師能把課文熟練地背誦出來時,心中自然會產生“老師能背下來,我也能背下來”的思想,無需多言,他們的積極性已經被調動起來。有時,老師也可以和全班同學比賽背誦。在規定的時間內比一比誰最先背會。每個人骨子里都有不服輸的念頭,老師在學生們背時要多觀察,偶爾讓幾名同學比自己先背會,這樣讓他們嘗到“我比老師背得還快”的甜頭,下次他們可能會更全身心地投入,背誦效果會更佳。
2.創設競爭氛圍
雖然沒有鮮花,也沒有獎品,但有時一次不激烈的競賽也能讓學生全力以赴,一句表揚或鼓勵的話就能讓學生樹立信心。每次背誦之前,老師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如:男女生比賽、甲乙組比賽、紅藍隊比賽、小組比賽、勇爭前十名等,讓每個學生充當戰士,在沖鋒號吹響之時,迅速而又集中精力地進行背誦。任務完成之后,一朵小紅花、一顆小紅星、一句“你們真棒”,都會使他們興奮不已,久而久之,在班里就營造了一個爭先恐后、你追我趕的可喜氛圍,學生對背誦課文就不會有畏懼心理,反而會把它當成是一次挑戰,一次證明自己實力的機會。
3.規定時間進行背誦
時間就是效率。記得有位家長給我講了這樣一個事例:孩子做星期天作業,拖拖拉拉,非等到星期天晚上才完成。有一次,他對孩子說,要是周六中午能把作業寫完,下午就帶孩子去游樂場玩。結果不到兩個小時,孩子就把作業完成了。這個事例啟發我:讓學生背誦課文時,也可根據難易程度、內容長短,給學生規定具體的時間。這樣一來,他們會緊張起來,聚精會神地去背誦,挑戰自我,挑戰成功。
二、善于歸納,授之以漁
在有了背誦興趣和信心后,讓學生掌握科學的、巧妙的背誦方法顯得尤為重要。小學生畢竟年齡小,認識淺,不善歸納,那老師就要發揮好這個引導作用,及時總結,授之以漁。
1.關鍵字眼背誦法
有些課文的描寫在遣詞造句上很有特色,有的是一連串的動詞,有的是一連串的形容詞,抓住這些關鍵詞,就能很容易背誦出這段內容了。我在指導學生背誦《爬山虎的腳》的第四自然段時,就讓學生抓住連續的幾個動詞:“觸著、變成、巴住、拉、緊貼、爬”等。學生很容易地掌握了爬山虎向上爬的過程,再背誦這段內容就輕而易舉了。
2.文字頭背誦法
有些段落在背誦時,不太好找規律,那就用文字頭背誦法。就是記住每句開頭的詞語,這樣,這一自然段就很容易背誦下來。
3.歌曲背誦法
小學生都特別喜歡唱歌,利用唱歌的形式來進行背誦,也是一件樂事。這種方法尤其適合背誦古詩詞。現在有很多新學堂詩,如:《詠鵝》《憫農》《相思》《游子吟》《江南》等,在教學時,可讓學生跟著錄音學唱,自然而然地就背會了,而且記憶深刻。有些課文的背誦,我們也可引導學生打破思維定勢,鼓勵他們用自己喜歡的樂曲為這些課文配樂。
4.默寫式背誦法
眼過十遍,不如手過一遍。默寫不但可以使學生靜下心來,便于手腦并用;而且可以強化記憶。因此,我們在讓學生背誦的同時要加強默寫,使學生的注意力處于高度集中狀態,充分調動大腦的記憶力,同時也增強了背誦的準確率。
5.化難為易背誦法
有些課文比較長,有些需要背誦的課文集中在一起,無形之中就給學生帶來了壓力,怎么辦呢?我們可以把較長的課文分開,讓學生一段一段地去背,每個段落都背會之后,再連接起來。
6.景物圖像背誦法
景物好似一幅幅圖像,圖像清晰地印入大腦,就會加深記憶。有些寫景的課文或古詩詞,我們可引導學生抓住主要景物,記住了景物圖像,在大腦里就有了一幅幅難忘的畫面,背誦起來就簡單了。
7.“喜新不厭舊”背誦法
教學中我們常常會發現,有些課文學生明明背會了,過一段時間就又不會了,是自己把關不嚴,還是學生背得不熟?其實都不是。學習要經常溫習鞏固,背過的課文沒事的時候要在腦子里想一想,隔一段時間要重新看一看、讀一讀,早讀時間可讓學生經常背誦,如此這樣,喜新不厭舊,才能不忘背誦過的課文。
三、寓學于樂,有效延伸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啟示我們,課下要不斷創新,加強練習,鞏固成果。這樣才能將被動變為主動,讓背誦成為自然,讓積累成為習慣,讓課堂背誦在課外得到有效的延伸。我嘗試了一些做法:
1.家校結合
正確指導小學生背誦課文、積累知識,也要充分調動家長的積極性。我在布置家庭作業時,每天都有讀書、摘抄好詞佳句的內容,有時讓家長對學生背誦課文的情況進行監督和檢查。
2.別出心裁
積累知識很關鍵,靈活運用也很重要。我經常會采用仿寫課文、續寫詩歌、即興演講、連詞成文等有趣的形式來激發學生的靈感,讓學生學以致用。
這些只是我在教學中的一些粗淺的體會和做法,當然,指導小學生進行語文背誦的方法還有很多,需要我們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多留心、多探索、多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