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倩+周錦業++劉菲++李春牛++王豐順++卜朝陽



摘 要 近年來隨著市場多樣化發展,家庭園藝市場方興未艾,相關科學知識普及也成為科普教育事業的一個重要方向。通過問卷調查,從家庭園藝消費者基本情況、購買園藝產品習慣、對家庭園藝科普知識的認知度、對相關知識的需求等方面分析了家庭園藝消費行為與科學知識普及的相關性。同時針對調查分析出來的問題,提出了更好地開展家庭園藝科普教育工作的建議。
關鍵詞 家庭園藝 ;消費行為 ;科普教育 ;調查分析
中圖分類號 N4 文獻標識碼 A Doi:10.12008/j.issn.1009-2196.2017.07.022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Popular Science Education
in Home Gardening Consumption Behavior in the Modern Cities
SONG Qian1) ZHOU Jinye1) LIU Fei2) LI Chunniu1) WANG Fengshun1) BU Zhaoyang1)
(1 Flower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Nanning, Guangxi 530007;
2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Forestry Research Institute, Nanning, Guangxi 530002)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 diversification, the home gardening market gains momentum, and its scientific knowledge popularization became an important direction in popular science educati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home gardening consumption behavior and popularization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was analyzed by a questionnaire survey in terms of the basic situations of consumers, the buying habits of consumers, the comprehension of consumers about home gardening science knowledge, and the popular science knowledge requirements of consumers. Some suggestions about the popular science education work on home gardening were put forward.
Keywords home gardening ; consuming behavior ; popular science education ;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對于美的追求,家庭園藝已經成為人們家庭裝飾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逐漸成為都市人的一種生活方式。家庭園藝是指在室內、陽臺、屋頂或是庭院等空間范圍內,從事園藝植物栽培和裝飾的活動,現代家庭園藝范疇主要包括養花、插花、盆景制作、小型蔬菜或水果種植等[1-2]。家庭園藝科普知識主要包括家庭園藝植物種類識別、家庭園藝植物栽培技術和管護技術、家庭園藝植物功能認知、家庭園藝植物造型設計與微景觀制作、家庭園藝植物食藥用方法以及其他相關知識。
現代社會人群主要以盆景、盆花來裝飾家庭景觀,以綠色植物來凈化家庭室內空氣,以包裝盆花或花束贈送親友等;家庭園藝消費領域蘊含著巨大的市場前景,但同時由于這一新興產業產生時間短、發展過快、市場無統一規范和管理,導致從業者素質層次不齊、消費者對于該領域的知識了解不全面,使得整體市場呈現信心與迷惘等多種心態共存的態勢[3-4]。家庭園藝科學知識的普及對其市場消費顯得尤為重要,只有使銷售商及消費者正確了解植物的各類科普知識,才能促進市場良性循環。
