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英
摘 要:在素質教育理念不斷推行的背景下,各小學也開始重視并不斷加強小學體育教育的革新發展,并緊緊圍繞著增強學生體質這一中心,利用自身各種優勢條件進行各類活動的組織,從而讓學生接受到更好的培養與鍛煉。將趣味、鍛煉有機整合的體育社團活動模式,得到了學校及師生的認可與青睞,也使得更多小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體育學習與鍛煉中。
關鍵詞:小學體育;社團活動;組織與管理
體育社團活動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活動模式,能夠將趣味與鍛煉有機融合,可以讓學生在繁重的學習中,有效舒緩疲憊的心靈,并對相應體育項目產生濃厚興趣,從而大幅度提升體育教學水平。因此,各小學應充分重視體育社團的組織,并結合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與鍛煉需求等,探索出更新穎、靈活的組織管理模式與策略,進一步優化社團活動的內容與形式,從而吸引更多小學生全身心投入其中,獲得更全面的培養與鍛煉。
一、小學體育社團活動的意義
首先,有助于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學生通過參加體育社團,能夠對某一項運動的技能與技巧進行系統的學習,在熟練掌握的過程中,也有助于身心健康成長。同時,參加各項社團活動,也能夠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自主鍛煉意識與習慣,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其學習其他課程的積極性,從而真正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另外,通過參與各項社團活動,學生也可以對自身存在的不足之處有一定的了解,并確定未來努力方向。這樣在全面調動小學生參與體育社團積極性的同時,也有助于其創造性、主體性的培養,為其今后適應各種社會環境奠定良好基礎,使其可以結合自身特點進行相應內容的選擇與學習,為其終身體育意識的形成奠定堅實基礎。
其次,有助于教師專業素質的提升。通常情況下,體育教師都是師范院校體育專業的畢業生,擁有相應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在此基礎上,教師就可以利用自身的優勢來設計組織某項社團活動,將自己的教學潛力充分挖掘發揮出來,增強授課效果。同時,在此過程中,教師也可以正視自身的優點與不足,并在實踐教學中不斷改進。此外,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接觸不同年齡的學生,對其行為、思想等方面做出全面了解,能夠為其課題研究工作的開展提供重要參考。
最后,有助于學校特色的形成。學校體育特色的形成,往往都是在課內向課外的延伸中形成的。因此,作為學生課外體育運動的關鍵組成部分,學校應讓學生結合自身興趣愛好來進行體育社團的自由選擇,并在教師正確指導下進行練習,以此來將自身特長充分發揮出來。同時,體育教師通過組織學生參加各種體育競賽,不僅有助于鍛煉學生身體素質,也能夠為學校參加各種體育競賽儲備優秀人才。在良性循環發展的背景下,便會逐漸形成學校的體育特色,并推動其邁向新的臺階。
二、小學體育社團活動組織與管理現狀分析
首先,校領導的重視程度。校領導是否重視,對小學體育社團組織與管理水平的高低有著直接影響。領導若能夠給予足夠重視,體育社團活動需要的師資、場地設施以及活動時間等方面就可以得到有力保障,反之,便會出現經費不足、活動時間被其他文化課程擠占等一系列問題。在此背景下,體育教師的地位、自主權也會受到一定約束,教師即使擁有大力開發新穎、多樣化課外體育活動的想法,也無處施展自己的才能。這也是小學的體育社團活動組織與管理一直難以獲得顯著效果的重要原因。
其次,學生學業壓力與社團活動安排。一方面,要想吸引更多學生積極主動地參加體育社團,就必須在業余時間上給予學生充足保障。就現階段來講,小學生通常都承擔著較大的升學壓力,且一直都擁有較重的課業負擔,業余時間嚴重缺乏。不是學生不想參加,而是其根本沒有足夠的時間與精力。另一方面,一些學校的體育社團活動時間安排不合理,且活動內容單一枯燥。再加上學生有限的課余時間,以及繁重的學習任務,體育社團也無法在實踐安排上顧及到所有學生。因此,經常會出現時間上的沖突。同時,對于社團活動內容來講,通常都較為傳統枯燥,極易削弱學生的參與積極性。社團通常都是足球、乒乓球等一些對學生體能有著較高要求的項目,很難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其中。
