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歡菁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與兒童文學之間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通過兒童文學,可以豐富小學語文教學內容,同時也可以幫助教師減緩教學壓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但是在調查中可以看出,現階段小學語文教師對兒童文學的掌握上還存在一定的不足,這樣也就降低了教育的效果。針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兒童文學進行了簡要闡述。
關鍵詞:兒童文學;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運用分析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發展與影響,小學語文教學與兒童文學開始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但就目前來說,我國小學語文教學中還存在著許多的問題,如教師難以掌握好兒童文學的特點與教育特質等。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做好分析與研究工作,采取科學的運用方法,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一、提高教師自身的兒童素養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兒童文學,對學生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想要發揮兒童文學的人文教育作用,就要先提高教師自身的兒童素養。
(一)樹立正確的兒童文學理念
隨著現代化教育的不斷發展,兒童文學開始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先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同時還要建立有效的兒童文學觀念。首先,教師要從兒童文學的內涵上出發,保證兒童文學理念的準確性,兒童文學是滿足現代社會中兒童獨特精神需求的一種比較特殊的文學作品。因此,在實際中就要從這一階段學生的特點出發,做好教育工作。
(二)閱讀一定的兒童文學作品
對于小學語文教師來說,想要提升自身的兒童文學素養,就要閱讀一定量的兒童文學作品。隨著中外兒童文學作品的不斷發展,許多優秀的作品也在不斷增多,且在這些作品中都蘊含著作者對兒童的理解。所以教師通過閱讀這些作品,不僅可以加深對兒童文學的理解,同時也可以提升自身的感性認識,養成良好的鑒賞與感悟能力。此外,小學教師還要具備系統的文學理論與閱讀經驗,以此來處理好教材中的內容,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
二、從兒童文學的美術特質以及文體特征出發來進行教學
(一)從美學特質出發來進行教學
對于美學特質來說,就是針對兒童文學中所具備的比較獨特的審美特點與藝術性來說的,而這也是與成人文學相對比的。在這一階段中,學生正處于發展的階段,且不論是在思維上還是在想象力上都是比較豐富與獨特的。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運用好兒童文學,以此來吸引學生的目光,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只有學生閱讀到具有豐富兒童趣味的文字時,才能產生出好奇的心理,從而也就可以主動進行探索。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想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要運用好兒童文學,以此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另外,在教學中教師就要找出兒童文學中的情趣,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第一,教師要挖掘出教材中的兒童情趣。可以說兒童情趣存在于教材中,可以借助兒童的心理以及語言等展現出來。如學生在學習《媽媽的愛》的過程中,兒童情趣就可以借助“夏夜打傘”等小事中展現出來。小學語文教材中所收錄的兒童文學作品還是相對較多的,所以教師就要做好教學工作,從學生的角度上出發來思考問題。第二,教師就可以從兒童情趣出發,設計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以此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感受到學習語文知識的樂趣。
(二)從文體特征出發來進行教學
對于兒童文學作品來說,教師就要從其文體特征做好教學工作。首先,要掌握好兒童文體的特點,明確其構成以及分類情況等。由于這一階段的主要對象有著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其文體系統的構成與成人文學之間存在著差距。其主要包含兒歌、故事以及小說等。其次,教師要掌握好不同文體之間的特點,明確其存在著的區別。通過對比可以看出兒童文學中形式、語言以及風格等方面有著一定的特點。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抓準其側重點,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從寫作目的的角度上來說,兒童文學更加注重游戲娛樂性,并以此培養好學生認知等方面的能力。最后,教師要從兒童文學的文體特點上出發,選擇好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明確在不同體裁中兒童文學作品有著不同的特點。所以在開展教學實踐的過程中就要從體裁出發,找出教學中的重點與難點知識,保證教學方法的準確。如對于兒歌與兒童詩來說,雖然同樣是韻文體,但是就要從韻文的特點上來開展教學工作,通過讓學生進行誦讀,以此來感受到作品中所存在的內容。同時也要明確的是,由于問題特征上的不同,所以就要明確教學上的側重點,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如兒歌側重于語言訓練等。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運用好兒童文學,以此來確定好教學的核心,保證教學的穩定性。同時還要培養好學生對作品的理解與審美能力,提高教學質量,滿足學生的學習與發展需求。
參考文獻:
[1]劉淑蘭.淺析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內蒙古教育,2013(24):41.
[2]馮福昌,胡國忠.淺析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教育,2016(8):30.
[3]溫曉娟.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現狀及對策簡析[J].教育,2016(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