國外對家庭園藝的研究已頗有建樹[5-8],但其科普知識傳播方面研究很少。國內對于這一新興市場的研究也大多集中在市場及消費情況[9-12]、凈化環境[13-16]、搭配造型[17-19]等幾大方面,極少有人研究市場中科普知識傳播的情況和其必要性。本研究面向現代城市家庭園藝消費行為,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了解在其過程中科普知識傳播的情況,并分析二者之間的內在關聯,明確家庭園藝科普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并提出相關工作開展的建議,為促進家庭園藝市場良性發展、以家庭園藝為切入點普及植物相關科普知識、提高全民科普素質等提供理論基礎。
1 調查方式及樣本基本情況
1.1 調查問卷設置
2016年8~9月期間,廣西農業科學院花卉研究所針對目前家庭園藝市場持續升溫而科學知識普及工作跟不上市場發展這一矛盾,開展了相關調查。本次調查主要采取隨機抽樣的方法,對調查對象進行自填式問卷調查[20-21];問卷共設置問題34個,其中單項選擇題15個、多項選擇題18個和填空題1個;內容主要涉及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消費者購買習慣與基本情況、科普知識對消費行為的影響和消費者對于家庭園藝科普知識的需求4個方面。本次調查以網絡問卷方式進行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506份,回收423份,回收率83.60%;有效問卷總數402份,有效率95.04%。
1.2 調查對象基本情況
本次回收的402份有效問卷中,男性受訪者為34.65%,女性受訪者為65.35%,女性比例稍高。受訪者主要來自廣西、廣東、湖南、浙江等15個?。ㄊ?、自治區)。受訪者年齡主要集中在20~49歲(83.67%);文化程度大多為大學本科(49.50%),其次為研究生及以上(29.21%);在職業分布上則以公務員或事業單位職工(31.19%)和公司職員(20.30%)居多;月收入以2 001~4 000元的最多(37.62%),見圖1~4。樣本分布整體較為合理,具有較好的研究價值。
2 結果與分析
本次調查的全部問卷由工作人員核實后,采用計算機對數據進行歸納統計分析,所用軟件為SPSS19.0和Microsoft Excel 2007。本次調查報告所用的百分比數據均為有效百分比,且缺省值被排除。由于已將數據四舍五入,且有部分多項選擇題,某些百分比之和可能不等于100%。
2.1 消費者的購買習慣
針對了解家庭園藝消費者的基本購買習慣,本次問卷調查共設立了15個選擇題。調查結果顯示,92.57%的受訪者會產生家庭園藝購買行為,且其中有83.17%的受訪者表示“喜歡使用植物來裝飾家裝”,有85.03%的受訪者是為了“美化家庭觀賞環境”。大多數家庭園藝愛好者喜歡購買盆栽鮮花及藤本花卉(74.75%)、室內綠色植物(56.93%)以及多肉植物或奇趣植物(39.6%),一般家庭持有植物1~3株/盆(32.18%)和4~8株/盆(33.66%)的情況較多,且有89.11%的受訪者喜歡將植物擺放在陽臺或窗臺。大多數受訪者1年內更換家庭園藝產品1~2次(54.95%)或3~5次(30.2%),其中34.65%在家庭園藝市場年平均消費101~300元,甚至有6.17%的受訪者年消費量達1 000元以上。受訪者對于家庭園藝消費的理由:看到喜歡的就買(60.4%)、家里現有植物死亡后進行再次購買(38.12%)、新裝修房屋(37.13%)和重要節日采購(26.24%)。對于購買方式,68.81%的受訪者選擇“前往花鳥市場”購買,25.25% 的受訪者選擇“苗圃中心、科研院所等專業機構”購買,22.77%的受訪者選擇“網購或微商訂購”,且82.18%的受訪者表示“現有的花市條件能滿足對家庭園藝的基本購買需求”。
分析結果表明,目前家庭園藝市場前景較好,大多數消費者對于購買植物裝飾家庭環境已經形成習慣。因此加大相關基本知識的科學普及程度,以使得消費者對于家庭園藝植物知識能有更深入的了解,是現代家庭園藝科普工作的重要內容。
2.2 消費者對家庭園藝科普知識了解現狀
本次調查從家庭園藝消費者對其了解途徑、種類、程度、滿意度等多方面設置了相關問題,以調查家庭園藝愛好者對家庭園藝科普知識的認知度。調查結果顯示,受訪者對家庭園藝消費行為和興趣來源途徑多樣化且相對平均,主要表現為:“看到別人家有種植而產生興趣”(44.06%)、“通過網絡產生興趣”(41.58%)、“因花店或超市推銷而了解的”(37.62%)、“朋友介紹購買”(34.65%)和“受過相關科普教育而產生興趣”(21.29%);且受訪者對于家庭園藝科普知識的獲取方式也較多樣化,主要為:“通過網絡手機等新媒體(含微信、微博等)獲知”(84.65%)、“從電視、報紙、雜志、廣播等傳統媒體獲知”(36.14%),“從銷售方獲知”(33.66%),“從學校獲知”(27.72%)和“從專業機構獲知”(12.87%)。受訪者購買植物回家后主要存在“沒時間護理”(56.93%)、“不懂得種植技術”(58.42%)、“擔心病蟲害”(62.38%)等問題;僅有1.49%的受訪者表示“對植物相關管護知識非常了解”,59.41%的受訪者“對植物管護知識僅了解一點”,甚至有17.82%的受訪者“完全不了解植物管護知識”。
