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陳吉
(江蘇省新沂市高流鎮石澗小學)
摘 要:在大力追求“高效”課堂的今天,卻有人忽視了“有效”是其基礎。也就是說,課堂教學只有在“有效”的基礎上才可能“高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影響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因素可能很多,實施愉快教學不失為最佳選項。從創設樂學的學習氛圍、設計自主的學習活動、采取豐富的教學手段等方面進行闡述,希望對同行有所啟迪。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教學;愉快教學
當前,教學的有效性是受到關注的熱點話題,一節課上下來結果到底怎樣,是看教師的教,還是學生的學。這是兩種教學觀念的較量。過去,我們評價課堂主要是看教師的表現,教師設計精彩,引導得當,就是好課。現在,在新的教學觀念的引領下,評價的方向由教師轉向了學生。一節課是否有效,應當看學生學得如何。而學生學得如何,又要看學生是不是學得愉快,學得主動、扎實。那么,如何實施愉快教學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把握。
一、創設樂學的學習氛圍
任何學習都是在一定的氛圍中進行的,這是學習的外部因素,也是制約學習效率的原因。好的氛圍會感染學生,讓學生能輕松地融入。就目前的語文課堂來看,一部分老師重視學生學習情境的營造,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學習積極主動,課堂氣氛活躍。但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課堂是死板、嚴肅的,課堂死氣沉沉,教師始終板著臉,學生大氣不敢出,一種緊張的課堂氣息,令人窒息。試想,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如何會感到幸福快樂呢?怎樣創設溫馨的課堂氛圍呢?
1.利用直觀手段創設情境
實物、圖片、視頻、音樂等直觀的教學手段,會對學生形成感官的刺激,引發學生的形象思維,營造出良好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走進文本,以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閱讀。因此,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好這些直觀的教學手段,幫助學生以最佳狀態進行閱讀理解。特別是低年級孩子,更容易對形象的東西感興趣,教學中要經常運用。
比如,教學《冰花》一文,在揭示課題時,問學生:“你們見過冰花嗎?”學生說“見過”,然后讓學生說說是什么樣的。這時,教師出示事先準備好的各種各樣的“冰花”圖,讓學生觀察,學生都睜大了好奇的眼睛,仔細觀察著。學習的興趣被激發了。這時再來讀課文,理解冰花的樣子就不難了。
再如,教學《夕陽真美》一課,學生雖然天天見過夕陽,但是并不會留心,課文雖然寫出了夕陽的美,但對于二年級孩子來說也是很抽象的。于是,教學中,我播放了有關夕陽的視頻,讓學生通過觀看,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也激發了學習的興趣。
2.利用教師輕松對話
課堂氣氛的營造,靠的是老師。除了可以利用外部的手段,教師自身的資源也可以利用。一個充滿親和力的教師,總會讓課堂春意融融。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就不會感到學習的壓力。那種彌漫在師生間、生生間的濃濃情意,會讓學生滋生出很多意想不到的閱讀感悟,也會讓課堂教學精彩無限,更加高效。
二、設計自主的學習活動
學生的學習活動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被教師牽引著的。這在過去的課堂中體現得比較明顯。教師一段一段地分析講解,學生機械地聽記,造成學生毫無興趣可言。要想學生能愉快地學習,必須讓他們有自主的空間。因此,教師要設計自主的學習活動,保證學生能充分去學。
比如,教學《諾貝爾》一文,教師設計了這樣一個學習活動:課文是如何寫出諾貝爾發明炸藥經過的?他的哪些做法觸動了你,讓你產生了什么想法?
這樣的一個學習活動,要求具體,指向明確,學生帶著這樣的問題進行文本的閱讀,就不會被束縛,他們可以盡情發揮自己的能力,施展自己的本領,把自己的閱讀理解展示給別人。當學生的閱讀感悟得到教師或者同伴的肯定時,就會生發源自內心的愉悅。這種快樂是學習帶來的,是深層次的快樂。
三、采取豐富的教學手段
學生的學習需要不斷地進行刺激,而刺激是需要變換方式和手段的,一成不變的教學手段,會讓學生覺得學習索然無味。語文的教學手段一般是聽說讀寫,這是最常規的手段,也是課堂中需要夯實的。除此之外,還可以用其他的一些手段。
1.畫一畫
小孩子喜歡動手,特別喜歡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用圖畫的形式表現出來。語文課堂中可以利用孩子的這個特點,讓學生把讀過的內容畫出來。如教學《美麗的丹頂鶴》的第二段,就可以讓學生給丹頂鶴畫上全身的顏色。學生在畫畫中,就會對丹頂鶴身體各部分的顏色有了更深的印象,也加深了學生對課文中描寫顏色詞語的理解和積累。
2.演一演
在學習課文中或者學習后,都可以讓學生分角色地演一演,在表演中激發興趣、加深理解。這種手段一般在低年級運用比較普遍。學過的一些童話、寓言故事等都可以讓學生演一演。
當然,還有很多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的途徑,只要我們能從學生出發,關注學生的興趣、特點,就一定能提高課堂的效率。
參考文獻:
[1]邵孔群.激發學習興趣 實施愉快教學[J].滁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3(3).
[2]常麗影.愉快教學與素質教育[J].衡水師專學報,2000(3).
[3]孟慶梅.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教學探究[J].語文天地(理論綜合),2013(12).
[4]李吉銀.小學語文教學要有兒童視野[J].中國教育學刊, 2011(9).
編輯 任 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