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炳齊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馬山縣金釵鎮龍印小學)
摘 要: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與發展,小學數學教學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創建出有效問題情境,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學習與發展。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就要做好問題情境的創設工作,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與印象。針對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問題情境創設思路進行了簡要闡述,并提出幾點看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奇偶學;有效問題情境;創設思路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創建問題情境,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正確理解數學知識,同時也可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就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從這一階段學生的數學思維出發,做好問題情境的創設以及優化工作,在問題的指導下調動學生的知識以及經驗等,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完善學生的數學知識結構。
一、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創建問題情境的意義
1.引出學生的學習話題
對于小學數學教學來說,教師要保證所創建的問題情境具有生活性以及挑戰性,這樣才能讓學生受到數學知識的影響,從而將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中。如學生在學習“用數對確定位置”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先引導學生從甲午海戰上理解,同時還要借助多媒體給學生展示出相應的圖片,并向學生提出方位確定的問題。這樣就可以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幫助學生主動地掌握好這一知識。
2.滿足學生的學習心理
想要創建出有效的數學情境,就要從學生的認知以及經驗等方面出發,引導學生思考問題,站在數學的角度找出情境中存在的數學知識。通過實踐可以看出,問題情境可以幫助學生消除認知與心理上的障礙,促使學生學會思考,從而提出實際問題。所以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就要具備敏銳的眼光,掌握學生的思維方式,鼓勵學生思考,同時還要為學生提供相應的基礎知識,以此引導學生學習。
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創建有效問題情境的措施
1.保證與學習內容之間的聯系
對于問題情境來說,就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做好教學工作。第一,要具備一定的數學信息以及思考價值,避免出現形式化情境的現象。第二,要與教學內容相吻合,這樣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第三,要保證與教學環節相契合,促進學生實現有效的發展。如學生在學習“角的認識”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從生活情境出發,選擇一些具有角的圖形,通過引導學生進行比較等掌握好這一知識。同時,教師也可以選擇硬直條與圖釘作為教學工具,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制作角。在這種教學方法的影響下,學生可以更加直觀地了解這一知識,同時也可以加深對角的認識。
2.激發學生的聯想與思考能力
對于有效數學情境來說,其目的就是要啟發學生。如學生在學習“圓的認識”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向學生提出“車輪軸為什么在圓心”等問題,同時還要讓學生通過想象等方法思考如果軸不在圓心上,那么又會發生怎樣的情況等,通過情境可以幫助學生更加清楚地認識這一知識,同時也可以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3.從學生的學習活動出發
對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來說,實現問題情境活動化對學生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同時也可以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情境中,借助自己動手操作以及觀察等獲取數學知識,從而提高自身的數學能力。如學生在學習“圓柱的表面積以及體積”知識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圓柱物體,并引導學生通過分類等找出物體的特征。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操作,可以感知到圓柱體的材質以及特點。教師再讓學生對物體進行拼擺,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對圓柱體的認識。在這一教學活動中,學生并不會產生厭煩的心理,而是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這樣也就掌握好了這一知識。在問題情境的影響下,學生通過小組之間的合作解決了實際問題,同時也可以將數學問題運用到生活中去,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質量。
4.選擇有效的互動話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來說,想要創建出有效的問題情境,教師就要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帶著問題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只有幫助學生樹立起學好數學知識的信心,才能讓學生掌握好數學知識。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就可以適當地進行延伸教學。如學生在學習“簡便運算”以前,教師就可以給學生講述高斯小時候的故事,在故事的影響下,可以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學習環境,同時也可以激發出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運用好公式以及定律。
總的來說,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出有效的問題情境,對學生的學習與發展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就要先掌握好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選擇科學的方法向學生提出問題,保證問題具有針對性,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問題情境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高幼珍.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問題情境的創設[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1(9):77-78.
[2]胡華東,覃小平.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的方法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0(16):53-54.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