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璐璐
摘 要:習作要指導學生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達自己的意思。能根據日常生活的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要有利于學生開闊思路,自由表達,這是對習作指導的重大改進,是充分發揮學生在習作中主體性的重要舉措。自由表達是讓學生自由選擇表達內容、寫真話、說實話、說心里話,抒發真情實感。寫自己熟悉的人、事、景、物,使習作言之有物。讓學生自由選擇恰當的表達方式無拘束地寫,想寫什么,就寫什么,想怎么說就怎么說,營造出一種輕松、和諧的良好氛圍,從而減輕學生對寫話習作的心理壓力。
關鍵詞:習作;感悟;實踐
為什么習作教學一直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難點?為什么習作成了學生望而生畏的事情,也成為教師和學生都頭疼的事呢?習作教學是語文教師面臨的一大難題。為了寫好作文,師生都必須付出許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
新課標指出:習作要指導學生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達自己的意思。能根據日常生活的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要有利于學生開闊思路,自由表達,這是對習作指導的重大改進,是充分發揮學生在習作中主體性的重要舉措。自由表達是讓學生自由選擇表達內容、寫真話、說實話、說心里話,抒發真情實感。寫自己熟悉的人、事、景、物,使習作言之有物。讓學生自由選擇恰當的表達方式無拘束地寫,想寫什么,就寫什么,想怎么說就怎么說,營造出一種輕松、和諧的良好氛圍,從而減輕學生對寫話習作的心理壓力。由老師引導學生循序漸進,由易到難,全面參與,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把握了習作教學的總目標和要求。為指導學生寫作鋪好路子。所以,我們先找出學生寫作困難的原因,才能對癥下藥。
小學生怕寫作文的原因可能是:對寫作不感興趣;教材習作要求與學生生活脫節;會說不會寫;沒有真實生活。由此導致作文中常常出現“空”“假”“抄”的現象。因為學生平時沒有注意積累,從而覺得沒有東西可寫。為此,我們要遵循習作教學的基本原則進行教學,即生活與習作相結合、循序漸進、讀寫結合、先說后寫、多元交流等,使學生的作文具有實用的目的。習作要求要做到真實有效,要運用學生的生活經驗,激勵其寫符合自己需要和感興趣的東西。同時要指導學生大量閱讀課外書籍。課堂習作時老師必須親自指導學生的作文過程,要和學生一起寫作。例如,某校長在黑板上的一句提醒語,科學老師的課堂實驗,都能給學生創造寫作素材。
隨著小學生接觸信息量的不斷擴大,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習作教學越來越需要小學語文教師深入地探討研究,如果再固守以前作文的“寫景、記事、抒情、狀物”四大塊來進行習作訓練,不但不能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反而會束縛學生的思維,因此,我認為習作教學應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還貫徹了這樣的思想:“有話必說,無話不說,說必須心口如一,不能說謊。”其實這里它包含一個簡單的哲理,即減少對學生的束縛,讓學生把交往能力與習作訓練有機地結合起來。我們在小學教材中就有許多優美的寫景散文,如四年級教材中的《桂林山水》《鳥的天堂》等,這些經典的寫景文章,不僅可以激發學生欣賞的美感,還會讓他們感受到語言文字的神奇,老師在進行閱讀教學的同時,可以抓住學生強烈的表達欲望,引導他們再創造,如改寫成小詩,按照文章的模式進行遷移性練習。小學語文教材中還有許多含有豐富的知識性和趣味性的說明文,教師也可以利用閱讀激發學生的寫作情趣,如讓他們展開想象補充內容,重組語言進行改寫練習等。在教學五年級上冊《新型玻璃》一文時,我便利用學生對新生事物的興趣,鼓勵他們為文章補充段落,訓練學生過渡句的運用,學生非常有興趣,而且想象力豐富,對課文的再創造得心應手,根本體會不到寫作有多難。
學生情緒激昂,視野開闊,在親身體驗中掌握了豐富的材料,在寫作時就是東風一到,萬箭齊發。學生抱著趕快將自己的快樂講給別人聽,與別人一同分享快樂的心態來寫的,當然是有著無限的快樂。所以,學生不是沒有自己的生活,而是教師沒有教學生去發現。
寫作是抒發情感的一種方式,是一個人綜合性語文能力的體現。因此,使學生“敢于寫,樂于寫,有能寫好的信心”,從而真正實現課程標準的目標:“能根據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進行寫作。”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以上都是自己不夠成熟的言論,望能與同仁們分享,并得到寶貴的指導。我相信自己在如火如荼的新課標的春風下,繼續努力,堅持不懈,自身素質也一定會有所提高。
參考文獻:
[1]戴琳.我手寫我心 筆尖露真情:習作教學點滴談[J].教育界(基礎教育研究),2014(1):55.
[2]付蓮芝.例談作文教學中的“文”“道”并舉[J].吉林教育,2011(18):5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