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世容
摘 要:識字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是近幾年來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重要要求。那么,在這種形勢下,教師應該如何來進行小學語文的教學呢?如何來保證教學的有效性呢?為此做了探討。
關鍵詞:識字教學;核心素養;語文教學
一、為什么要關注識字教學,小學語文教學的核心素養包含什么
識字是語文教學的基礎,如果學生的識字教學沒有做好的話,那么閱讀、寫作都無法正常展開,因此教師一定要做好識字的教學,引導學生多識字。另外,一個人的語文素養應該包括他的語文能力、語文積累、語文知識、學習方法和習慣以及認知能力和人文素養。要想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師就一定要注意教學的方式。
二、如何在識字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
既然我們說了識字教學與核心素養對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性,那么,教師應該如何在識字教學中滲透核心素養呢?
1.以學生為教學的主體,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
在傳統的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教師往往采取的是灌輸式的教學模式。我們拿“林”字來舉例,教師往往會直接告訴學生這個字應該念“lin”,讀二聲。學生只能被迫去記憶,看起來學生認識的字多了,但是實質上學生的識字能力并沒有得到提升。因此,教師可以以學生為主體來進行教學,在面對生字的時候讓學生去探究這個字應該怎么讀。如“冰”字,教師可以讓學生去探究,一個“水”左邊有兩個點應該讀什么呢?從而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引導他們通過自己的方式獲取知識,進而提升教學的質量。這種形式看起來比灌輸式的教學模式進度慢一些,但是當學生的學習能力被培養起來之后,教學的效率就能夠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因此,在識字教學中教師可以以學生為教學的主體,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語文學習能力。
2.在識字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
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每一個漢字都有其獨特的含義。在進行識字教學時,可以向學生滲透文字的魅力,從而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首先,可以用拆字法來進行教學。我們拿“臭”字來進行舉例,教師可以用“自大多一點”來形容。如果人很自大的話那么這個人很“臭”,既能教導學生做一個謙虛的人,同時也能做好識字的教學。其次,可以采取“猜字謎”的教學方式。我們拿“高”字來進行舉例,教師可以這樣來進行:我給大家出一個字謎,如果誰能猜對的話獎勵一塊糖哦。學生們這個時候興致都很高。然后再進行描述:一點一橫長,口字在中央,大口張開嘴,小口往里藏。猜字謎是我國的傳統文化之一,中國的漢字文化博大精深,每一個字都可以設計成字謎,因此教師可以用這種形式來進行識字教學,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再次,可以結合字的來源進行教學。如“火”字,它最開始時的寫法是什么,之所以這樣寫是因為更像一個燃燒的火苗;后來是如何演化成現在的“火”字的。教師可以通過給學生講述每一個生字的來源來滲透我國博大精深的文化,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
3.培養學生良好的識字習慣
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也是語文教學的重點之一,那么,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教師應如何來培養學生良好的識字習慣呢?首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去觀察周圍的漢字。校園里、家庭生活中都離不開漢字,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處處留心生活中的漢字,遇到不認識的就及時詢問身邊的人,并問清楚這個字的含義。這樣,學生的識字能力將會大大提升。另外,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積累,每天放學的時候可以把今天所學的生字回想一遍,看看自己能否準確地讀出來并寫出來,從而提升學生的識字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識字習慣。
4.游戲化教學,提升學生的認識能力
小學階段的學生對枯燥的課堂教學模式并不“感冒”,相對而言,他們對游戲的興趣更濃烈一些。因此,在識字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游戲化的教學模式來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首先,教師可以開展一個“我愛記生字”的游戲,教師隨機說出一個語句,讓學生去填字,如“桃花 了”,這里可以填“開、敗、謝、凋、落”等多個字。教師可以進行比賽,看哪個學生能夠最快舉手并準確把這幾個字寫到黑板上,能寫出五個字的學生獎勵五朵小紅花,能寫出四個的學生就獎勵四朵小紅花,能寫出三個的學生則獎勵三朵。小學階段的學生都對小紅花充滿了向往,如果教師能夠利用這種游戲化的形式來獎勵學生小紅花的話,相信學生的識字能力一定會有所提升。
總述:識字是小學語文教學中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如果識字教學沒有做好的話,那么閱讀就無法正常展開,學生在其他科目的學習上也會有困難。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語文課程標準對語文教師提出的重要要求。那么,如何在小學識字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呢?如何讓語文的教學更高效呢?今天我們就這些問題進行了探討,希望能夠對各位教師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張連娜.淺談課改下小學語文回歸本色課堂教學[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21):13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