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晉梅
(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義井街道中心學校)
摘 要:翻轉課堂,顧名思義就是將原本的課堂內外時間顛倒過來:課前讓孩子們觀看基礎知識授課視頻,通過預習掌握基礎知識,然后騰出課堂時間來處理同學們發現的問題。經過這樣調整,給了同學們最大的學習自由,利于釋放他們主動學習的能量,騰出更多的課堂時間來解決疑難問題,從而豐富認知,遷移能力。結合教學實踐,從小學生認知規律出發,對怎樣巧用翻轉課堂提升效率進行分析和討論。
關鍵詞:小學語文;翻轉課堂;自主學習;實踐探究
翻轉課堂是美國化學教師通過錄制授課視頻的方式給生病的同學補課而發現的教學方法,經過多次改進和實踐,發現這樣的教學法雖然與正常的課堂時間安排顛倒,但是深受學生歡迎,并且取得了理想的教學效果。在國內,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廣,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已經深入人心,同時我們也認識到傳統的課堂講授—課后練習的方式已經不能充分滿足學生的認知需求,這就是課堂效率低下的原因。小學是語文學習的開始階段,眾所周知,語文知識面比較廣,要想提升語文能力不僅需要記憶,更需要掌握理解和分析方法,這就給小學生帶來了困惑。而翻轉課堂的引進就能有效解決這一難題:翻轉課堂讓同學們在課前先通過觀看視頻學習基本知識,這樣我們可以通過與新知識相關的問題喚起他們主動學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接下來我們充分利用課堂時間來解決同學們遇到的問題。通過這樣的調整,讓課堂由被動灌輸的課堂變成學生主動探究掌握學習方法和知識內容的課堂,無形之中就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驅動他們在課堂上通過互動、探究等活動來體驗知識生成和發展的全過程,完成知識到能力的遷移。鑒于此,筆者就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說一說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巧用翻轉課堂提升效率。
一、小學語文翻轉課堂教學理論分析
許多人一聽說翻轉課堂,覺得其實沒有什么,無非就是借助微視頻或導學案讓學生提前進行基礎學習,然后課堂上進行重點探索與討論。其實不盡然,在基本的學習時間調整之外,我們并不是為了省事將課堂教學內容放在了課外,而是為了充分利用課堂時間,讓學生在掌握基礎概念的情況下富有成效地互動學習和探索活動,這是翻轉課堂的教學中心構成,也是開辟以生為本的主要陣地。
小學語文確實有很多知識點都需要記憶,但是小學階段也是培養孩子們初步分析和理解能力的關鍵階段。傳統的語文教學正是忽略了這一點,將語文課上成了照本宣科的課堂說教和死記硬背的私塾式教育。這就從根本上扼殺了學生的思考和認知能力,導致孩子們缺乏思維能力,在以后遇到發散思維的問題時束手無策。翻轉課堂將基本的理論講解和情境展示放在了課前,騰出足夠的課堂時間讓同學們提出自己的問題,然后完成對知識的回顧和實踐的同時進行充分的互動和討論,便于“吸收內化”知識,生成舉一反三的應用能力。
可以說,翻轉課堂完成了由“教師灌輸—學生接受”到“學生自主學習—發現問題—教師引導解決問題”的根本轉化,通過學習時間調整增加了師生、生生多邊互動、交流和實踐的學習時間,徹底實現了將學習的主動權歸還給學生的生本課堂模式,能有效提升課堂效率。
二、翻轉課堂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通過翻轉課堂的教學結構和理論基礎,我們認識到它能有效節約課堂時間,充分發揮學生學習主體的作用。但是有句老話說:“不在拳術,而在功夫”,說的就是方法再好也需要掌握熟練的技術才能完成高效運轉,那么實際教學中我們應該怎樣來落實翻轉課堂呢?下面我們就依照流程結合小學語文教學實踐進行如下幾點討論。
(一)指導課前自學
