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敏
摘 要: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可以有效地加強學生的語文素養。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改善自身的教學方法,及時改善在閱讀教學中出現的問題,讓閱讀教學更加符合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學生通過閱讀學習,可以豐富自身的情感,并且找到語文學習的興趣,從而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
小學階段的閱讀教學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教師往往會忽略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只重視對學生基本語文知識的培養,認為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就是打基礎。教師的做法忽略了閱讀能力對學生學習語文的幫助,通過對閱讀能力的培養,小學階段的學生就可以自行地尋找教材中的知識,也可以增強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認同感。基于這種教學狀況,教師就應該改變以往的教學方法,將閱讀教學提上日程,為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閱讀教學的必要性
在小學語文的課堂上,教師非常注重教學的效率,也注重對學生語文基礎的培養。但是由于教師自身教學能力的差異,導致了語文課堂教學效果參差不齊。開展閱讀教學,是新時期適應學生發展方向的教學思路,需要對此進行極大的關注。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閱讀教學必須在合理的教學方式下進行,否則非但不會取得預想的效果,還會影響學生對語文閱讀的厭惡。通過語文閱讀的教學指導,學生可以在語文的學習中找到重點,認識到語文學習中的樂趣,對文章產生極大的探究興趣。教師想要在語文課堂上取得高效的教學成果,就必須進行閱讀教學,讓學生產生對閱讀的認同感。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著很多問題,既包括教師自身的原因,也包括學生在學習方面的原因。教師在教學的時候,由于傳統的教學方法根深蒂固,教師難以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導致閱讀教學難以有效地展開。傳統的教學模式對學生要求過多,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厭煩之后,就難以提升對閱讀的興趣。小學語文在小學階段的教學中所占比例比較大,教師往往依靠課量大來對學生進行大批量的閱讀訓練,不對學生進行思路上的指導,只是僵化地進行訓練。長此以往,學生的閱讀學習積極性就會消失殆盡。教師在進行大批量的閱讀教學時,往往會忽略對學生閱讀情感的培養。學生的閱讀情感也是閱讀教學的重點,通過閱讀情感的培養,能提升學生的閱讀技巧。教師制訂過高的教學目標,也是限制閱讀教學的另一個因素,也導致小學生無法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三、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策略
1.采取多樣化的閱讀教學方式,保證教學的高效率
依靠課量大對學生進行閱讀教學,學生雖然會取得一定的閱讀能力提升,但是那種閱讀能力是死板閱讀能力,學生并不喜歡,長期下去,學生會對閱讀學習喪失興趣。多樣化的閱讀教學方式,是在僵化的語文課堂教學現狀下所提出來的。所謂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包括閱讀方式的多樣化和閱讀資料的多樣化。閱讀方式的多樣化就是讓學生在課堂上分組探究閱讀材料,通過交流與合作找到答案。這樣多樣化的閱讀方式,可以讓學生提升學習語文閱讀的興趣。閱讀資料的多樣化就是將多種閱讀資料進行整合,讓學生進行閱讀分析。例如,在進行古文的閱讀教學中,可以選用古文作者的詩詞進行綜合分析,讓學生掌握閱讀的方法。學生通過多樣化的閱讀學習,會增強自身整合知識的能力,也會對語文閱讀學習產生興趣。
2.注重學生對閱讀材料的賞析,培養學生的閱讀情感
在小學階段讓學生賞析閱讀材料,雖然要求比較高,但是也在情理之中。學生在小學階段就可以賞析閱讀材料表面的情感,不用去深入發掘作者的思想感情。每個學生對閱讀材料的感悟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做一個思路上的大致指導,讓學生不會過度地偏離文章的思想感情。通過對閱讀材料的賞析,學生就會形成自主賞析閱讀材料的能力,對閱讀能力的提升是一個很好的幫助。
3.及時總結、評價閱讀成果
教師在總結閱讀成果的時候要對學生進行鼓勵,得到教師的鼓勵,學生才會在語文學習中主動進行閱讀。教師及時總結學生的閱讀成果,還有一方面的作用,就是可以及時掌握學生目前的閱讀狀況,根據閱讀狀況改變自身的教學方式。例如,在進行總結的時候,可以讓掌握知識熟練的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展示,這樣會激發學生的閱讀積極性,爭取下一次自己也可以上臺展示自己的閱讀成果。及時進行評價,還可以讓學生知道教師是注重閱讀教學的,從而在心里也會重視閱讀。
小學階段的閱讀教學是非常重要的,雖然有很多問題,但是還需要教師及時采取措施進行改善,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學生通過閱讀能力的培養,可以提升自身的語文素養。
參考文獻:
[1]劉京菊.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方法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4(8).
[2]周嘉芬.新課改背景下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研究[J].課外語文(下),2015(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