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敏
摘 要: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改革和推進,人們越來越重視對小學數學教學的方法和方式的研究,小學數學生態課堂“對話式教學”是提升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因此,對數學生態課堂“對話式教學”的意義和對策進行淺析。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態課堂;對話式教學;課堂教學
小學數學是孩子學好其他學科的基礎,重在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因此,教師要掌握科學的方法,充分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生態課堂“對話式教學”可有效提升教學品質,將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幫學生將知識內化,充分提升自我修養,和諧處理師生關系,從而實現提升教學效率的目的。
一、小學數學生態課堂“對話式教學”的重要意義
(一)優化教學方式
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適應當代教育體系的需求,因此生態課堂“對話式教學”應運而生。由于學生具有獨自的生態座位,使得生態課堂的教學方式豐富多彩,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合理使用各類教具,在傳統板書、小卡片等方法的基礎上可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果。除此之外,在生態課堂中教師通常采用小組討論的方式,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和創新的能力,因此生態課堂“對話式教學”是提升教學效果的有效手段。
(二)明確思路,促進交流
“對話式教育”能將課堂中零散的知識進行整理和歸納,使學生對學習的目標更加明確,而對于學生存在的疑問教師也可清楚地理解。除此之外,“對話式教育”可創建良好的學習氛圍,加強學生之間和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對話式教育”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平臺,幫助學生和諧處理師生關系。
(三)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生態課堂“對話式教育”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學習氛圍,調動了學生課堂積極性,充分體現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各抒己見,敞開心扉,進行交流和溝通,將所學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師生在“對話式教育”中共同進步成長。
二、加強小學數學生態課堂“對話式教學”的具體對策
(一)通過自主學習發現問題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關注整體學生的學習情況,還要注重個體的差異。教師要充分了解每個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情況,不能一概而論。了解學生情況后制訂教學計劃,引導學生自主發現問題,自覺地與課本對話,并主動提出問題,達到新舊知識有效交替的目的。除此之外,教師在批閱作業或課堂溝通時要注意學生面對的重點和難點問題。例如,在學生剛接觸方程時,教師要通過分組討論的形式讓學生自主去發現問題,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提出“什么是方程”“方程能用來做什么”等問題,從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二)通過自主研究嘗試去解決問題
學生對問題的自主探究對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重大的意義,教師要結合新課程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將知識與實踐結合,從而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在“對話式教育”中,學生要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理論,教師要適當啟發幫助學生明確待解決的問題和學習目標,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三)通過習題的練習擴展問題
在課程結束后,適當的習題訓練對于鞏固學生學習成果有重要意義,教師在這個環節不但要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還要培養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幫助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問題當中。例如,“一張靶紙共3圈,投中內圈得10環,投中中圈得8環,投中外圈得6環。小名投中2次,可能得到多少環?”學生在自主思考后得出三種種結果:一種兩次投擲都沒中,一種是兩投中一,或者兩投都中,顯然學生的答案并不是出題人的本義,但學生通過思考感受到數學的魅力所在。通過問題拓展充分提升了學生的數學思維,使其感受到了解決問題的多樣化手段和方法,同時提升了學生的合作探究意識。
(四)自我反思總結
小學數學生態課堂“對話式教學”不僅是教學方式的突破,也是一種彰顯生命活力的課堂活動。在這個過程中,師生能很好地思考自身不足,分享學習中的樂趣。因此在授課結束后,師生要以自我反思的形式將知識和方法進行總結和改善,尋求問題解決最有效的途徑和辦法,教師引導學生升華思想,改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態度,真正體現為學而教,優化課堂教學的流程,改進教學行為,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水平和研究能力,促進教師自身的專業發展。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生態課堂“對話式教學”是從學生出發,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倡用生態的方式去觀察和解決問題,教師要注重課堂上有效的對話和交流,充分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探究,重視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采取生態課堂“對話式教學”的方式構建和諧師生關系,在學習生活中尋求師生共進步。
參考文獻:
[1]陳惠芳.小學數學生態課堂“對話式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5):59-61.
[2]付娜.小學數學探究學習實踐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