分析結果表明,家庭園藝市場發展前景雖較好,但是廣大家庭園藝愛好者們的科普認知度普遍不高;大多數愛好者獲得相關科普知識的途徑為網絡、電視、 報紙、雜志、廣播等大眾傳播途徑,真正應該作為科普知識傳播主力軍的學校和相關專業機構在此方面的貢獻不足。
2.3 消費者對于家庭園藝科普知識的需求
對于家庭園藝科普知識的獲取,大多數人(18.81%的受訪者表示“非常愿意”和67.33%的受訪者“會看時間安排”)表達出了較強的學習興趣。47.03%和44.06%的受訪者希望銷售商能直接定期提供“提醒施肥、換盆、防病蟲害”和“隨時提供養護知識咨詢”服務,10.89%的受訪者希望銷售方提供“定期邀請專業人員進行家庭園藝知識講座或培訓”的服務。54.95%的受訪者希望“商家在購買時主動講解相關科普知識或接受長期免費咨詢”,37.62%希望“專業機構設置互動網絡或微信平臺”,22.28%希望“專業機構舉辦相關講座或培訓”。受訪者希望接受培訓的內容較為多樣化,主要有開展:“家庭園藝植物栽培及管護技術培訓”(76.73%)、“家庭園藝微造型設計與景觀制作培訓”(46.04%)、“家庭園藝植物功能介紹”(36.63%)和“簡單的家庭植物科普知識介紹”(30.69%);且大多數受訪者希望能通過網絡的方式(“網絡廣告”53.96%和“微博或微信推送”57.43%)接受相關科普知識宣傳的資訊。
分析結果表明,大多數愛好者希望通過網絡或者微博、微信等便捷傳播途徑來獲取相關科普知識培訓的資訊及直接知識,這或許與現今社會生活節奏較快、工作時間固定率較低以及人們對于網絡和手機的依賴越來越等多方面因素有關。
2.4 相關性分析
2.4.1 消費者購買習慣相關性分析
通過選取部分與消費者購買習慣相關的指標進行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消費者性別與“年均消費”呈極顯著負相關關系,說明女性在家庭園藝市場消費更高。消費者年齡與“是否喜愛用植物裝飾家庭”呈顯著負相關關系,與“注重植物奇趣或特別程度”呈極顯著負相關關系,與消費者“年均消費”、“現有的園藝植物數量” 和“在苗圃中心、科研院所等專業機構購買產品”呈極顯著正相關關系,說明年齡較大的消費者較注重植物奇趣或特別程度,年齡較小的消費者家庭擁有的植物數量更多,且大多愿意前往苗圃中心、科研院所等專業機構購買相關產品。消費者受教育情況與“在苗圃中心、科研院所等專業機構購買產品”和“注重植物奇趣或特別程度”呈顯著正相關關系,說明學歷較高的消費者更喜歡前往苗圃中心、科研院所等專業機構購買產品,且更加注重植物奇趣或特別程度。消費者月收入情況與 “年均消費”和“周末購買產品”呈極顯著正相關關系,與“注重植物奇趣或特別程度”呈極顯著負相關關系,說明月收入水平較高的消費者在家庭園藝市場消費較高且多在周末進行購買,但對其奇趣或特別程度的關注度不高,見表1。
這可能是因為:其一,女性更加居家,對于美的追求和裝飾家庭環境顯然高于男性;其二,年齡較大的家庭園藝消費者更加注重養生、喜歡返璞歸真的生活方式及喜歡植物的獨特性,而年齡較小的消費者園藝在家庭園藝植物消費上投入大量資金,且對更專業、售后更有保障和從業者素質更高的專業機構更有信賴感;其三,學歷較高的消費者一般而言科學素養較高且消費更加理智,因此他們更加相信專業機構;其四,月收入較高的消費者通常休閑時間較少,因此一般選擇在周末購買相關產品,雖然其在消費上毫不含糊,但其對于植物本身的功能性等鮮少有時間關注。
2.4.2 消費者科學知識普及相關性分析
通過選取部分與消費者科學知識普及相關的指標進行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消費者性別與希望學習“家庭園藝植物栽培與管護技術”知識呈顯著正相關關系,與希望學習“家庭園藝植物繁育技術”知識呈顯著負相關關系,說明男性消費者更注重植物的管護,而女性消費者更注重其繁育。消費者年齡與希望參加“專業機構舉辦相關講座或培訓” 和希望學習“家庭園藝植物栽培與管護技術”知識呈極顯著正相關關系,說明年齡較小的消費者更注重植物的管護,且對專業機構舉辦的講座或培訓更有信任感,這也與其喜歡選擇前往專業機構購買產品的習慣一致。消費者受教育情況與希望學習“家庭園藝植物食用方法”知識呈極顯著負相關關系,說明學歷較低的消費者偏向于了解和學習家庭園藝植物食用方法。消費者月收入情況與希望參加“專業機構舉辦相關講座或培訓”呈顯著正相關關系,說明月收入水平較高的消費者希望專業機構舉辦相關講座或培訓,見表2。
這可能是因為:其一,女性消費較講究“精打細算”,對于自己動手繁育植物興趣更濃;其二,年輕的家庭園藝消費者和月收入較高的消費者對于現今市場的泛濫、低準入門檻現象、銷售圈套等的理性認知較強,因此其對專業機構開展的科普活動的信任感更強;其三,學歷較低的消費者對于家庭園藝植物的選擇大多是出于食用,對于部分植物有很強的裝飾或凈化空氣功能了解較少,因此對于食用方法的科普知識需求迫切。
3 提高科學知識普及度對家庭園藝市場各階段的影響
3.1 銷售前階段