再次,師資建設與制度方面。對于師資來講,很多小學配備的體育社團指導教師都是本校的體育教師,而在完成每周體育課程的基礎上,很多體育教師都無法很好地利用課余時間來對社團活動作出科學、妥善的指導,也很難保障指導次數,難以滿足學生需求,再加上一些教師專業水平十分有限,也會在某種程度上制約體育社團的進一步發展。對于社團制度來講,雖然很多學校都制定了相關規章制度,但是在具體實施上還存在一些阻礙,內容比較籠統,未作出明確規定。在管理上也較為松散,很難培養社團成員形成良好的紀律性與組織性,社團負責人的工作態度有待調整。
最后,家長態度方面。對小學生來講,其是否能夠參加體育社團活動通常都會受到家長的直接影響,家長若支持,學生參與積極性、主動性便會較高,而若反對,積極性也會大幅度降低。就目前來看,很多家長害怕分散孩子注意力,或者是害怕孩子在活動中受傷,所以不是很支持孩子參與社團活動。這也是體育社團活動組織一直難以獲得顯著成果的重要原因之一,校領導應給予充分關注。
三、優化小學體育社團活動組織與管理的策略
1.更新校領導辦學理念
各小學領導應積極更新辦學理念,真正認識到素質教育理念的推行對學校教育成功的重要影響,而素質教育又積極強調要注重體育發展,因此,對于體育社團的組織與管理應給予充分重視。加強社團組織與管理,對全面提升小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發展小學生個性愛好、拓展小學生思維能力、挖掘小學生各項天賦都具有重要意義,也能夠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綜合性人才。對此,校領導應注重文化學習與學校體育的均衡,始終堅持文化學習帶動學校體育發展、學校體育促進文化學習的辦學理念,不斷加強對學校體育社團組織的重視,從而進一步促進本校教學質量、育人水平的全面提升。另外,還應具備科學創新的辦學理念,如對于體育教師的聘用,強調不僅要有能力上好每一節體育課,還要具備良好的組織、管理體育社團的能力等。
2.增強學生興趣與信心
作為教育活動中的主體,體育社團活動的組織與管理是否能夠取得理想效果也離不開學生的積極配合。對此,應注重學生參與興趣與信心的培養,讓每位學生在此過程中都能夠獲得成功、愉快的體驗。對于興趣與自信的培養來講,其實有很多方法。教師可以在活動組織中,積極主動地與孩子多溝通交流,對孩子在活動中的情緒變化給予充分關注,并善于運用“你能行”“其實你可以做得更好”等鼓勵語言來增強學生自信心;或者是運用更加生動、幽默的語言來進行相關動作示范,以此來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并自己動手動腦。另外,在社團活動組織中,教師通過采用不同方式與學生進行交流,為學生講解一些真實案例,也能夠讓其真正懂得“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的真正含義,從而幫助其消除各種擔心,輕松地投入到社團活動中。
3.做好家長的各項工作
家長的態度對于學生的選擇來講可以說有著決定性影響。目前,我國中小學生的家長雖然一直都保持著支持、不反對的態度,但是從整體上來講,體育社團組織與管理水平的提升仍需要家長給予一定支持,需要大力改善家長態度。
對此,學校領導及教師應不斷增加與學生家長溝通的機會,讓其對學校體育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中的積極作用有正確認識,以此來獲得家長更有力的支持;積極轉變持反對態度的家長的理念,使其可以支持孩子參加,配合學校體育教育工作的開展,不斷加強家校聯合力度,互幫互助。
另外,對于學生的安全問題,學校領導應為參與體育社團的學生購買相應保險,以此來盡可能地減少家長的顧慮。同時,社團指導教師也應該時刻將學生人身安全放在首位,且為了有效緩解其在承擔學生意外事故方面的精神壓力,學校也應該給予一定關注,并給予相應的保險待遇,以此來消除其教育工作中的后顧之憂,也以此來促進社團指導效率的大幅度提升。另外,對于安全、急救知識技能培訓方面,學校也應給予足夠重視,以此來盡可能地減少一系列意外事故的發生。
4.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增加社團投入
首先,就目前來看,很多小學社團發展難以取得顯著效果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學生沒有足夠的課余體育活動時間。對此,學校領導及教師應結合實際情況,適當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盡可能多地為學生提供一些自由活動的時間,讓學生能夠擁有自主、自由選擇興趣愛好的空間,將其天賦特長充分發揮出來,真正促進其個性能力的良好發展。比如,可以通過保證放學時間,禁止一切占用學生課外時間補課的情況出現,以此來為學生的自由發展創造良好空間。
