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鳳
摘 要:隨著課程改革的發展,學校和教師越來越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在素質教育的要求下,提高美術教學的實效性,在美術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是美術教師的基本目標之一。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可以促進學生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關鍵詞:初中美術;情感教育;滲透
情感教育是一種新的教育理念,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可以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也是塑造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人才的主要途徑。美術是一門人文性比較強的學科,教師可以將情感教育滲透到美術課堂的教學過程中,從而達到潤物無聲的效果,真正地塑造出高尚的品格,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為其今后的成長與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真實情感
采用情境教學的方式是當前課堂教學中教師常用的一種方式,適當的教學情境可以恰如其分地調動起學生內心的情緒,使其產生心靈的共鳴,在震撼與感動中激發出學生內心的真實感受,從而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其更好地投入到美術課堂的學習中。美術教師在設計課堂的教學時,可以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與美術教學的內容,將學生的情緒充分地調動起來,繼而真正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例如,在教學《春天的暢想》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說一說自己對春天的認識。學生可以說春天的景色,也可以說春天給自己的印象等,從而激發學生對春天的認識。然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校園內的花草樹木,如窗外樹葉的顏色、花的樣式等,通過學生的仔細觀察來感受繽紛多樣的春天。為了更好地設計教學,教師也可以帶領學生走出課堂,在校園內或者是附近的公園內踏春寫生,這樣的教學方式既可以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為學生營造出真實有趣的情境,激發出學生內心的真實感受,又可以讓學生認識到美術學習的樂趣,增強學生積極的生活態度,對學生良好心理品質的形成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借助媒體手段,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
多媒體等教學手段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十分廣泛,其生動形象的視頻與圖像功能會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美術作品的理解。美術教師可以適時地借助多媒體設計教學,在激發學生積極性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從而真正地提高美術課堂的教學質量,為學生美術素養的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教學《室內裝飾品的設計與制作》時,教師可以先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一些簡易的室內裝飾品,如利用礦泉水瓶制作成簡易的花盆,利用衛生紙卷筒制作簡易的筆筒等,通過觀看與欣賞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并給予學生創造的靈感。然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室內裝飾品的設計要素和相關的審美原理進行分析,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與審美能力。接下來教師可以讓學生自行設計,可以利用手頭上的材料,也可以在課下找材料設計作品。為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教師還可以設置幾個獎項,如最佳創意獎、最佳實用獎、最佳造型獎、節約環保獎等,并采取學生投票的方式進行評選,從而起到教學激勵的作用,提升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與審美鑒賞能力。
三、借助美術素材,增強學生的心理感悟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在進行美術教學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善于觀察、發現美的事物,并借助教材和生活中的素材進行滲透,以增強學生的心理感悟。美術教師要不斷地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以便在教學時可以融會貫通,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進行分析,進而切實地提高美術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的身心良好發展。
例如,在教學《格調高雅的生活品位》的內容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親自動手制作賀卡送給自己的父母,讓學生在制作賀卡的同時聯想到父母對自己的愛與付出,從而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在教學剪紙部分的內容時,教師可以為學生介紹中國的剪紙藝術,如窗花、囍字等,并引導學生自己剪紙,讓學生感受到中國文化的深厚底蘊,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情感滲透的教學方式不僅不會讓學生反感,而且會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使其認識到美術學習不只是簡單的寫寫畫畫,大多數的美術作品中還蘊含著豐富的內涵,從而真正地增強學生的心理感悟,提升學生的思想層次。
總之,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是促進學生身心發展的良好途徑。美術教師要在提升自身專業素養的基礎上精心地設計課堂教學,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氛圍與學習環境,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與藝術素養,使得美術課程發揮出自身獨特的教育價值,為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樊丹.淺析情感教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滲透[J].中國校外教育,2016(11).
[2]尚洪波.論情感教育在初中美術課堂教學中的作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0(S2).
[3]沈毅勇.情境教學在初中美術課堂中的運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0(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