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興明
摘 要:初中體育作為體育教學中的一個基礎環節,承擔著提升學生身體素質、調節學生心理壓力的重要作用。所以,將素質拓展訓練融入初中體育教學中,既是體育課程改革和發展的趨勢,也是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的迫切需要,具有切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應該認識到素質拓展訓練的重要意義,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實施素質拓展訓練,促進體育教學取得更好的效果。
關鍵詞:初中體育:素質拓展訓練:可行性分析
一、素質拓展訓練的含義
素質拓展這一概念起源于英國,最初是為了提高士兵的生存能力和生存技巧而產生的一種訓練方式,后來由美國人完善并發展成為一種學習方式,素質拓展訓練強調的是一種體驗,也就是一種由內至外的自我教育。結合初中體育教學實際具體來說,素質拓展訓練就是針對初中學生身心發育特點,專門設計的集合作性、創新性、趣味性和挑戰性于一體的體育訓練項目,具有參與性強、互動性強、合作性強的特點。
二、素質拓展訓練融入體育教學中的必要性
1.體育教學課程改革的需要
體育教學中一直存在這樣一種尷尬的現狀,學生喜歡體育活動,但不喜歡上體育課,這導致體育課越來越邊緣化,這種情況的造成,既有課程內容陳舊的問題,也有教學方式死板的問題。在以往的初中體育教學中,往往是教師單方面對學生進行體育技能上的傳授,這不僅忽略了體育課以人為本的特點,同時也不利于學生交際能力的提升和心理素質的提高。改革傳統體育教學,十分有必要實施素質拓展訓練,要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指引下向學生展示各種體育運動項目的魅力,吸引學生創造性地自主參加各種體育活動,讓學生在富有情趣的學習過程中,掌握運動技巧,有效鍛煉體能,增強運動技能儲備,體會運動的快樂。
2.促進學生身心發展的需要
初中階段是性格塑造的關鍵時期,高強度的學習壓力容易導致學生出現一些心理上的障礙。素質拓展訓練是教師提前創設好教學情境,為學生設定一個目標,發揮學生集體的力量,讓他們彼此信任、團結協作共同完成教師所預設的目標。因此,素質拓展訓練能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長處和不足,使學生敢于挑戰自我,讓他們認識到團結的重要性和集體的力量,最終幫助他們克服心理障礙,實現“積極參與型”人生觀的塑造。
三、素質拓展的可行性分析
1.素質教育和體育教育相結合
傳統體育課在內容和形式上都比較單一,而素質拓展訓練的實施形式則豐富多樣。在體育課程中穿插拓展訓練,使素質教育和體育教育互補,是符合我國初中教學實情的。拓展訓練的教學中,體育教師要首先掌握素質拓展訓練教學的理論體系,在制定拓展訓練的教學目標時能夠有意識地培養學生不怕吃苦的精神和團隊協作的能力。體育教師不能照搬歐美模式,要根據我們學生的特點設計出科學性、專業性、多樣性的適合學生長期訓練發展的拓展活動。
2.學校內多種形式的拓展訓練
目前的初中在校生絕大部分是“00后”,他們對體育教學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們愿意嘗試拓展訓練,這種渴望為素質拓展訓練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實行帶來了便利。針對初中學生身心發展情況,體育教師可以根據學校現有資源,開展適合本校學生的素質拓展項目,讓學生在體育課堂上對素質拓展訓練有更多的選擇。下面以我在教學過程中使用到的一些素質拓展實例進行分析。如我在學期第一堂體育課時,讓他們按不同分類方式排隊,按身高排,按體重排,按年齡排,并在訓練結束后進行課堂評價,使學生明白此次訓練的目的就是要他們學會坦然面對自己,讓他們了解自己在不同方面的長處。自我展示訓練—“最佳拍檔”,將學生分為幾大組,讓每組學生在內部自由尋找拍檔,靦腆的學生在這個環節就會落單,主動的學生就會在二選一中取得成功。這個訓練旨在鼓勵學生展示自我,增強自信,讓學生知道這個社會存在競爭,要么成功要么被淘汰,這就是叢林法則的殘酷。集體運動項目的教學中,可以開展高臺演講、巧渡沼澤等拓展項目;在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時,可以開展信任背摔、協力起坐、捆綁行動等素質拓展項目,在既定目標的驅使下,小組中的所有成員必須彼此信任、培養默契、團結合作才能完成任務,這些活動能讓學生充分理解團隊協作的意義和作用。素質拓展訓練將預設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過程最終轉變成學生的實踐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能促進初中體育教學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總之,將素質拓展訓練引入初中體育教學,能滿足課程改革要求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學目標,具有切實可行性。素質拓展訓練適合初中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將它融入初中體育教學中,可提高學生的自主性和主動性,激發學生的潛能,產生更多的正能量效應,素質拓展訓練作為一種初中體育教學模式,應得到大力推廣和普及。
參考文獻:
[1]胡鴻雁.關于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引入拓展訓練的思考[J].少年體育訓練,2011(3).
[2]楊道愷.初中體育中拓展式訓練的實踐性[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