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艷紅
摘 要:以公益招貼畫學習為核心,探究公益招貼畫學習在小學生德育中的作用,將德育教育滲透到小學美術教學中,提高學生的綜合美術素養,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公益招貼畫;小學美術;德育
德育作為小學教育的重要內容,對學生綜合素養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和作用。特別是在新課改實施后,確立了德育在小學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并要求各個學科在實際教學中滲透德育,以實現小學教育的最終目的。公益招貼畫學習是小學美術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有效手段,可以潛移默化培養學生的德育素養,同時提高美術教學質量。對此,在這樣的環境背景下,探究公益招貼畫學習在小學生德育中的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德育滲透小學美術教學的重要性
德育打破學科的界限,并貫穿于整個小學教育系統中,各個學科都存在德育,其中包括小學美術教學。在實際教學中,為了實現小學教育的最終目的,促進學生全方位發展,教師要將德育滲透到小學美術教學中,以實現潤物細無聲的教學效果。落實到小學美術教學后,培養學生德育意識,提高學生對是非黑白的辨別能力,由思想促發行為,使得學生自覺遵守各項規章制度,逐漸由他律轉化為自律,提高學生對自我行為的約束能力,進而實現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
二、公益招貼畫學習在小學生德育中的作用
隨著貼畫廣告的逐漸發展,為了樹立良好形象,企業逐漸將目標轉移到公益招貼畫廣告中,其中透露著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引導人們思維模式和思想內容,推進社會精神文明建設。這種公益招貼畫應用到小學美術教育中,不僅可以滿足小學美術教學需求,豐富教學內容,同時可以將公益招貼畫中的內涵文化和思想觀念傳輸給學生,提高學生的德育認知,落實德育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滲透,實現小學美術教學的德育目的。
三、基于公益招貼畫學習下小學美術教學滲透德育的有效途徑
(一)明確招貼畫主題,落實德育思想
在進行小學美術教學的過程中,為了提高公益招貼畫學習效率,落實德育,教師要引導學生明確招貼畫主題,使其具備一定的思想性與感召力,直觀反映出時代特點,進而提高公益招貼畫學習的質量。經過大量實踐,受常見公益題材的限制,學生們總是將主題落在能源保護和環境保護方面,千篇一律。對此,教師要做好課前準備工作,豐富公益招貼畫題材,開拓學生視野,使得學生更新時事信息,引導和鼓勵學生關注社會問題與社會焦點,突破傳統“環保”題材的局限性。在此過程中提高學生社會責任感,深入公益思想,并將其表現在公益招貼畫上,實現德育的滲透與落實。
(二)巧設招貼畫構圖,深入德育思維
在進行公益招貼畫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巧設招貼畫構圖,通過精妙的構圖提高貼畫的視覺沖擊力與感召力。教師可以《這不是勝利!》公益招貼畫為例,分析公益招貼畫的四大特點:一是大特寫,凸顯人/物部分,提高公益招貼畫視覺效果;二是大切割,結合公益主題,截取人/物中的一部分,提高公益招貼畫的直觀性和簡潔性;三是大堆疊,將整體或者是局部形象進行反復疊壓,凸顯招貼畫的內在公益張力,提高整體藝術表達效果;四是大簡化,語言、形象保持簡潔,以少襯多,豐富公益招貼畫的公益內涵。同時,教師要強化學生對公益主題的理解,可以借助多媒體播放主題相關視頻,深入公益理念,內化為學生思維方式后,借助公益招貼畫的方式表達出來,進而實現小學美術教學中的德育。
(三)重視教學反思,促發德育行為
在教學活動完成后,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教學反思,強化師生在課堂教學中的溝通與交流,激發出學生對公益招貼畫的創作欲望,提出“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同學們有什么感受,談一談你們的收獲?”的反思問題,引導學生對公益主題進行反思,回顧公益招貼畫制作過程,強化學生在此過程中的心理變化與德育認知。教師要鼓勵學生踴躍發言,重視課堂觀察,及時收集學生的學習反饋,以此為依據調整課堂教學結構和教學方式,提高小學美術公益招貼畫的學習效率,并將公益理念深入人心,樹立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使其形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落實德育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滲透,進而促進學生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本文通過對公益招貼畫學習在小學德育中的作用研究,在分析德育滲透小學美術教學的重要性和公益招貼畫學習德育作用的基礎上,提出“明確貼畫主題,落實德育思想”“巧設貼畫構圖,深入德育思維”“重視教學反思,促發德育行為”等有效措施,不斷完善和優化小學美術公益招貼畫教學結構,落實德育理念,實現小學教育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馬玉輝.試論加強小學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徑[J].黑龍江科學,2015(11):80-81.
[2]曾薇.應用現代教育技術促進小學德育工作開展的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4.
編輯 白小琴