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莉娜
摘 要 為了提高小學生身體素質及體育素養,農村小學體育課教學亟需得到改革和創新。受到硬件條件的制約,暫時只有從教學模式創新,從而提高體育課堂效率,促進青少年身心成長。本文根據教學現狀及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 農村小學 體育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16-0144-02
新一輪的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對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產生了強烈的沖擊。以往單一、刻板的教學方法顯然不能適應體育新課程發展的要求。因此,只有轉變觀念,解放思想,大膽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才能緊跟時代發展潮流。我校在新課程改革實驗中,結合教學實際把情境教學帶入體育課堂,依據新課程標準,結合教材內容與學生實際,設置相關的教學情境,把教學內容兒童化、興趣化、游戲化和生活化,讓學生在鮮明、形象、生動的教學情景中體驗樂趣,激發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而如何創設符合教學內容要求、適合學生身心發展的教育情景是情境教學探討的關鍵。
一、充滿趣味性的情境內容
在實驗班教學內容的安排和設計時,盡量符合學生身心發展水平的特點,貼近學生的興趣,結合各水平段的教材特點創編相應的情境教學內容。水平一的教材內容設計,根據低年級學生好奇、好動、好模仿等心理特征,主要創編游戲性、模仿性的情境內容。比如根據低年級學生喜歡體驗動物角色,把各種相似動物動作形象的教材以動物名稱命名,如兔子跳、青蛙跳、袋鼠跳、象行、馬奔、老牛拉破車等,讓動物情境再現于體育課堂中,把單一乏味的走、跑、跳、投、攀、爬等教材內容形象化、趣味化。水平二主要設計游戲競賽性情境內容,將經常學習重復練習的教材滲透到游戲競賽中。如模擬“兒童娛樂園”“運動會”等,教學內容融競爭性與娛樂性于一體滿足中年級學生逞強好勝的心理特征。到了水平三則以故事化、生活化情境內容為主,把各種故事、生活情節引入課堂并結合教材進行創造性改編。比如投擲單元教材可設計一些接近學生生活的、趣味性較濃的投擲滾拋的教學內容,如飛紙飛機、擲飛鏢、打保齡球等,也可設計故事性情境主題,如“英雄飛鏢”“仙女拋繡球”“地雷戰”“紅軍長征行”“中日夏令營”等,寓教材于生動形象有趣的故事情境中,讓學生如臨其境,使學生感受體育課的無窮樂趣。
二、創建愉快的課堂情境
1.合理運用語言描述情境
教學語言是創設教學情境的基礎,教師通過聲情并茂、妙趣橫生的語言描述活動情節與過程,強化教學情境,渲染情境的氛圍,使情境展現的形象更加鮮明,以激起學生的情緒,使學生主動地進入到情境中,產生情感體驗。此外,教師可根據游戲、故事情節或技術動作的結構和特點,從學生的學習特點與認知水平出發,把教材內容編成通俗易懂、形象有趣的順口溜或兒歌。這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對體育的興趣,而且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教材的理解與掌握,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腦,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教學效率。例如:游戲“老鷹捉小雞”,教師組織學生在口令(“我是老鷹本領大,今天要把小雞抓!”“老鷹老鷹不可怕,我們團結力量大!”)對話中進行游戲。學生在此游戲中盡情參與,積極動腦,不斷領悟游戲內涵和提高活動技能,學生越“玩”興趣越濃,課堂氣氛更活躍。
2.借助實物演示
以實物為中心,略設相應場景,以演示某一特定教材是體育課有別于其他學科的顯著特點。體育課教學大多是教師或學生運用各種體育器材,通過對各類教材的演示來理解掌握運動技術,因此場地器材是情境創設的一個重要因素。課前根據教學內容與要求,合理規劃教學場地,把場地設計得美觀大方、清晰新穎,不僅給學生耳目一新、賞心悅目的感受,而且能引發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其學習欲望,激活其創新激情。如準備活動的慢跑,如果讓學生長期繞田徑跑道慢跑,學生會感到厭倦。如果利用各種球場邊線或勾畫各種圖案(●€ぁ 選住 潁醚葡嚀踝齠嘀中問降穆埽邐南嚀酢⑿掠鋇耐及浮⒕揮行虻幕疃賴母惺埽寡目跎疋難壩菜嬤鑾浚急富疃Ч選?
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巨野縣教育部門和相關學校領導應切實落實國家規定有關學校法規、政策,把素質教育從娃娃抓起,真正擔負起全民健康素質全而提高的重任。一線教師應該積極發揮自我能動性,積極配合學校各方而工作,充分利用現有教學條件,保證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全而發展。
參考文獻:
[1]景霞.多元化、多層次教學模式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實踐[J].成才之路,2014,(24).
[2]王錫友,何光文.關于小學體育分層教學模式的探究[J].教育,2015,(17).
[3]寇杰堂.談主動參與式教學模式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小學教學參考:綜合版,2015,(18).
(責任編輯 劉 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