課前自學是翻轉課堂的基礎和前提,同學們只有通過課前自學基本掌握理論知識和概念后,才能在課堂探究環節抓住重點深入探究,否則將不知所從,緣木求魚。為了提高學生課前自學的效率,我們就有必要對學生進行自學指導。當然課下同學們都在家,不能統一指導,我們只有通過課前導學案和微課視頻對這節課學什么、怎么學進行指導,才能讓同學們學有所獲。
因為小學階段孩子們多以形象思維為主,他們對抽象的理論說教不感興趣,因此用形象的微課視頻來指導課前預習不但可以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讓孩子們充分理解文本的情境。比如在教學《富饒的西沙群島》時,如果按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背誦和記憶生詞和優美句子,學生肯定會厭煩。我們可以利用翻轉課堂指導學生在課前自學:一方面讓孩子們在家長的指導下搜集關于西沙群島的視頻或圖片資料,這樣讓他們對文中的描述有形象、直觀的了解,也從側面激發了他們學習和探究本課的積極性;另一方面讓他們根據設定的預習導案進行基礎知識學習,把預習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圈出來。只有這樣才能在課堂上抓住重點,集中攻克教學難關,及時完成知識到能力的遷移。
(二)課堂實踐探索
課堂是學習活動的主要陣地,課前自學就是為了讓同學們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充分利用課堂時間完成重難點的探索、研究和實踐操作。下面我們從三個環節對小學語文翻轉課堂進行分析:
1.嘗試自主探究
小學生處于身心發育初期,他們尚未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和探索能力。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一個人如果不能通過獨立思考和體驗認知事物,就無法對事物進行深入了解,更不能掌握事物的基本性質和原理為我們服務。”所以,我們要在小學階段逐步對孩子們進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只有“授之以漁”,才能讓孩子們獲得長足的發展。
還以《富饒的西沙群島》一課教學為例。同學們通過課前自學對西沙群島有了很形象的認識,同時也已經掌握了基本的生詞,并對本課的寫作角度和手法有了一定的認識。這時,我們在課堂上就可以鼓勵大家提出在預習過程中發現的問題,然后總結出比較普遍化的問題,留給大家幾分鐘獨立思考的時間和空間。
比如,許多同學對預習中提出的問題“文章哪一句是中心句”不知道如何尋找,我們就在課堂上提示大家,中心句就是對文章具有總結和概括性的句子,看看文章都是圍繞哪一句寫的?或者哪一句話能整體概括本文呢?在這樣的啟發下,孩子們再次逐句閱讀,然后就會發現“那里風景優美,物產豐富,是個可愛的地方。”這一句是中心句。當然這只是一個小例子,就是為了說明在課堂上如何針對預習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進行啟發和指導。經過這樣的層層引導,同學們在自學的基礎上進一步總結和歸納,有利于生成知識脈絡,有效構建知識體系。
2.實踐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和探究是翻轉課堂常用的教學方式。課堂本質上是在交流、互動中讓知識和信息得到擴散。小學語文教學相對比較抽象,操作要求也比較高,所以針對深層次的知識和難點,我們可以鼓勵同學們以學習小組的方式進行合作探究,這樣可以互相幫助實現信息共享和優差互補,進而共同進步和提高。
(1)再次設問啟發
處理完大家課前遇到的問題,隨著課堂探究的深入,我們也要適時結合學生認知和學習進展提出新的問題來引導同學們實踐合作探究。這樣的問題往往有一定的深度、廣度和難度,需要同學們經過多方思考和溝通才能深入認知。
這里以《葡萄溝》一文第二課時教學為例,我們可以這樣再次設問來引導學生合作探究:
①認真閱讀課文,討論三個自然段是按怎樣的順序介紹葡萄溝的?
②為什么說“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
③分析課文,我們學到了怎樣的描寫手法,對我們介紹家鄉等景點提供了怎樣的啟示?