隨著健康生活理念的深入人心,家庭園藝市場持續升溫,現代家庭園藝市場發展蓬勃,新的消費形式不斷涌現。在商品銷售前階段,銷售商的素質直接決定了家庭園藝市場的整體水平,提高銷售商科普知識普及度和從業者素質是促進市場穩定和持續發展的基本途徑。首先,銷售商科普素養較高,能給消費者較強的信任感,有利于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其次,對于植物種類和其主要功能的熟識,能讓其在銷售過程中根據消費者需求精準地為其推薦商品;再次,銷售方熟練掌握家庭園藝植物栽培與管護技巧,也能提高植物的成活率,節約成本。
3.2 銷售購買階段
消費者是市場的接受者和決定者,只有在銷售購買階段滿足消費者的購買需求和科普需求,才能保證其市場的高速發展。家庭園藝消費難以列入剛性消費行列,擴大其影響力和大眾認知度也是擴寬市場的主要渠道,因此提高科學知識普及度在消費過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一方面,隨著科普知識的推廣和傳播,能使更多的人了解并喜愛家庭園藝,從而達到拓寬市場的目的;另一方面,加大對大眾的科普教育,能更好地樹立大眾保護植物和愛護環境的意識,從而達到保護植物多樣性的目的。
3.3 銷售完成后消費者體驗階段
在銷售完成后的消費者體驗階段,是科普知識實際應用率最高的階段,消費者對于科普教育工作的滿意度得以全面體現。提高科學知識普及度一方面使得銷售商在此環節中能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售后服務;另一方面能滿足消費者“植物種植小能手”的心理需求,能讓消費者在管護植物中獲得樂趣和滿足感,也能構建消費者之間相互交流經驗的橋梁,還能讓消費者主動成為傳播鏈條上的發起者,實現市場消費和科普知識的“病毒式”傳播,以促進整個市場良性循環。
4 推進家庭園藝科普教育工作的建議
4.1 政府加大對家庭園藝科普教育的支持力度與監管力度
政府是科普教育工作政策的制定者,理應走在科普教育的最前方,為相關機構、從業人員以及廣大群眾提供強有力的保障。一方面,政府可以加大對相關科普工作的支持力度,設立專項資金,鼓勵科普場館、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主動開展相關工作,并應有針對性的完善相關激勵機制,以調動科普教育從業者的積極性[22]。另一方面,政府應該加強科普工作的監督管理,如對于科普場館、公益性事業單位等可強制性規定其開展科普活動的時長或次數;對于學校可規定教師對學生開設科普教育課程和課外性科普活動的設置;對于家庭園藝市場銷售商可強制性規定其提供配套科普教材或科普資料;規范家庭園藝從業人員的入行培訓,提升從業人員業務水平等。
4.2 科普場館、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人員應更多參與科普教育工作
專業科普場館作為主要進行科普教育及科普知識傳播的場所,對于科普隊伍建設和工作能力提升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具有專業知識強、教育經驗豐富等優勢,也是提供科普教育的主力軍。調查結果顯示,只有極少數的家庭園藝愛好者是通過政府部門或專業機構組織的活動獲得的相關科普知識,因此,成立相關專家隊伍在其擅長領域開展普教育義務服務工作,發揮科學家和專家的領頭作用,實現家庭園藝科普知識的正規化、專業化和標準化,是科普教育工作的重要保障。
4.3 有針對性地開展各類家庭園藝科普活動
目前,科普形式、主題和對象都較為單一,并未完全發揮科普工作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在科普知識傳播過程中,受眾的需求是始終追求的方向,根據不同受眾的實際情況采取不同傳播手段,才能取得最優成效。因此,可以根據受眾年齡層次、職業構成、生活習慣等多重因素,結合多種傳播手段,更多地采取長期互動式的方法來開展科普工作,如針對學生主要開展講課、參觀、知識競賽、DIY盆栽等主題活動,以促進他們認知的正確形成;針對城市居民可以選用不同的推送媒介,采取網絡媒體互動、線下講座、休閑農莊體驗等多種年齡和多種結構相結合的模式,做到有的放矢等。
4.4 充分利用網絡、手機等新媒體的傳播優勢
在溶媒時代的今天,單一的網絡、電視、報紙、廣播等傳播手段已經逐漸退出歷史舞臺,科普教育傳播也是如此?,F代生活中的互聯網、智能手機和APP普及程度相當驚人,因此,家庭園藝科普教育工作也應該與時俱進,充分利用這些新媒體來開展。調查結果也顯示,一方面,將科普活動的通知通過網絡或者微博、微信公眾號等進行發布,可以有效保證目標受眾接收到相關信息;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網絡發帖、網絡直播、網課錄制、小視頻等多種方式,來傳達相關科普知識。
參考文獻
[1] 周武忠.城市家庭園藝[M]. 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9:3-4.
