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詩玥+李萬麗
(甘肅省嘉峪關市第三幼兒園)
摘 要:通過了解幼兒語言教學活動的現狀,進而探明幼兒在口語表達和語言交流方面的真實需要,并提出可供參考的建議。幼兒期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的開展,對孩子以后語言能力的發展有著非凡的意義和影響。因此,有必要對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的有效性進行研究。
關鍵詞:幼兒語言;有效教學;個體因素
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可以幫助幼兒獲得言語的技能,促進幼兒認知能力的發展,并通過口語表達能力的逐步提升,從而提高幼兒的言語能力。幼兒語言教學在幼兒素質教育和幼兒園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現在越來越受到幼兒教育工作者和廣大家長的重視。為了更好地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有必要對幼兒園語言教學進行改革,從而提高幼兒語言教學的有效性。
一、幼兒語言有效教學的含義
有效教學是指符合教育教學規律,有效果、有效益和有效率的教學。包括教師有效地教,也包括學生有意義地學,是多種因素交互作用以促進主體全面和諧發展的過程。有效教學也是一個不斷創造、生成的過程,是在不斷地反思與評價的基礎上以實現各種教育資源優化配置,達成課程和教學目標的過程。綜上所述,語言有效教學是指教師刺激幼兒言語的濃厚興趣,準確把握語言活動的內涵,適當指導幼兒以增強幼兒言語的積極主動性。
二、影響幼兒語言能力的因素
1.個體因素
幼兒有其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其發展的水平各有差異,其差異主要體現在年齡、性別、溝通能力、體質、自信心、安全感和分享意識等方面。影響幼兒語言能力發展的個體因素體現在這幾個方面。幼兒因這些因素的差異,形成不同的個性品質,有的幼兒善于言語表達和交流,而有的幼兒難以啟齒、羞于表達,體質和自信心強的幼兒,語言能力的適應性就比體質弱、缺乏自信心和安全感的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好很多。
2.環境因素
幼兒生活的環境中,幼兒園和家庭無疑是幼兒成長中的重要環境,教師和家長是幼兒成長過程中語言能力發展的重要啟蒙老師。但是從時間上看,幼兒從入園以后,大多數時間是與老師、小朋友一起度過的,老師對幼兒語言能力的影響滲透于幼兒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與家長相比,教師對幼兒語言能力發展的影響更具有目的性,主要表現在:教師和幼兒之間積極交流的多少、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中教師對幼兒的尊重水平、平時的一日生活中教師對幼兒的回應如何、教師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方面的問題和關注點足不足以及幼兒在語言教學活動中的表現怎樣。由此可見,環境因素對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
三、培養幼兒語言能力的有效教學策略
1.營造良好的言語氛圍,使幼兒敢說、想說、大膽說
教師和家長應為幼兒創造一個輕松、舒適的言語環境,使幼兒有話敢說、想說、大膽說。首先,教師和家長要和幼兒建立一個平等的關系,像一個朋友一樣,給幼兒創造一個有話愿說、有話敢說的大環境。其次,家長和教師應成為幼兒的傾聽者,在傾聽的過程中了解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水平,并根據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水平適時給予積極的回應和適當的指導,強化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和言語能力。
2.家園攜手共育,強化幼兒的語言能力
幼兒園和家庭是幼兒成長的搖籃,是孩子溫暖、快樂的港灣。家庭成員的文化素養及語言表達能力直接影響幼兒語言能力和水平的發展。首先,幼兒教師和家長應給幼兒樹立榜樣,多與幼兒進行積極的交流,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言語習慣。其次,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提升幼兒的語言能力和水平,選擇一些能激發幼兒語言能力提升的動畫片、童謠、故事書等,讓幼兒在看、說、聽、讀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使語言能力得到發展。
3.讓幼兒園一日生活成為語言能力提升的潤滑劑
在幼兒園的一日活動中,語言集體教學和積極交流是培養幼兒語言能力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可以使幼兒在一個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得到積極應答的舒適環境里健康快樂地成長。首先,教師要充分利用能使語言能力得到發展的重要節點,可以請小朋友在飯前給大家分享兒歌或故事,在區域活動中的表演角鼓勵幼兒進行大膽、自由的繪本表演,充分發揮幼兒的語言能力。其次,教師應注意幼兒語言能力發展的個體差異,給予針對性的個別語言教學,注重創造多樣化、豐富化的語言教學,爭取使每一個幼兒的語言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和發展。
參考文獻:
[1]常利芹.有效教學策略在幼兒園美術教學中的運用[J].新鄉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5).
[2]郭秀梅.幼兒語言教學策略探析[J].新課程,2013(12).
注:本文為2016年度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課題立項號:GS[2016]GHB1309)“培養幼兒語言能力的有效教學策略研究”成果。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