這樣設置三個問題不但有一定的思考難度,還層層遞進,引導孩子們從基本的生詞學習和熟讀訓練上升到景物介紹(寫作)技巧的掌握,如此方能一步步吸引他們深入到合作探究中來,為深入討論和交流奠定基礎。
(2)討論交流
討論交流是小組合作學習的中心環節,該環節中兩個同學都是討論的主角,不能和說相聲一樣,一個捧哏一個逗哏。只有兩人相互監督,協同探討,才能積極發現問題,進而通過深入思考解決問題。當然,在具體實踐過程中,基礎好的同學一定要及時幫帶基礎薄弱的同學,基礎薄弱的同學也要積極發揮自己的長處為合作學習做出貢獻,這樣才能實現互教互學,為后進生提供參與知識互動的機會,實現共同進步和提高。
討論過程中針對有一定難度的問題,基礎薄弱的同學一時無法打開思路時,幫帶組員要給予及時幫助,有效合作交流。例如:針對《葡萄溝》第二課時的合作學習第三個問題,許多基礎薄弱的同學對這樣具有綜合性的問題及分析一籌莫展,這其實就是學習他人長處的契機,基礎好的同學一定要不遺余力地給予啟發和引導:首先,第一自然段就寫了葡萄溝物產豐富,盛產很多水果;其次,葡萄溝的風景好、維吾爾族老鄉“熱情好客”。這樣引導,就傳遞了思考綜合性問題的方法,讓基礎薄弱的同學增長知識和技能。
3.完善交流評價
學習成果展示與探索是翻轉課堂的畫龍點睛之筆。各學習小組合作探究完畢后,要將合作成果進行展示。然后全體學生和指導老師參與交流和評價,這樣才能使信息擴大化,讓同學們發現自己的不足,學習他人的長處,最終完成知識的整合,達到融會貫通的境界。需要注意的是,翻轉課堂不但要注重對學習結果的評價,還要通過建立學生的學習檔案,注重對學習過程的評價,真正做到定量評價和定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對個人的評價和對小組的評價、自我評價和他人評價的良好結合。評價的內容涉及問題的選擇、獨立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在小組學習中的表現、學習計劃安排、時間安排、結果表達和成果展示等方面。對結果的評價強調學生的知識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對過程的評價強調學生在實驗記錄、各種原始數據、活動記錄表、調查表、訪談表、學習體會、反思日記等內容中的表現。
三、翻轉課堂的幾個思考與建議
任何教學方法都有其長處和不足,翻轉課堂也有其局限性。所以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下面是我在教學實踐中發現的幾個問題,并提出幾個針對性的思考和建議。
(一)問題和不足
由于我國的翻轉課堂正處于起步探索階段,之所以沒有大范圍、大規模的實行并應用于小學語文的教育中,我覺得原因還有以下幾點:
1.中國的傳統教學模式對師生的影響巨大
中國的傳統教學模式就是老師上邊講,學生下邊聽,老師講什么學生就學什么,導致學生對老師的依賴性特別大。而翻轉課堂對學生的自學能力、學習能力與學習水平、自我控制能力、良好的學習習慣等都提出了挑戰。而這些恰恰是我國學生比較欠缺的學習能力。這樣,就會有好多學生不適應,加之學生本來學習任務就比較重,課后的視頻無疑又是一項負擔。
2.教師專業發展不均,信息技術欠缺
有些教師無法理解翻轉課堂的核心,所以無法明確到底要錄制什么、怎樣去錄制、怎樣在課堂上起作用等問題。也有教師像平時講課一樣,在錄制中從頭講到尾,這樣既沒有起到效果,也加重了教師的負擔。翻轉課堂對信息技術的要求很高,設備的支持、網速的快慢都是實行翻轉課堂的重要因素。而且,視頻的拍攝、后期的剪輯都需要由專業人士處理。
(二)思考與建議
1.個人化的學習
課前觀看微視頻是學生的自主學習行為,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掌握得不是十分明確,這就造成微視頻內容的設置缺乏相應的針對性。因此,必須加強“個人化”的學習,組織針對性輔導,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提升學生的自信心。
2.教學內容比重
微視頻教學內容偏重于講述類型的知識,但是語文教學更注重的是思考和啟發,因此對于翻轉課堂的運用,要根據學生特點以及具體知識進行具體的安排,不可盲目地拘泥于翻轉課堂的形式。
3.量化評價體系
建立健全量化評價體系,可以有效地促進翻轉課堂的改進和完善。因此,要求學生積極對課堂進行反饋,教師嚴格按照反饋信息及時做出改進,進一步提升教學課程效果。
四、總結和展望
翻轉課堂可以把學習從被動灌輸變為主動探索,將學習的決定權從教師轉移給學生,通過互動的模式,使學生對知識的獲取更有針對性。但是,當前來說,翻轉課堂運用也存在很多局限性:首先,中國基礎教育的教學內容、教學進度以及考核都是有一定要求和標準的,以個性化為優勢的翻轉課堂在中國如何符合考核的標準是每個老師必須考慮的問題;其次,開展微課需要一些輔助資源,如網絡課程或微課等,這就要求老師不斷學習、不斷成長、不斷努力。我相信,我們一定能結合班級的實際情況,摸索出適合各類情況的高效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段莉,段潔.翻轉課堂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寧夏教育,2016(3).
[2]陳中毅.探究翻轉課堂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少年,2016(28).
[3]李香.多媒體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2).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