其次,學校應結合自身條件,適當增加對體育社團經費、物質上的投入。經費的不足與場地設施的缺乏往往都會給學校社團的發展帶來一定影響:一方面,學校應增加體育社團的經費投入,注重社團活動場地設備方面的配備,為體育社團活動的高效、順利開展提供有力保障;另一方面,社團自身也應該積極拓展經費來源渠道,盡可能減少對學校撥款的依賴,以此來促進自我創收能力的不斷增強,如增加會員會費、爭取企業贊助等。
5.科學安排活動時間與優化項目內容
對于社團活動時間與內容的安排設計來講,應積極征求學生意見,盡可能避免出現學生學習與社團活動時間的沖突,并結合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實際來對每次活動時間做出恰當調整,以此來避免學生出現厭倦感,也能確保活動效果。同時,對于項目內容的設計來講,應根據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興趣愛好等,適當增設一些競賽、校外參觀等活動;在傳統項目基礎上,結合本校實際條件,多開設一些有特色的校本課程,以此來全面適應學生興趣愛好,優化體育課程內容。
6.加強師資建設,構建完善的社團制度
首先,在師資建設方面。一方面,學校應注重各種鼓勵政策的制定與實施,吸引更多專業,甚至是非專業教師融入體育社團的指導工作中,并讓其享受恰當的薪酬待遇,而為了進一步彌補本校指導教師專業上的不足,還應積極從校外聘請一些教師;另一方面,體育社團應注重高技術水平學生資源的科學運用,以此來為體育社團模式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其次,在社團制度的構建與完善上。為了更高效、有序地落實各項管理工作,一方面,應注重社團規章制度的優化,進一步完善制度內容,促進其可操作性的不斷提升,同時,使社團負責人、社員在整個社團活動中的相關行為能夠真正做到有章可循,也對其相應權益、職責做出合理界定;另一方面,學校應結合實際情況,適當加大組織管理力度,以此來不斷增強社團成員的組織紀律性,也從整體上提高指導教師的責任心與工作積極性。比如,可以按照日常上課標準來對體育社團管理提出相應要求,強調學生出勤應做好點名記錄,一旦出現違反規定的行為,應對其做出取消會員資格的處理。對于指導教師也是如此,必須要按時出勤與指導,且對于指導成果較為顯著的教師還應給予一定獎勵。
綜上所述,雖然現在已經有很多小學認識到了加強體育教學、組織體育社團活動的積極作用,也能夠緊緊圍繞學生體質發展這一核心來進行設計與安排,帶領學生真正走到陽光下與活動中。各社團項目不斷增加,學生參與率也在隨之逐步提升。但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不論是小學體育教育,還是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等方面都發生了一定變化,小學體育社團要想真正創建出屬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就必須要與時俱進,不斷地進行完善與創新。
參考文獻:
[1]屠旭未.小學體育社團拓展課融入體育課堂的策略研究[J].運動,2015(21):76-77.
[2]劉平江,王鳳瑋,周利明.我國部分省市中小學體育社團發展現狀分析[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3,25(5):423-427.
[3]石峻.農村小學學生體育社團有效運行的策略[J].運動,2015(14):113-114.
[4]石峻.農村小學創設學生體育社團的行動策略:以浙江省樂清市部分農村小學為例[J].青少年體育,2015,(7):24-26.
[5]孫旭.淺談學校體育社團對中學生健身習慣養成的促進與激勵[J].新課程研究(下旬),2016(11):75-76.
[6]彭艷梅,羅亞瓊,趙百勝.云南省高校學生體育社團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運動,2011(2):115-116,85.
[7]王鳳瑋,劉秀平.“陽光體育”背景下湖北省中小學體育社團發展現狀的研究[A].第四屆首都青年學者運動訓練學理論與實踐發展論壇論文集[C],2011:255-259.
[8]南寧.論陽光體育背景下建設校園體育社團切實提高中學生運動技能水平[J].當代體育科技,2012,2(3):89.
[9]葉衛平.開展中小學校園體育社團活動之我見[J].學園,2011(9):173.
[10]劉秀麗.小班化教育環境下體育社團課程改革研究[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5(9):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