[2] Jeff Sharp S, Rebecca Som Castellano. Home gardening[J]. Encyclopedia of Food and Agricultural Ethics, 2014, 11: 1 155-1 161.
[3] 段 云,白燕楓.家庭園藝——一個正在興起的市場[J]. 中國花卉園藝,2007,21(11):8-11.
[4] 吳方林.家庭園藝 一個充滿挑戰的魅力市場[J]. 園林,2009(7):14-17.
[5] Justin Schupp L, Jeff Sharp S. Exploring the social bases of home gardening[J]. Agriculture and Human Values, 2012, 29(1): 93-105.
[6] Nancy Nix A. Urban gardening practices and culture[J]. Sowing Seeds in the City, 2016, 5: 89-100.
[7] Mária Pohronská, Tibor Krajcovic. Implementation of the handheld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agriculture and home gardening[J].Emerging Trends in Computing, Informatics, Systems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2012, 8: 637-645.
[8] Kerri Buckingham.A case study: 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 pierce county extension master gardener program: Volunteer educators in home gardening and environmental stewardship[J].Sowing Seeds in the City, 2016, 5: 343-353.
[9] 邢 晗. 杭州市民家庭園藝現狀調研與分析[D]. 杭州:浙江農林大學,2011.
[10] 萬娉婷. 我國家庭園藝行業的市場分析及其推廣[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研究生學報,2011,173(6):49-54.
[11] 姚 嵐,朱繼高. 多肉植物的市場應用調查分析——基于第十七屆中國國際花卉園藝展覽會的調查[J]. 中國園藝文摘,2015,31(9):142-144.
[12] 易 莎. 長沙城市居民花卉消費現狀調查及分析[J]. 企業導報,2016,11:102-104.
[13] 解 嬌,龐鳳仙,高 海,等. 幾種室內觀賞植物對甲醛的吸收能力[J]. 福建林業科技,2012,39(4):69-72.
[14] 張宏志. 居室園藝植物凈化室內空氣效應研究[D]. 長沙:湖南農業大學,2014.
[15] 劉夢云,張莉莉,熊 勉,等. 室內觀葉植物凈化空氣的研究進展[J]. 化學工程師,2013,27(10):34-36.
[16] 潘百紅. 試論超附吸室內空氣污染物觀賞植物的綠化模式[J]. 黑龍江農業科學,2008(3):87-89,98.
[17] 馮義龍. 淺談植物組合盆栽[J]. 園林科技,2009,112(2):6-8,20.
[18] 徐卓穎.組合盆栽技術的研究[J]. 安徽農業科學,2008,36(9):3 638-3 640.
[19] 張玉梅,張 珍,陳錦蓉. 組合盆栽的分類與應用[J]. 現代農業科技,2012(13):157-159.
[20] 王宇良,戚 敏. 科普調查問卷及其設計技巧的探析[J]. 科普研究,2010(1):37-42.
[21] 張禮建,張迎燕,趙向異. 社區居民科普知識現狀研究——重慶市社區居民科學素養調研問卷分析[J]. 科普研究,2007(1):20-24,42.
[22] 林愛兵,劉 穎. 全國科普教育基地人才隊伍建設現狀及發展策略研究——全國科普教育基地現狀調查[J]. 科普研究,2008,3(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